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事前作了充分的调研,知道这个点子肯定管用。但我们也知道,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如果要让网站顺利推出,就需要花大笔资金作广告宣传。这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为了往网上卖场里储存货物,我们每个人已经投入了5位数的资金。
为什么要准备存货?因为我们知道,一旦这个全新的市场进入实际运作,就必须让大家相信这是个值得信赖并愿意来做交易的地方。我们可不能在开张的第一天让进门的第一位顾客看到一个空荡荡的店铺。如果潜在的消费者看到的只是一个空落落的网站,谁还会来注册呢?肯定没人愿意。
于是我和纳特掏了大笔资金,从零售商那里买进了几百种礼品卡,再放到网站上销售。我们每人花了好几万美元才“装点好门面”。因为我们知道,卖出礼品卡后,我们的投资就会赚回大钱来——我们认定这个网站肯定能成功。不过说归说,这次我们可真是在这件不确定的事情上砸了一大笔钱——这就是一个适度承担风险的好例子。我们不但投入自己的资金来购买,还尽量劝说零售商们以委托销售的方式向我们提供礼品卡(也就是说,我们在实际卖出礼品卡后再付钱给零售商)。
一旦这个网店开张并进入运转,我们希望各行各业的商家都能看到我们的相关报道,并主动与我们联系,愿意加入,委托我们的网站为他们出售礼品卡。我们还想着,也许能和商家谈谈条件,打个折什么的。然后我们自己再卖出去,以换取更丰厚的利润。
但所有这些想法都得在以后才能实现,只能是在好好展示我们的实力之后才行。为了开张,我们知道,必须搞点儿活动造造势——至少看起来要像有活动在进行的样子——以带动更多的活动。
既然我们的资金都用于购买存货了,要怎样才能在几周之内吸引到足够的客流量使生意运转起来呢?我们已经没有钱做广告了呀。
但以前,我也没有为笑与泪印刷公司打过广告——那时不也招徕了大批顾客吗?那时能行,现在也能行。
我们要利用媒体的力量。
自从《罗阿诺克时报》在我11岁时刊登了对我的第一篇报道后,我便看到了媒体的影响力,看到了媒体及其口碑效应是最强有力的一种广告。那些大型好莱坞片场和发行公司也许会耗资几千万美元去宣传一部电影,但他们也知道这些钱最终并不一定能让他们的片子叫座。一部电影的命运——不论是大鱼翻肚皮死翘翘,还是成为下一部爆炸性经典——都取决于观众席上嗡嗡的议论声——那是首映第一周就踏进电影院的观众们给出的珍贵评价。来自朋友的推荐——“一定要去看”或者“千万别看”、“很赞”或者“很逊”——一直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商业宣传模式,而且永远都是。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三章 利用媒体的力量(4)
人们对大众媒体上的广告越来越不信任了,但新闻仍是新闻。媒体曝光便是创造口碑效应的渠道。
当纳特、兰迪和鲁斯兰为了将我的点子付诸现实而凑在一起疯狂地设计那些技术细节时,我则着手设计从未尝试过的大型媒体公关策略。
我知道我们能吸引媒体的注意。我不再是只有15岁的CEO了,我刚满19岁,再像以前那样在媒体上大打年龄牌肯定已经不吃香了。然而,如果生意够大,那么19岁也还是足以吸引到媒体。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有了另一大优势:年龄越大,简历也就越厚。报道不会再只是“商业成功案例中的年轻明星”,而要改写成“打造过12桩成功生意的少年,推出了他最新和最大的公司”。
我知道这样行得通。不过,仅凭我一人之力显然做不到,至少达不到我们需要的规模,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以前从没有和公关公司打过交道,不过现在是时候了。
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公关公司,以防哪一天需要用上这类资源时慌慌张张找不着北,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虽然备选的公关公司有好几百家,但我需要的是那种有宣传独特故事的经验的公司,而不仅仅是替财富500强处理危机事件的公司。我选中的公司叫“S&S公共关系公司”(网址为),它的历史记录显示它做过许多有趣的产品上市活动,并拥有许多一流的大公司客户。这一家似乎正合我意,于是我就拨通了电话。
