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铸剑-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中华文化佛儒之外的另一教派……道教思想的反映,“强梁者不得其死,柔弱胜刚强。”

  正如本书中的一个核心人物北方剑客綦毋怀恩在作品结束时所说:同情心,一个最基本的的品质,是一个人不能放弃的,是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国者不能放弃的,放弃了这一核心原则,无论国家多么强大、富有,无论治国者如何圣贤有为,也终将陷入困境而无法自拔。

  这就是写这本书的最终目的,铸造一个国家的品质,一个民族的品质,一个人的品质,最终都归结于一点:无论一个人品质多优秀,建立了多大的功绩,都不要丧失普渡众生、济世苍生的同情心。

第一章  为圆一统天下梦  鲜卑皇帝战晋阳
《铸        剑》

  梦里混一华戎,胸中怀柔万邦。

  练智慧勤奋品质,做博学自律圣贤。

  依天抽宝剑。

  拓疆扩土功大,劳民伤财恩少德少。

  不堪君临天下事,无生帝王尊贵家。

  可怜空许愿。

  公元7世纪中后叶的一天,中国西北边陲的军事重镇武川镇,10月的寒风呼啸着。一间作坊内传来了一阵阵打铁的声音,一个八岁的小男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着铁匠们打制兵器。孩子的脸被熊熊的炉火烤得红红的,眼中出现了焦急的神情:

  “还没做好吗?”

  “没有,打制一把好剑,不能急,要这样反复几十次,可能成百上千次。”

  第一章节  为圆一统天下梦    鲜卑皇帝战晋阳

  公元六至七世纪,晋朝灭亡后的中国大地一片混乱,汉人被从外部侵入的五胡民族杀得一路逃亡。长江以北的广袤大地上,几乎没有汉人的踪迹。剩下的汉人要么沦为鲜卑族的奴隶和奴俾,要么改成鲜卑族的姓氏,成了鲜卑族的军人或流民,反过来残害被打得奄奄一息的汉族遗民。

  公元311年,西晋王朝的孝怀皇帝和几十个王公大臣、几十万军队,被其原先的奴隶石勒率领几万军队歼灭,代表汉族政权所谓的精华人物:王候将相们被石勒等人杀掠殆尽,代表汉族天授政权的象征:黄帝剑和玉玺也在这次战争中神秘消失,很长时间没有在中华大地上出现过。

  与东晋王朝同时存在的国家,是从西北方入侵中原地区的五胡民族(即匈奴、鲜卑、氐、羯、胡),这些民族先后成立了十六个国家,在整个中国大地上展开了一场近三百年的屠杀、被杀、吞拼的混乱战争。

  在这种混乱中,一个预言在长江南北的大地上流传:谁得到那消失了的天授人权的剑印,谁将成为最强的人,并将再次一统中华,成为这块群雄份争的大地的主人。

  正当中原大地上的华夏民族经历着一次血与火的洗礼的时候,在中国遥远的西北边陲,一个名叫普回子莫那的鲜卑酋长在阴山北麓的一次狩猎中,射下了一只正在翱翔的雕,在这只死去的雕身上,普回子莫那发现了三枚玉器:二枚玉玺和一柄玉剑,这些玉器上写着普回子莫那怎么也看不懂的文字。但是,普回子莫那却听说过那个古老的传说。他知道,他获得了那个天授人权的宝物。于是,他按照鲜卑的风俗(尊称天为宇,尊称君王为文),将自已改姓为宇文氏,并率领自已的部落从西北边陲向东南迁移到一个叫武川镇的地方,建立了一支能征善战、纪律严明的武川军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其第七代子孙宇文邕时,这个小小的部落已发展成为长江以北最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周国,并以君临天下的气势准备统一全国。

  当时的中华大地上,生活着三个国家,长江西北方是鲜卑族建立的周国和齐国(其前身是鲜卑族建立的魏国(公元534年至公元556年,后一分为二变成齐国(公元550年至公元577年和周国(公元557年至公元581年);长江以南是汉人建立的陈王朝(其前身是晋朝(公元420年以前、刘裕的宋朝(公元420年至公元479年、萧道成建立的齐朝(公元479年至公元502年、萧衍建立的梁朝(公元502年至公元557年,最后是陈霸先建立的陈朝(公元557年至公元589年)。

