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消逝的军号-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史无前例的灾害不期而至。因为公司封闭,已经离职在外学习电脑的凌雁,生生与周飞分开了一个月,两个人只能用手机短信来互诉衷肠,只到非典结束前几天,周飞外出办事,才偷偷溜回了凌雁租住的小房间,看到周飞突然造访,瘦了一圈的凌雁,像开闸泄洪一样,扑在周飞的怀里哭得梨花带雨,千回百转!周飞同志“趁火打劫”凌雁终于还是没有守住要周飞待到明媒正娶时的诺言……

  这一年拓邦发生了太多的变故,非典开始之前,公司就受业界大气候和一次重大客诉的影响,业绩一度跌入最低谷,公司为一款产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开始全球回收同型号产品,直接导致的损失数以千万美元计,紧接着几个大客户像似约好了似的,突然停止下单,最长时,工厂尽然有近三个月无事可做!除了一些很小的加工单外,大部分时间,超过八成的员工,几乎都在脱产进行内部培训。员工惶恐的不仅仅是非典,而是突然面临了要被裁员甚至集体失业的威胁。

  就在公司内流传要集体裁员,或者公司会被收购的时候,一直在国外处理客诉的两位总经理,回到了公司。那时候,非典已经到了尾声,封闭了一个多月的工厂,已经大开厂门,人力资源中心主管周飞的案头上摆满了“辞职申请”差不多有两百名员工提出离职,这对任何一个老板和公司人力资源主管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直接领导拓邦大陆工厂人力资源中心的是总公司的营运与管理部总监,在这个危难的时候,此人却以非典为借口,拒绝来大陆。寇文已经与几个月前离职前往广州的一家著名的猎头公司,能给周飞帮上忙的就只有各部门的主管和属下的几个助理。这个时候,任何的解释都是徒劳的,而且,除了老板之外,谁也没有资格向员工承诺什么。

  如果换成其他公司,这个时候,老板肯定巴不得员工主动提出离职,这样至少可以省掉很多遣散费。可是拓邦却反其道而行之,总经理特意在国外给周飞打了个长途,意思是坚决要留住员工,一切等到他处理完客诉回到工厂后再说。焦头烂额的周飞,愁得嘴角起了泡,情绪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而工厂内惶恐的气氛已经由基层员工漫延到管理层。

  两位总经理苍老了很多。两个月前他们接到投诉奔赴欧洲的时候,还精神奕奕,对所有主管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说马上就可以度过难关。两位老总刚下飞机的时候就打电话给兰小姐,请她组织全厂员工当天晚上在公司食堂开员工大会。

  周飞把两百张“辞职申请”交给韩总的时候,这位才四十出头的总经理,靠在沙发上,睁着血红的眼睛,一张一张的仔细翻阅,站在一旁的周飞看着他花白的头发,鼻子一酸,他不知道该如何来安慰自己的老板。

  那天晚上的员工大会,一千多名员工,有一半人泪流满面,刘副总更是哽咽出声。韩总没有流泪,他一直在讲自己创业的过程;讲自己的理想;讲自己的抱负;讲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少发员工一分钱工资;讲他不会把拓邦卖给任何人;讲他希望所有的兄弟姐妹携起手来与公司一起度过难关……。

  大会开了一个多小时,散会后,放在桌子上的两百张“辞职申请”最后只剩下了十多张。第二天下班前,周飞代表三十多个中层以上的干部与技术人员联名给两位总经理发了邮件,要求工资减半,那天晚上,周飞听到了“总经理室”里传来了韩总低声抽泣的声音。

  一个月后,刘副总请所有主管吃饭,所有人都觉察出他的情绪有点不对劲,那种热情里透出的伤感,逃不过任何人的眼睛,但两位总经理紧紧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拓邦的主管们都心照不宣地默默举杯。第二天,刘副总离开了拓邦,他办公桌上依旧一尘不染,所有的东西有条不紊地摆在那里,包括一本翻了一半倒扣在桌子上的台湾“数位时代”杂志。

