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钱就是王”。现在不行了,现在有钱只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如今坐庄除了有钱之外,还必须学会直接与上市公司和媒体打交道,否则再多的钱也可以被淹没在人民股市的汪洋大海之中。
常砥中是华夏在线的董事长,胡君声在常砥中身上花大气力就是想让常砥中配合自己操作,其中“镇庄之宝”就是兑现今年十送十的计划,正因为有了常砥中这个十送十的承诺,胡君声才敢大举杀进华夏在线。
华夏在线流通盘是5000万股,胡君声现在已经持有3700万股,基本控盘。但现在常砥中突然被“双规”,没法兑现他的十送十承诺了,而如果没有这个十送十的计划,胡君声控盘也没有用。说到底,股票是要等到卖出去之后才能知道有没有赚钱,才能知道赚了多少钱,否则最多只能是纸上富贵。胡君声不要纸上富贵,他要实打实的收益。
华夏在线的建仓成本约每股8元,现在的价位是元。纸上富贵是有了,但如果不能顺利地实现高位出局,一旦赶上非理性暴跌,账面收益顷刻之间就会化为乌有,弄不好还会跌破建仓价。这种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实上,中国的股市目前还处于“搏弈期”,这样的非理性暴跌和非理性暴涨一样,每年都会来一次。胡君声不想成为这种非理性暴跌的受害者,他甚至也不想成为非理性暴涨的收益者。胡君声相信理性投资,他的“理性投资”与巴非特的长线投资还不一样,主要是他不相信中国具备巴非特理论的生存基础,再说他也没有巴非特的那份耐心。胡君声的“理性投资”就是要搞定目标公司的董事局,搞定媒体,然后在低价位建仓,高价位出局。胡君声认为不管是这理论还是那理论,低买高卖才是股市的“内经”。巴非特的长期投资理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就实质来说,巴非特长期投资理论事实上也是“低买高卖”,只不过由于国外资本市场发展太成熟了,太规范了,以至于他们没有中国股市市场每年必发的暴涨暴跌,所以巴非特只能将操作周期拉长,改为“长期投资”。胡君声曾经权威性地指出:如果巴非特来到中国市场,他一定会修正他的长期投资理论。
胡君声是谦虚的,他没有说“如果巴非特来到中国市场,他一定会遵从我的‘理性投资’理论”。
我们不知道如果巴非特真的来到中国会不会遵从胡君声的“理性投资”理论,但我们知道眼下他的理论出问题了。原因是他理论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常砥中被“双规”了,十送十的计划没法兑现了。在不可预期的突发事件面前,他的“理性投资”理论失灵了!假如说胡君声的理论是一道非常科学的软件程序,那么突发事件就是一个突然侵入的病毒。再好的程序碰上厉害的病毒也要失灵。
胡君声确实是谦虚的。事实上,他已经想好了要在常砥中正式逮捕之前将华夏在线彻底清仓,套出现金,然后再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胡君声是一个赢得起也输得起的人,况且他现在在这个价位出货也未必是输。但是他不像其他大老板那样惟我独尊,他在每一次做出重大决策前都要召集他的干将们在一起议一议。他觉得议一议大有好处。这些年来他的事业一直稳步前进,不能不说与他的这种谦虚的态度有着内在的联系。
邱助理就是他的核心干将之一。
解套 2
20
邱助理比胡君声大两岁,也比他高一级。二人一直以校友相称,但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一个学校毕业的,只不过两个学校正好门对门,加上后来院校合并,两所学校合二为一,说是校友当然也不过分。胡君声与邱助理以校友相称并且甘当“学弟”,只能说明他谦虚。其实校友又怎么样?不是校友又怎么样?关键是要两个人能合得来。如果能合得来,不是校友胜似校友,如果合不来,是同班同学也没用。胡君声与邱助理就非常合得来。
邱助理在“下海”之初就是给胡君声打工的,但当时胡君声只拥有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小公司,这种非常不起眼的小公司往往实行家族式管理,胡君声自己当总经理,他的弟弟当副总经理,老婆管财务,妹夫管业务。这样就没有邱助理的位置了。邱助理曾经跟胡君声开玩笑,说你能不能再有一个妹妹,这样我也可以成为你妹夫,关系就顺了。胡君声当然不可能再冒出一个妹妹来,就是真冒出来也肯定是假的,于是好讲好散,另谋高就,应聘去了王冠集团公司当了董事局主席助理。
