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握方向盘,脚踏油门至底,速度表指针因撞击成了弯状,路边美景风驰扫过,一片模糊。油门脚踏板冒出数粒耀眼的火花,此人低头瞅着脚下,脸部肌肉紧绷,神态焦虑,一头大汗,嘴边画出一线,指向话语:“为什么这么慢呢?为什么这么慢呢?为什么?”
多么形象,足见朋友对我的“关怀”。收到此礼,一直珍藏,时不时取出欣赏,心静了许多。仔细一想,四周的企业家不都是这样吗?开拓、扩张、征服,有时征服了别人,却败给了自己。本人愿意在此借花献佛,将此画转赠给那些正在努力之中,只顾奋斗拼搏的同仁们共勉。
难道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赢吗?如果这样也能赢,那么,企业家的智慧何在?
影响企业“赢”的力量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基于价值流的增值,它是企业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企业实力增强,规模扩大,销售增长,利润增加,价值增高的实现途径,是实现以“增”为代表的企业战略等多层目标的动力来源和动力传导路径。另一个就是风险的影响力。任何企业并非生存于真空之中。企业必须经历不确定性风险的阻力过程。这些风险力量会对上述“增”的成果产生“减”的效果,削弱企业价值流的“增”效,影响战略等多层目标的实现。
这“一增一减”似乎形成了矛盾。赢的过程就是加减的计算过程,增加价值,减小风险,赢得成功。
我以为:
● 能够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可称为“智”;
● 在“智”的基础上,能够识别出风险,可称为“慧”;
● 在“慧”的基础上,能够控制风险,可称为“智慧”;
● 在“智慧”的基础上,能够巧用风险,创造机会,可称为“超人的智慧”。
对此,稻盛和夫有其精辟的解释。稻盛和夫在日本享有盛誉,他与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以及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并称为“经营之圣”。他说:“同时让两种完全相反的思维方式合二为一,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灵活运用的智慧,才称得上“超人的智慧”。
当有人问他如何评价员工业绩时,他说:依靠客观评价。只有客观评价,科学评价,才能形成富有战斗力的集体,并写下了如下的公式:
事业成果=思考方式×热情×能力
第三节 赢在风险(2)
他进一步解释到,三个要素中热情、能力是正分,但思考方式却不一定,它从–100到+100之间取值。
老先生洞察了成功的本质。在影响“事业成果”的因素中,热情可鼓,能力可学,唯有思考方式充满不确定性,是“事业成果”的最大风险。事业成果有两个结果,对照目标实现了目标为“赢”,错失了目标为“输”。这样一来,老先生更是道出了“赢”的道理与逻辑。
“赢”的技术就是调和这对矛盾的艺术。表面上看来,二者似乎是矛盾体,但并不尽然。风险的“减效”,其实也是服务于企业价值流“增效”的。企业需要一个体系去减少风险的发生,减弱风险对目标的减效,从而增加价值流的“增效”成果。
赢在风险。“超人的智慧”就体现在“在风险中赢”。
。 想看书来
第一节 风险在哪儿(1)
在大海的深处,一只小鱼问鱼爸爸:“爸爸,人们老说大海、大海,大海在哪里呀?”
鱼爸爸笑着回答:“大海就在你的身边,你就在大海之中啊。”
小鱼又问道:“你老说别去深海,那里危险,充满风险,风险在哪里啊?”
只见,鱼爸爸紧张地大喊:“快跑,孩子,鲨鱼来啦。”
小鱼在看到鲨鱼血盆大口之后终于知道了大海与风险。
什么是风险?还需要回答吗?可事实上,在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很多企业,很多政府行业管理机构不知道正确的答案。他们天天处在风险之中却绝然不知风险的存在,直到个人受到了挫折或伤害,企业遇到了危机或失败,社会遭到了损失或破坏之后才如梦初醒。
● 市场经济客户至上,可是客户善变。“天天吃海鲜,年年海南游……你说闷不闷?”###在地铁广告中,以此形容新新时尚人类对手机铃声更换的需求。
市场的最大风险是“变化”,在变化中渐露商机。变化潜伏着风险,如果看一看如下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状况,就会知道企业风险有多大?
