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国就成了我们全家的一个既定目标。
决定一旦做了,这之后种种繁复的举家迁移之类的事就都是程序上一件件可以克服的事情了。2006年4月11日,就在我女儿八岁生日那天,我正式加入了搜索技术中心,开始了我在中国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在搜索技术中心工作的这两年来,对我是个很大的锻炼,除了增长项目管理的经验,性格上也有些转变。比如说我觉得自己更加主动了,以前可能会把一些看法自己留着,老觉得事不关己则可以高高挂起,而现在则更愿意把相关的事情放在一起考虑, 有了想法也积极和大家分享。另外,随着工作角色的转变,我需要自己做更多的决定。作为开发经理,最大的不同就是你要从具体的做项目转变成管理团队去做项目,需要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去完成任务,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并驱动组员根据项目规定的进度如期完成各自的任务。与此同时,工作的范畴和方法与以前就有了很大的区别。我不仅需要从团队长远发展考虑,想方设法地去与不同部门沟通去挖掘和协作项目,而且要从更大局的立场出发为项目的应承与否做决定。还有一点跟以前在总部带项目团队不同,那时一个组里不同资历和经验水平的人都有,团队建设和角色搭配上都比较均衡和成熟,但是在搜索技术中心,因为她刚组建不久,所以团队中大多数是年轻的新人,我需要花很多精力用于培养和训练他们更快速地适应开发环境和项目流程上。
迟早要回来一趟 谢育涛(3)
因此,我在刚开始阶段的主要精力是带领这些刚毕业的学生进入角色——可能有些员工是抱着做研究的兴趣来搜索技术中心的,但是当他们了解到这是一个产品组的时候,发现与期望值有差距了,如何鼓励他们在充满创新的软件开发环境里安心做事,是一件非常棘手而且必需要解决的事情。回想我自己进入微软的动力,其中一点就是因为微软是最大的软件公司,毫无疑问想搞软件就要来微软。到今天还是如此,从操作系统到办公软件,从数据库到开发环境,从软件开发流程到前沿技术探秘,在微软都能够亲耳听到第一手的资料,亲身体会到软件行业的发展,亲眼看到自己在职业生涯上的装备空间。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重要的呢?
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我经常鼓励我们的员工,这是一条漫长的路,要相信微软凭借着坚实的工程基础和雄厚实力,我们可以在中国一边学习一边出成果。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搜索技术中心在短短的两年之内就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技术团队,而且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成就。仅我们的团队就成就了几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建立了中国的数据中心并显著提高了搜索速度;我们与相关的商务伙伴合作把我们的搜索推向中国的用户;我们实现了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地搜索并与地图业务整合;我们还推出了移动搜索在中国市场的第一版。搜索技术中心的其他团队也有非常优秀的成果,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当我们的团队日渐成熟的时候,我们将在中国市场,乃至亚洲市场,甚至全球市场的搜索领域都可以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成功的事业离不开健康而有朝气的环境。能够赶上在21世纪之初的中国,回到这片我眷恋的土地,一同在经济腾飞与科技发展的大时代中释放自己的能量,是一件特别让我感到激动而自豪的事情。我希望自己在搜索技术中心所做的这些工作,能真正服务到真正的用户,就象您这样的读者。我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辱自己回国时的使命。
作者介绍:
谢育涛,湖北潜江人,现任搜索技术中心开发经理。1988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习,主修计算机软件专业,1993年入中国科学院软件所读研,1996年获硕士学位后赴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放弃博士学位并就职于微软公司至今。他先后在微软总部的SharePoint Portal Server和Performance Point Server这两个产品组工作。2006年4月携全家回国,正式加入搜索技术中心。他每天下班后最喜欢做的事是陪家人,并在三个孩子睡觉前为他们祝福。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珍藏的记忆 张庆辉
2000年8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前身)从希格玛大厦五层东区扩大到三层东区,我来到这里。
当时的研究院只有几十个人,我很快就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在相互接触中我觉得他们都非常和气,不管我为他们做了什么,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比如:送一壶茶水、打一杯咖啡、送一份文件或者找一个纸箱子,他们都会对我说“谢谢!
