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营销状元-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噢!”朱江捂住电话问老先生,“他们问您叫什么名字。”
  “你告诉他们我是朱临风。”老先生虽然越来越痛苦,但还是从口中挤出了这句话。
  “他叫朱临风,我们在你们单位大约六百米左右的公路边。”朱江告诉对方名字,又将他们所处的位置大致方位告诉了对方。
  一会儿,远处来了一部面包车,一路尘土飞扬,很快在朱江和老先生面前停了下来。
  车上下来三个男人,都穿着工作服,从服装上看是苏州一建的人员。
  “朱工,你刚走不久就发病了?哪里不舒服?”其中一位四十多岁看似负责人模样的问道。
  “我胃突然疼得走不动了,幸亏碰上了这位小兄弟,不然会出大问题。”他在两个人的搀扶下直起了身子。朱江也跟着直起身子。这时,朱工借机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救命恩人,发现朱江背包上的一行小字:“三一重工”,欲言又止。
  “赶快到医院去检查一下,怕出大事。”朱江对来人说。
  “谢谢你,我们准备送他去吴江医院,你要去哪里?顺路的话,我们可以载你一程。”来的这位领导笑着问朱江。
  “好的,我到前面管委会就下车。”朱江搭上了他们的车。
  车上,那位老人紧闭着双眼,来人一左一右握着他的手,让他坐得舒服一点。
  “你是哪个单位的?”坐在朱江边上的那位领导模样的人问。
  “我是三一重工的,叫朱江。”朱江将名片递给了那位领导。
  这位领导人拍了一下自己的工作服,感到十分歉意:“你看,我走得匆忙,衣服未换,名片也未带,真抱歉。我是苏州一建的,叫我赵林吧。”对方很直率地报了家门,虽然没亮身份,但朱江记住了他的名字,也记住了朱临风的名字。朱江认定那个朱师傅一定是这个单位举足轻重的人。
  车到管委会门口停下。下车前朱江将脸凑到朱师傅面前,轻声安慰了一句:“朱师傅,你不要急,到了医院检查治疗一下就会好的。”
  朱工此时睁开了眼睛,望着朱江感激地轻声说了一句:“谢谢你,年轻人,你好心会有好报的。”
  朱江下了车,汽车就风驰电掣地向医院急驶而去。
  回到宿舍,已是晚饭过后了,他在小摊上吃了一个五块钱的盒饭,喝了小摊主给他倒的茶水。回到房间,他就迫不及待地脱下了皮鞋,换上塑料拖鞋去冲洗。洗完澡稍稍休息后,他又将当天的情况写成日志,并将信息用电话报告给了上海分公司。
  近一个月来,朱江在苏州几个县和无锡几个县里转悠,获得了不少信息,确实有许多泵站、建筑公司需要设备,何况现在已是施工黄金季节了。可是残酷的事实在面前摆着,工程机械企业在这块土地上的竞争已到了白热化程度。

踏进长三角(7)
他是在春天踏入长三角的,现在梅雨季节已结束,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他背的牛津包,在衣衫汗湿之下也浸染上了一层盐霜。这是艰难的见证。
  这天回到宿舍,朱江与二位同事交换意见时,他无意中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皮鞋,鞋面已经开裂,布满细细的裂纹。他脱下来一看,大吃一惊:“哟!我的皮鞋底磨出了一个洞。”
  在座的小齐是他的学友,比他低几届,他望着朱江的皮鞋苦笑。
  “朱江,还是去买一双牛筋底的皮鞋,耐穿。”朱江点点头。
  “我们这些人啊,要有牛皮筋那样的韧性。牛皮筋一拉就长,一缩就短,有伸缩性。生活中我们也要耐得住吃苦、耐得住跑路,还要耐得住受冷嘲热讽。要忍下去,跑下去,我相信最终皇天不会负有心人的。”朱江把破鞋子往墙角一扔,大有一切重头开始的劲头。
  与他对话的这位叫齐永林,同在本公司做业务员,每月工资一千五百元,两个月下来自己倒贴了两千元,仍然没有做成一单业务。托朋友找关系、找内线,开销烟酒、请客吃饭是家常便饭,因而钞票如雪片一样哗哗流出去了。
  更惨的是,若两个月下来无所回报,一事无成,按公司规定只能离开单位,另谋高就。
  朱江永远记得小齐临行前来向他告别的情景。
  朱江在小餐馆请小齐吃饭,也算是饯行吧。因为没有什么钱,两个人炒了三个菜一个汤,要了两瓶啤酒,一共三十来块钱。小齐喝酒后,号啕大哭:“朱江,我们这个行当没有二话可说,只有做到业务才予以肯定,签了合同就是成功。像我,两个月来一事无成,只能回湖南老家去重找工作,前途未卜呀!”