  中原大地王朝跌起,像走马灯似的没有一个能长久。能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是每一个伟大帝王的心中之梦,然而这一进程比想象的要困难的多。带着这个梦想和祖上传下来的神秘的天授神器,周国皇帝宇文邕又一次踏上了征服齐国的艰难之路。只要灭掉齐国,剩下的江南就不那么可怕,统一全国的大业也就近在眼前了。

  公元576年10月,周国皇帝宇文邕亲率20万大军,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将齐国重镇晋阳重重围住,灭齐之战在此一举。

  10月的寒风夹杂着尘土在天空中旋转飞扬着,35岁的宇文邕骑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晋阳城。

  宇文邕威猛剽悍,黝黑的皮肤,长髯飘飘,精力充沛。他那飞旋着的脑中总有想不完的问题:统一全国梦和责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可他那不挣气的太子宇文(斌(贝) ,作为国家的储君,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些伤风败俗的事,丝毫没有做为一个国君的才能和品质,每次回到朝庭,大臣们就要告太子的状————不是酗酒闹事,就是带领一班品行有问题的奴才们欺男霸女,祸殃百姓。太子无能无德,国家的未来不稳,自已辛苦打下的江山不稳,宇文家族的命运不测,这一点他心中明白。大臣们不止一次要求他废除这不争气的太子,但他一直下不了这个决心。想起家事他就心烦意乱,只有在战场上才能让他获得一种解脱和放松,才能让他恢复一种心灵的平静。

  宇文邕回头看了看他的土兵们,他们都是佛的子孙,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为了一统天下,为了将佛的信念和佛的光明传向四方,他们怀着佛的信念从西北边陲一直杀到黄河岸边。他们意志如铁,能跟随他上刀山、下火海,走遍天涯海角。

  身着黑衣的士兵们在做着各种准备,有的在祈祷着佛祖的保佑;有的请求佛祖的宽恕;有的在念着家人的名字,更多的人将目光投向自已的统帅,他们只等宇文邕一声令下,就会迎着刀剑冲向死亡,冲向他们向往的胜利。

  但宇文邕并没有下命令,他还在等一个人杨坚,他的太子妃的父亲,上柱国大将军杨坚正率领他的部下对齐国发动一次劝降。宇文邕并不想杀太多的人,人是越少杀越好,他虔诚地信奉佛,不想沾染上太多人的鲜血。这次杨坚邦了他的大忙,劝降了齐国几十万民众归顺,这对于行将灭亡的齐国无疑是斧底抽薪。

  一溜骏马裹着灰尘飞驰而来,为首的正是杨坚,他带来了令人沮丧的消息,晋阳城拒绝投降,虽然齐国皇帝昨晚已逃出这这座城市,但城中又选出了新的皇帝,他们要与周国军队决一雌雄。

  宇文邕的脸色阴沉下来,他不想再杀人了,可这座晋阳城偏偏与他过不去,他闭上眼睛,想到这座

  城中同样信佛的鲜卑子孙,为什么不理解他的好意。他会善待任何被他征服的人,他甚至不顾鲜卑贵族的反对,废除了过去被鲜卑贵族称为汉奴、汉狗、汉儿的汉人的奴隶身份,并将一大批汉人提拔为国家的重臣,为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平等的统一世界,结束混乱的战争和屠杀。而这些眼看要失败的人竟然拒绝他的善意。

  宇文邕睁开眼睛,转过头看着自已的士兵,抽出佩剑,指向风沙漫天的晋阳城。强烈的阳光照射在剑背上,漫射出一缕缕刺眼光芒,在空中晃动着。

  围城的黑衣士兵快速向前推进,像乌云一样从四面八方涌向城墙。一股黄沙升腾而起,从四面裹住了屹立在平地上的晋阳城。

  城墙上出现了一身黄衣的齐国士兵。箭像雨一样射了下来,木头、瓦石块也像冰雹一样砸向城墙下的士兵。

  士兵冲锋的脚步声、呼喊声、受伤的惨叫声;马蹄声、号角声、军鼓声、刀剑碰撞声、军旗被风刮起的呼呼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令人头晕目眩。宇文邕看了看身边的杨坚,又转过头,一声不吭地看着激战的城墙头。

  突然,城墙上出现了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他也拿着砖块砸向攀登城墙的黑衣士兵,但立刻被一个攀上城墙的士兵用刀砍下城墙。孩子的身体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重重落在地上,溅起了许多黄沙。

  杨坚正好看到了这一幕,不禁闭上自已的眼睛。他想:这个孩子应该和自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