那边说他们每月收费5000美元。于是,我们就一次*了万美元,与他们签订了3个月的合同。在接下来的90天里,也就是2003年12月到2004年2月期间,他们的工作就是为我们进行一连串的媒体造势、全面曝光,全方位聚焦我们网站的开张。
我和纳特必须疯狂地工作,才赶得上最后的期限。这让我们感到非常吃力:他正在念高中的最后一年,而我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课程压力也很重。
随着网站开张日期的临近,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鲁斯兰、兰迪和纳特为了网站,全天24小时工作着。从12月7日那个星期天开始,我已经连续40个小时没合眼了:我在测试网站后端的所有功能、购物车,以及每道流程和机制,以确保在节假日的消费高峰期来临之前,网站能做好全面的准备。
随着公关公司的宣传开始发挥效用,我们几个都觉得外部压力越来越大了。
我与S&S的高级副总裁希思?凯莉保持着密切接触,她是我在该公司的联络人,与她联系便能掌握整个事情的进度。我认为,只要你雇用了一家公司为你服务,你绝对不能随便忘记。如果你将对方当做合作伙伴来看待,那么工作就能取得最佳效果,另外,你必须清楚自己生意的每个方面实际发生的状况。专业的公关活动是一场步伐快捷而又饶有趣味的游戏:你必须调动所有感官,抓住每一个可以曝光的机会。尽管有许多尝试会失败,但也有许多会大获成功。就在我们的网站即将全面推出时,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为我们带来了好彩头。
NBC电视台《今日》栏目组的珍?贾茨基与我们联系,说她想看看我们的网站建设得如何。除了要在《今日》栏目里提到我们的网站,她还在为《时代》杂志写一篇有关我们的长文,所以他们催要一幅网站的高像素截屏,作为文章的配图。
第十三章 利用媒体的力量(5)
于是我和纳特便开始狂催世界那一头的鲁斯兰:“鲁斯兰,我们必须马上把这东西搞定!”他回邮件说:“知道了!知道了!”而我们还在穷追不舍:“不,我们真的现在就要。他们要拿去登在《时代》杂志上面!”
我们的最后期限是12月12日星期五。他们非常需要这个东西,我们必须在东部时间傍晚6点前送到纽约,交到他们手中——也就是鲁斯兰那边的凌晨6点。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压力了。几乎就是赶在最后1个小时,鲁斯兰完成了,我们把照片传到了《时代》杂志位于曼哈顿的办公室、需要照片的那位女士手中。正好赶在截稿时间之前。
而第二天早上,美国第四步兵师第一战斗旅的官兵抓住了萨达姆?侯塞因。
宣传就是这么一回事:你无法作好万无一失的计划。例如我有一次被安排上《珍?宝莉秀》。我真的很喜欢珍?宝莉,而这个机会对我的生意来说是很棒的宣传。但结果呢?轮到我上节目的前一刻,她的节目却被取消了。
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资料一定要备份。如果发生硬盘崩溃之类的事导致所有的重要信息丢失,你肯定承受不起。作宣传时也是如此:你永远都要准备好替代方案,绝对不能只依赖一连串事件中的特定链条的连接。依赖电脑教会了我们一件事,那就是在自己的系统作个“备份”是有必要也有价值的。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状况——就像我们那篇原本要刊登在《时代》杂志上的文章,在12月13日就发生了意外变化。
萨达姆上了封面,这是当然的,标题是大呼小叫式的《我们抓住他了!》——而关于我们的那篇长文章就因为这一事件而缩水。我们被挤到杂志后面的一个小专栏里,标题是《礼品卡交易》。说实话,当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根本就没想过我们的文章还能登出来。但接下来的周一,杂志公开发行后,我们还是急忙抢过一本翻看起来,果然,那篇文章就在第132页上:只占1/6的版面,作者是珍?贾茨基(旁边是一篇3倍长的文章,关于网络交友的)。
这算不上什么大宣传,但毕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