  朱江也很感慨。屈指算来,他也何尝不是干了快两个月了还未开张,银子却已哗哗流出去了不少。
  “我和你差不多,只不过我是这里的人,人事关系和业务关系多一点,目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相信总有一天会冲出去的。”朱江阴沉着脸,喝完了最后一滴啤酒。
  在这一个月,除了请别人吃饭外,自己一直吃盒饭,皮鞋坏了,花两百元重新买了一双,牛津包的背带亦已磨损不少,但愿不要中途断了。
  凡是做过营销的人都知道营销的难处。
  有一次,朱江到昆山一个泵站去联系业务。这个大泵站刚得到批文,正是要进设备的当口,朱江满怀喜悦到了这个泵站,首先是见到了设备主管,然后见到了老板,老板是水泥预制厂转过来的,做工出身,当时,他看了朱江的名片,就将名片丢在桌上走出去了。
  然后,设备主管人员进来说:“我们已买了设备,对不起。”冷冷冰冰地下了逐客令。
  朱江恳求道:”请相信我一次好吗?”
  对方的脸上冷若冰霜:“我凭什么要相信你?你的品牌我们还不知道。”
  朱江这时才真的体会到公司四下江南都无功而返的无奈。
  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朱江虽然紧紧抓住了手机和钱包,但下车后他还是发现牛津包外口袋被划了一个口子,好在外面只放了几毛钱和梳子之类的东西。但是划出口子后包很不好看,他不得不买了一卷透明胶布将口子临时补上。
  天公不作美,天气常常突然变化。这天午饭后天空阴云密布,风沙夹杂着灰沙吹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朱江这时正从太仓的一个工地往回走。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将他从头到脚淋得透湿。当时无处躲雨,等他拦住一辆过路的公交车回到苏州时,已经筋疲力尽。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踏进长三角(8)
他回到房间将湿衣服脱下,搭在椅子背上,将头发擦干,换上干衣服时,连连打了好几个喷嚏,而后是一个寒噤,朱江感到不对劲了。
  他赶忙出门在附近一个药店买了一盒感冒药吃了,但似乎没什么用。
  当天晚上就开始发烧。他感到浑身燥热,迷迷糊糊晚饭没吃就睡了。半夜感到嗓子又干又痛,他大口喝了半缸茶,倒头又睡。
  第二天早晨,小王见他没有起床,到房间里来看他时,发现他脸通红,一摸额头,竟是滚烫,就喊他:“朱江,你发高烧了,快起来到苏大附二医院门诊部看病。”
  医生问了发病情况后,让朱江在门诊部打吊针。
  三天后,他又恢复了正常,又要出门去奔波忙碌了。朱江讲,这就是营销人员的生活,除要应对客户的冷嘲热讽外,还要风餐露宿,甚至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祸不单行。
  一个月来朱江在工业园区、张家港、吴江、昆山、太仓、常熟、无锡等处收集到不少的信息,也跑了不少单位,很多单位的消息确实是真的,可是人生地不熟,他的品牌别人又没有见过,人家给他吃的空心汤圆也就多了。所以,至今他还没有一份合同。
  怎么不叫人忧心如焚啊!真是应了一句谚语:“盲人骑瞎马,半夜临深池,哀哉!哀哉!”
  朱江坐下来冷静思考,为什么长三角如此炙手可热的市场一个多月的奔波竟然没有拿到一个合同。而且碰了不少壁,吃了不少闭门羹。他不得不坐下来仔细分析原因。
  一分析,朱江还真有了发现:初进长三角时,我们的品牌还不为人知晓,而国外的巨头早已进驻,加上上海和长三角的客户大都迷恋国外品牌质量好,其次才会考虑价位,所以国外品牌能牢牢扎根。另外,国内的如徐工、厦工、柳工、成工等,特别是徐工、厦工和安徽星马等地处江浙边缘的老企业,已在多年前就进入了长三角,建筑部门对他们早已熟悉了。熟悉就产生了信任度,有了市场,慢慢地就成了国内名牌。其次,我们几次派人进长三角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