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济体的不同部门都有不同的功能。就像木桶定律一样,木桶的储水能力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当重要部门的功能缺失时,整体经济将崩溃。历史上比较富有的国家都有完整的装备制造业和相关资本密集型产业。不能生产机械的国家将会走向全面的衰退,美国正在途中。
所谓的后工业时代,其实只是完整经济体的小部分,美国已经抛弃了这些至关重要的部门,把大量的金钱投入到诸如华尔街的金融漩涡中。
曾经,美国是靠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成为超级大国,但现在,美国需要不断地进口诸如农机、纺织品、造纸、发动机、印刷和产品处理等机械。在这种情形下,美国的诸如农业、服装等部门,也会因为得不到最能满足其需求的机械,最终失去技术优势。美国经济已经形成恶性循环:美国生产终端产品的企业转移到了其他国家,这反过来会损害本国的装备制造部门,最终伤害美国整体经济。
产业空洞化导致了美国大量的财政赤字;同时,随着其他工业国家货币走强,美元开始走弱。这造成进口的产品更加昂贵,并导致了美国的通货膨胀,最终也会让美国民众生活水平下降。简单而言:产业空洞化…贸易赤字…美元走弱…通货膨胀…更低的生活水平。
在1970年代,美国能够满足国内消费者的绝大部分需求。但如今产业空洞化导致相关产业竞争力变弱。美国不得不进口大量的产品,比如汽车、电脑和其他耐用消费品,当进口超过出口时,美国又得承受巨额的财政赤字。
2008年,美国的贸易赤字将近7000亿美元。如果要弥补巨额的贸易赤字,美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出口创汇,但因为美国已出现了严重的产业空洞化危机,日本、德国等工业国家能够制造出跟他们一样甚至更好的产品,这条路不太现实。另外一条路就是减少进口产品量,弱势的美元则是减少进口的有效方式。当美元贬值时,国内会产生通货膨胀。人们得花更多的美元去购买进口的产品,人们就会减少进口商品的数量。当然,这是以美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为代价。
在1980年代,美国人很为美国的竞争力而担忧,但1990年代股市泡沫让人们开始出现了幻觉,认为美国又获得了主动权;传统制造业不再重要,互联网将取代传统的制造业。如果传统制造业不重要,那么没有产业真正重要,包括金融和互联网。
2009年12月30日,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再次接受美国财政部38亿美元救助款,成为最新一个接受纳税人救助的大型金融机构。通用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本是从汽车制造业衍生出来、为消费者购车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的企业,到后来却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业,最终把通用汽车的主业――制造业拖入了“毒资产”泥潭。从一个侧面可以说,美国这个“车轮上的国度”正是栽倒在“产业空心化”和房地产投机问题上。这是“产业空心化”过程的一个典型。危机发生前,美国服务业已占国民经济比重约80%。然而,美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最终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导致泡沫膨胀、破裂。
从西班牙和英国的衰落看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风险
危自世界步入近代和现代以来,曾经诞生的世界性霸主有西班牙、英国、美国。而此前两大霸主,都已经日落西山,其衰亡历史,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目前的美国。以西班牙为例,其16世纪鼎盛时期,殖民势力范围遍及欧、美、非、亚四大洲。但是在西班牙本土,各种奢侈品消费兴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日益萎缩,英国、法国、荷兰的加工业占领了西班牙国内和殖民地的市场。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由于母体经济的残缺,西班牙国内经济缺少自我调整能力,其海外殖民地或独立建国,或被新起帝国侵吞,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最终被英国取代了霸主地位。
英国的衰落过程与此类似,持续两个多世纪成为世界霸主之后,英国本土的工业,也日益空心化,金融等高利润行业才是本土商人热衷的事情,在一战和二战之后,英国对于海外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弱,此前依靠海外资源掠夺的优势几乎荡然无存,英国也由此衰落。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一直是一个内生性的经济体,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新能源、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美国仍然走在世界前面,具有巨大的自我调整能力和抗击风险的能力。美国与当年的衰落时期的霸主西班牙、英国有巨大的不同,因此我们还不能判断美国也会像前面两个帝国一样衰落下去。而 在奥巴马执政后,美国政府正在汲取金融危机的种种教训,并竭力推动美国经济向实体产业回归,即强调“实业是立国之本,创新乃强国之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金融危机让人认清了经济过度脱离制造业实体的危险。理虽如此,但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下,企业的获利冲动常常会被短期利润所诱惑而忽视风险。在此情形下,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实不可少。美国产业空心化,并形成了庞大的食利者阶层,这就极大地弱化了美国未来的国家竞争能力。
金融服务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当金融服务业超越实体经济边界,金融资本必然反噬实体经济。美国经济不仅出现了空心化,而且已经具有了强烈的赌场化特征。深刻的教训在于,不能赋予金融业和金融从业人员过高的地位和权利,并必须对他们的商业行为进行严厉的监管。
第十节 从通用破产看职业经理人崇拜(1)
几何时,如果拥有通用产的一辆凯迪拉克轿车就意味着美国梦的实现,可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2009年6月1日,全世界都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时,具有百年历史的通用汽车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个曾经作为美国梦象征的百年老店一夜之间从神坛跌落到凡尘。一个百岁老人就这样寿终正寝了。这个创建于1908年的企业几乎见证了整个汽车时代的变革,从1931…2007年占据世界汽车业头把交椅长达77年,创造的奇迹不甚枚举。就美国人而言,通用不仅限于此,在他们心目这个百年老店更多的是承载了几代人的光荣和梦想。
人们众说纷纭,饶有兴趣地分析通用破产的原因。很多人认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是通用破产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只是压倒通用的“最后一根稻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用汽车走到今天这一步,从杰克韦尔奇时代就已经埋下伏笔,杰克韦尔奇迷恋并购,最终导致了通用破产。杰克韦尔奇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CEO;但通用公司最伟大的创造都是在韦尔奇之前产生的,自从韦尔奇上任之后,通用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1976年通用以几十亿美元对一家矿业公司的收购是通用100年间惟一一次收购,但韦尔奇来了之后就不一样了,韦尔奇的并购行动从他上任后的第三年开始。首先他要推翻前任CEO的做法,1983年出售犹他矿业公司,股票价格立刻翻了一番。在通用历史上从未遭遇股票如此大幅升值,利用股票升值建立韦尔奇的通用帝国的思想,从那时候开始形成。
从1984年10亿美元并购小试牛刀,到1985年以亿美元一举收购NBC(美国广播公司),韦尔奇一路“疯狂并购”直到卸任。20年间,韦尔奇一共出售了350项业务,收购900项业务,总共花费1500亿美元,公司营业额从1981年的250亿美元,增加到1250亿美元。
通用终于变成什么都干的企业,韦尔奇上台之前,通用85%的业务是制造业,14%是制造业的服务业比如售后服务之类,金融只占了1%。韦尔奇下台的当年,通用的一半已变成金融服务业,制造业只占25%,另外25%是各种类型的服务业,包括电视台等。股价继续上升,但泡沫迟早要爆破。
低效率的金融业
韦尔奇20年间把金融业做得很大,把其它行业极力压缩,然而,最后大部分利润却来自被压缩的行业,他所极力鼓吹的金融业利润贡献却非常微薄。通用金融业的营业收入所占比例在20年间由1%增加到50%,但其利润贡献却只有25%。制造业的营业收入所占比例由85%下降到50%,却创造出整个集团75%的利润。制造业才是韦尔奇上台以前的通用核心竞争力。 在通用所进入的八个行业里,利润除以收入得出的单位收入里面,只有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