谢谢阿姨!”让我觉得我的劳动、我的付出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尊重。这种感觉是我在以前的工作中从来没有感受到的。
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我也常把“谢谢”二字挂在嘴边。在追赶公交车的时候,司机为我踩一脚刹车;在外就餐的时候,服务员为我加一点汤,我都会对他们说“谢谢!”。看着他们回报给我的微笑,我心里也很高兴。
更让我感受深刻的是他们工作中的激情。一干起活来,就什么都忘了。经常有人找我;“阿姨,有什么吃的吗?我还没吃午饭呢。”那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都这会儿了,你才想起吃饭。”“我太忙了,顾不上。”这样的对话经常会发生。还有一些更难忘的事:到了科研紧张的时候,常常是我早晨来上班了,仍有很多头一天来上班的员工还没有回家。趴在桌子上睡觉的、拉几把椅子在会议室睡觉的,这还是好的呢!不管男的还是女的,累极了倒在工区地毯上就睡。我来第一年的冬天,由于对他们的工作习惯还不熟悉,早晨天亮得晚,也看不清东西,有好几次在送水的时候差点踩着躺在地上睡觉员工的头。以后每到冬天,我都会格外留意地上的障碍物。每到这种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又开始忙了,于是我就多准备些饼干或者在座位上给他们放一些方便面,怕他们饿着。
最近这两年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公司在人体最需要补充维生素的时间增加了水果的供应。我发现工作忙的时候,吃水果的时间到了,可是人很少,我就到工作区去招呼他们吃水果,就是这样也经常有人不离开座位。等他们想起来吃水果赶到水房,桌子上已经是空空的了,我就给他们一点饮料安慰一下。还有些人,吃水果的时候在会议室开会出不来,我就给他们送一些进去,让他们也能吃到水果。
这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为了工作什么都可以忘掉!
我甚至还看到过这样的情景:有一个办公室的员工想去上厕所,刚出房门就碰上找他谈话的人,两人边走边回办公室。刚送这个人出来,又来一个谈话的人,只好又回到办公室。反反复复了几次,当他大步流星地往厕所赶,一个跟他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喊“9、8、7、6、5、4、3、2、1、”为他做倒计时。
工作虽然繁忙,他们之间的关系却非常和谐、融洽。比如:有谁要过生日了,大家就会在一张贺卡上签名,给他带来惊喜。如果有谁要走了,大家就在衣服上签名,给他送去期望。科研课题结束了,大家在一起照张合影,留做纪念。
2007年的秋天,员工们高高兴兴地去参加2008财年工作会议。五层西区李阿姨就用这段不忙的时间去检查身体。结果一去就被医生收住院,做了乳腺癌切除手术。接下来的化疗、放疗所需要的资金成了李阿姨巨大的经济负担。员工们主动为李阿姨捐款。从几元、几十元至几百元,上至院长、研究员;下至普通员工、实习生,都纷纷捐款,慰问阿姨。有一个韩国实习生看不懂中文,就让旁边的人翻译给他听。然后回座位取回百元放入捐款箱。这个实习生叫郑睿槿。还有的员工当时没带钱,立即到楼下银行取钱后放入捐款箱。很多员工来吃水果听说阿姨有困难需要帮助,顾不上吃水果,扭头就回座位取来钱放入捐款箱。小小的捐款箱,映出他们乐于助人、乐于付出、彼此互相关心、互相牵挂、互相帮助。我的眼睛湿润了。能为这样的人服务,我感到自豪,辛苦受累也值了!这是上苍赐给我的福,让我认识了这些人。
转眼间,十周年的院庆就要到了。我还有一个宝贝要跟大家说。
2001年我女儿就要满二十岁了。送给她什么样的礼物才有意义呢?我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