眼下助理的概念正在发生异化,君不见众多的助理已经异化为“小密”吗?但拿助理当“小密”的往往是小老板,真正的大老板不是这样。事实上,邱助理在当王冠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助理时,实际权力大于集团总裁。道理很简单:王冠集团是一家真正的公众公司,所谓“真正的公众公司”就是它的股权相当分散,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股东。这样的股份有限公司从理论上说最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因为他不像有些一股独大的公司那样,上市公司实际成为母公司的“儿子”,作为“老子”的母公司可以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来侵吞上市公司的资产,甚至可以无偿地长期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但这些都是外国的金融专家根据他们本国或西方国家的普遍现像总结出的规律,这些规律到了中国就不好使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那些直接由国营大企业“改造”过来的上市公司,他们的董事长其实是当地组织部门选拔任命的官员,看起来非常不合情理,但事实上他们还不敢乱来,因为当地组织部门既然有权力任命他,也同样有权力免去他,所以他们在个人敛财方面还不敢明目张胆,还要有所收敛。但是王冠集团不一样,王冠集团是真正的公众公司,真正的公众公司就是没有“老子”的公司,没有“老子”的公司说话算数的老板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董事局主席,其他一切人员,包括总裁,都是给主席打工的。主席今天要你当总裁你就是总裁,主席明天不要你当总裁了,你就是“被裁”,尽管总裁与被裁仅一字之差。因此,在王冠集团王国里权力大小并不一定是按职位高低划分的,关键是看你对主席的影响力。邱助理对主席的影响力最大,所以邱助理在集团公司的实际权力最大。
王冠集团是当时深圳最大最早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之一。在邱助理担任王冠集团主席助理的那几年,他不但帮助主席成功地策划了多次增发和B股上市,而且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第一大股东的猖狂进攻,由于第一大股东持股也不足百分之十,所以邱助理可以帮助主席巧妙地利用流通股的同等投票权牢牢坚守在主席的阵地上,没有退却一步!
“邱助理”这杆大旗就是那时候竖起来的,而且万里长城永不倒。那几年,王冠集团的总裁和副总裁几乎是每年一换,但“邱助理”成了长青树,以至于后来胡君声成长起来之后再回过头来请邱助理来担任环球投资公司老总时,邱助理经长时间充分考虑,只提出两个条件:第一是改“环球投资公司”为“融券公司”,第二是他只当助理,不做老总。关于第二点,胡君声没有疑问,“邱助理”已经成为品牌,可以理解。关于第二点,胡君声不理解,于是邱助理解释:融券公司是银行与券商之间的桥梁。这种解释当然也只有胡君声能听得懂。胡君声不仅听懂了,而且马上恍然大悟,立即照办,“环球集团”正式更名为“中融集团”。
邱助理之所以好马愿吃回头草,就在于胡君声与他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解套 3
21
胡君声现在与邱助理一起听取大家的意见。邱助理在这一点上也与胡君声一样,相信大家都是聪明人,两个聪明人的智慧大于一个人,而一群聪明人的智慧多于两个人。
胡君声鼓励大家多多发表意见。
邱助理则抛砖引玉,说:“据我看,华夏在线的基本面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董事长‘双规’应该是短期利空,我们不如暂且不动,以不变应万变。”
胡君声说:“我担心新的董事长不容易在短期内养肥,而且新董事长一般要开创新局面,不轻易啃前任留下的剩骨头,所以我们最好还是早出来。”
胡君声与邱助理故意这样意见相左,就是想带动讨论气氛。如果像国营单位或者像王冠集团那样的上市公司召开董事会一样,领导的意见很一致很明确,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