① 无专门的市场调研部门—— 人人调研,结果无人调研,不知客户需求,蒙着双眼打市场,只能游离在主流市场的边缘;
② 过度依赖渠道销售—— 只会代理,与客户越来越远;
③ 盲目开发新产品—— 脱离市场的“有功却无用”的努力;
④ 埋头于买与卖的交易之中—— 不知道什么叫做关系营销;
⑤ 业务员努力地干着私活—— 身在曹营心在汉,营销管理浮在了表面。
● 几年来,横贯在房地产行业上空五光十色的彩虹几次触及到了政策高压,房价坚挺,精彩依旧。可是谁又能料到下一次政策的效力呢?如何渡过政策关成为房地产产业链企业和市场的共同风险。有人戏称中国股市是“政策市”,不关注政策的变动与影响,你敢踏入股市一博吗?就算敢,能立足吗?
● 一旦计算机硬盘出现故障,苦心建立的数据信息资产会丢失;将个人电脑联入网络,就如同半开了密室,神通广大的黑客会“推开门户乱翻书”;用防火墙堵住外来风险,病毒却可以长驱直入。企业内部保密信息可能由于缺乏权限控制和密码保护沦为公开的秘密;索性掐断互联网,又担心“不合潮流”激起员工的群愤;数据备份是可靠的选择,但那无数G级的优盘、移动硬盘更加阴森恐怖;备存的磁带介质如果不放到异地的保险箱内,风险依然存在。网络安全成了社会性问题,以至于数据恢复成了热门行业,灾难恢复与网络建设成了“孪生兄弟”。
● 随着《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的实施,如果你在一家银行有延期还贷等不良记录,所有的银行都将在同一时间将你列入“黑名单”。可谓一次失信,终生难贷。
● 一家制造型企业承接OEM订单,在合同签订前,忽视对产品商标和专利技术权合法性的审核,在没有合法证明和授权情况下盲目接单,法律风险应运而生。轻者伤及企业生存,重者死于无辜。
● 据称,美国一家公司统计了一个典型跨国公司的风险。它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让数千名中级经理将企业的风险逐项列出,统计结果为11 000条。更为可怕的是,经过认真评估,只有2 500多条风险基本处于管理控制之下或说有所防范,而剩余者要么被忽略要么自由存在着。
● 风光一时的名牌企业如秦池、巨人等接二连三地倒台,就连远在万里的美国也不断爆出诸如世通、安然破产的消息。企业风险是全球性的。
● 目前,中国对煤炭、钢材、粮食的消耗正超过美国,这种不顾环境高消耗,令地球不堪重负的做法,无法满足持续进步。中国的发展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风险犹在。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发展模式已近尽头,那么出路何在?
● 作为病患者,当你在医院做手术,最不愿听到的话是什么?
第一节 风险在哪儿(2)
“见鬼!这是什么内脏,怎么跑到这里来啦?“—— 手术中,医生在质问护士。
“哇!要是我没忘记戴眼镜就好了。”—— 手术中,医生自言自语。
“没关系,权当一次难得的试验吧。”—— 手术中,医生斩钉截铁地对身边的实习学生说。
当患者躺在病床上,亲人用颤抖的笔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后,患者的命运恐怕只能交给医生了。而当你向医生祈求平安承诺时,十有###会得到同样的回答:“手术总有风险,相信我们吧!”可见,掌握患者命运的不仅是医生,还有风险。
那么,风险又是谁呢?谁又能掌控风险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节 风险是什么(1)
华佗医术高明,被人称为“神医”,可是华佗却自诩为“下医”。他说,其兄长为“上医”,因为他“医未病之病”,影响力只局限在本村,知名度不高,但医术最高明;二兄为“中医”,能“医欲病之病”,影响力达至全镇;而华佗自己只能“医已病之病”,虽能救死扶伤,效果明显而影响广大,其实只为“下医”。
华佗虽谦逊,却道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