  韩总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或者说他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直到半年后,周飞才知道,他并不是拓邦真正意义上的老板,最多只算老板之一,当年与他一起创业的五个股东,注入的资本都比他大,这场劫难后,有一半股东撤资,而他总经理的位置,是在正副董事长的竭力维护下,才得以一直保存。

  而这一次,所有的人都站在了利益的一边,他们无法容忍一个总经理在公司巨额亏损的情况下,坚持不裁员,坚持发放年终双薪。作为一个总经理,他受到了万众拥戴;作为一个老板,他却是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他不知道,自己真正代表的,只能是少数人的利益,不能权衡好这样的关系,注定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2004的春天,拓邦被台湾一家世界知名的电子业巨头并购,韩总出让了自己在拓邦的所有股份,并在新老板的竭力挽留下,答应在公司担任技术总监,并依旧保留他在大陆拓邦总经理的职务,就在任命下达后不到一个星期,总公司迅速调来了一位战斗机飞行员出身的韩籍台湾人担任大陆拓邦的副总经理,挂副职,行正职之责。

第十八节:大兵发飚
拓邦被并购后,总公司派来了十多位台干,分别取代了原来七个部门的大陆经理,个别部门还按上了副经理,原来的经理全部调整为主管,工作责职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每个部门生生多了一或多位台湾大爷!

  原八大部门中,唯一只有人力资源中心没有经理,本已经担任人力资源中心主管近一年的周飞,虽然没有挂上“经理”的头衔,比经理的工资少了一级,但他负责部门全盘事务,而且工作直接向公司副总汇报,跟经理并无区别,按照公司的晋升制度,加上周飞已经取得了“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国家资格认证,只要不到两年,拿到管理师资格证,再加上工作上的努力,就有可能被任命为经理。

  人都有虚荣心,周飞也不例外,对于经理一职,周飞还是无比向往的,年薪加奖金近十万元不说,那名头叫起来,人的感觉立马就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周飞私下里跟凌雁承诺了,等他担任了经理之后,就大张旗鼓地娶她当老婆,两个人就可以把铺盖卷儿拼在一起,名正言顺地过夫妻生活!

  现在,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一下子仿佛被连降三级。人力资源中心不仅空降了一位经理,还空降了一位副经理,日常工作变得只能向副经理汇报,然后还可能被副经理支使着去挨经理的骂,想跟副总经理讨论工作,更是变得遥不可及。依照总公司的组织策略和晋升制度,周飞同志要想更进一步,比登天还难,除非你有本事拿到台湾的户口簿!

  比周飞还要郁闷地是那七个曾经的大陆籍经理,虽然工资没降,有的甚至还被安抚性地作了微调。韩总和刘副总曾经不至一次地向他们灌输过一个概念,就是要所有经营干部本土化,甚至包括公司的策略层。他们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公司被并购前,大陆除了两位总经理外,所有的管理、技术与行政干部全是大陆人。这样的用人策略,很容易理解,不仅能非常有效地激励大陆员工,给他们以足够的晋升空间,而且更能有效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要知道,同样是经理,一个大陆的经理薪水,往往只有台湾经理的三分之一,如果再算上每两个月一次休假和一些特别的福利,平均成本差不多要高出近四倍!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九成以上的台企都没办法理解,坚决不使用大陆的中高层管理与技术人员,理由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第一是大陆员工的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普遍较低;第二是大陆员工的流动性太大,培养一个走一个!

  针对这两点,韩总曾经跟周飞探讨时非常不屑一顾,在他的眼里,这两条根本就经不起推敲,第一:虽然大陆人的平均文化水平不及台湾,但大陆的人才众多,可选择的余地远远大与台湾;第二:流动性太大,跟一个公司的文化和福利有直接的关系,又想马儿跑得快,又不给马儿吃饱草!事实上,台干的流动率远高于大陆中高层员工!

  韩总最后开玩笑总结道:“这些根本就不是台企不用大陆员工的真正理由,真正的理由是台湾的资本家从小受国民党的教育,再加上现在执政党的偏面渲染,个个都怕死,大陆的员工个个都是共产党,怕被“赤化”了,怕被夺了政权!”

  周飞想得有点单纯了,或者说受拓邦原来两位总经理的影响,他坚定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