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只是和谐的状态,殊不知,暗潮汹涌。
在社会中求生存,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装装样子,不要太真实。从员工的角度说,每个领导都要求员工说真话,其结果往往是,说真话死得很快,说假话死得很惨。所以只能走第三条路,说出来的话不真不假,让别人搞不清楚,达到这种程度才有可能当领导。
总之,中国人能不能团结,看领导,不是看成员。中国人弹性最大,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领导者要了解人的本性,还要修身养性,这是管理团队的基础。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充实自己是成功之本(1)
这里所说的干部指的是各级主管,包括老板以下、基层主管和基层员工以上的所有主管。
无论是哪一种干部,都有属于自己的直属团队,在其所带领的团队里,他们都是管理者。虽然他们的级别不同,但是在各自的团队中所起的作用基本上是一致的。有人认为,身为干部,应该具备一些特殊的素质,其实不然,我认为,当好干部只要具备以下十一个基本条件就足够了。
要有一些基本的理念
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理念,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团队的管理者之后,很容易就会迷失方向。你为什么要成为团队的管理者?是为了坚定的信念,你才会一直奋斗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薪水,那么你不当管理者反而更轻松。
以下这三个基本理念,是中国数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至今都没有改变,可以说是中国人共同的基本理念,更是干部应该遵循的。
德本才末
中国人无论怎么改变,始终奉行“德本才末”的理念,这一点是弥足珍贵的。
中国人评价一个人,往往不是看其出身,而是看他的选择。英雄不问出身,而是看他的价值取向是否正确——正确的,才会进一步看他是否有才干。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汪精卫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书法方面的造诣非常高。但是没有一个人练字时说要练汪体。书法中的宋体,本来是由宋朝的奸臣秦桧所创,但是因恶其为人,所以命名为宋体而非秦体。古人亦说:“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这都说明,不管你有多大才干,不管你有多少功绩,只要品德不好,那你所有的功绩都会被一笔勾销。
现在很多人想替曹操翻案,我觉得没有必要。不可否认,曹操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晚节不保,所以人们抹杀了他的功绩。品德是大家都重视的内容,很难改变。一个人,品德好,我们会考核其才干;品德不好,就算他才高八斗也枉然。所以作为一个团队管理者,不管是领导还是干部,都要重视德行,不能一味地以能力来取才。
以人为本
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到以人为本,西方人则是以神为本,所以西方的经营管理实际上是神本位的。所谓神本位有三个特点:
第一,重视戒律。这是因为西方的神规定人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而在中国却没有这样的规定。中国人从来不规定应该怎样做,只强调效仿。西方人重戒律,我们重参考权,即考察他有哪些值得我们效仿的。
第二,西方人把人规格化,这点和我们也不同。西方企业在用人的时候,关注的是你学了什么课程,而不关心你什么时候毕业、哪里毕业的。中国企业在用人的时候,经常会问你哪年毕业的、哪个大学毕业的、导师是谁,等等。尽管我们一直在学美国,但是很多地方我们还是没有学到,就是因为基本出发点不一样。中国人除了重视能力,还重视人格,我们知道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不能用规格来界定。
第三,中国人相信人会不断成长,西方人只关注你现在能不能为我所用。中国的企业主要看员工进来以后的表现,如果不能成长,就会让其离开,如果能成长,就不在乎其学历、出身。而西方企业着眼于现在,你胜任这份工作就来上班,胜任不了就另谋高就。中国企业把员工不能成长归咎于自己,而西方企业把员工不能成长归咎于员工个人。虽然中西方企业都重视培训,但培训的目的不同,西方企业是为自己训练人才,中国企业是为社会培养人才。
善始善终
不管在哪里,中国人都是有始有终,好聚好散,因为中国人的目光长远。中国人相信,人与人之间不但有善缘,还有孽缘,不但“有缘千里来相会”,还会“不是冤家不聚头”。因此,中国人重视广结善缘,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到时候自然能逢凶化吉,善始善终。
加强历练才会有提高
一、充实自己是成功之本(2)
历练和经历不一样,历练是要吃一些苦的。一个人“不知民间疾苦”,那他就很难体会成功的重要性。中国有句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也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说的都是这个意思。日本企业非常重视干部和员工的历练,它们开设了“魔鬼训练营”,以锻炼干部和员工。“魔鬼训练营”最大的目的不是给你提供什么东西,而是让你知道世上有多少困难。
干部要多加历练才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应付各种各样的困难。
提升沟通与协调能力
作为一个干部,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沟通与协调能力。没有这两种能力,你就没有办法去管理团队,因为你一天到晚下命令,迟早会引起大家的反感,甚至有人会说你“拿着鸡毛当令箭”。沟通就是好好商量,我们常常觉得这个干部不好商量,那个干部好商量,其实只是好商量的干部沟通能力强。中国人不重视谁听谁的,而重视起码的尊重,就是说,我讲的话你不一定接受,但你一定要给我相当的尊重,你尊重我但不接受我的意见,我也会很高兴。
举个例子,很多时候爸爸讲了半天,儿子只会说“好、好、好”,结果是“阳奉阴违”,爸爸也不会追究什么。如果爸爸说应该怎么办,儿子当面说不行,爸爸肯定会很生气。其实爸爸也清楚,他的儿子根本不会按他的要求做,但是他还要说,而且不容许儿子反驳。我觉得这是领导和干部都需要慢慢领会的东西,要慢慢培养下属尊重你,即使他反对,也不能当面指出。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你的沟通能力很强。
协调能力是指你要整合团队成员,使大家相处融洽,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你帮助这边,另一边就会反感;帮助那边,这边就会记恨你。所以,你要同时摆平两边的人。但是真正能摆平的人不多,最后只好妥协,妥协并不是好办法。我的经验是,你要协调,自己就不要说话。当两个人起冲突时,就把这两个人叫过来,让他们当着你的面争论,但是你不能说话,如果你说话,他们就会怀疑你偏袒对方,其结果是他们都会怨恨你。但是如果你一直不说话,就会给他们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他们就会自动地各退一步,最后慢慢找到一条解决之道,皆大欢喜。
要有值得信赖的长辈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这时候能有一两位值得信赖的长辈指点一二的话,你将受益无穷。有些事情,你去问别人,却无法判断他们的答案是真的还是假的;有时根本得不到答案:要么是对方不好意思说,要么是不方便说,要么是为了保密而不说……
每个中国人都说要坦白一点,做人要正直,实际上到了紧要关头,谁也做不到。刘备就是因为坦白地说了一句“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若忧蔡氏权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爱而立少子也”,险些酿下杀身之祸。有些人闲聊时会讲一大堆道理,当我们碰到紧急问题的时候,他就跟你打马虎眼,因为祸从口出,他们不得不谨慎。只有真正关心你的人,才会在关键时刻给你指点迷津。中国人常常教育子女说,要去跟长辈多联系,其目的也在于此。平常多和长辈建立关系,多往来,让他们了解你,及时给你提供意见,你将受益无穷。
中国社会跟日本社会不一样,中国社会讲渊源,日本社会则强调找到一两个能帮忙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贵人。日本人很希望有一两位可以指导他们的导师,导师可以是公司内部的,也可以是公司外部的。
要有朋友可以吐苦水
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在家里倾诉的。你稍微吐吐苦水,你爸爸就会骂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