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选择与崛起-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式房贷”等创新产品;在具体房贷过程中,为了将贷款发放出去许多贷款公司和代理人开始大量弄虚作假,等等。这一系列创新,推动了房地产投机浪潮。许多这类的金融创新实际上类似于欺诈。许多购房者实际上根本无承受能力。房贷资本的这种“创新”制造出许多金融垃圾。这些金融垃圾,又由华尔街通过另一番创新,变废为宝,打包成高回报、低风险的优级资产。以处理这些垃圾为中心,逐步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的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专门包装、评估、推销和担保这些垃圾,形成了完整的资金链条和激励机制。这个化腐朽为神奇的金融产业链,进一步推动了房市,推动了金融泡沫,将世界各地的资金更大规模地吸纳进美国。
  在金融资本走向危机的过程中,金融全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贷款公司制造贷款,然后将贷款卖给华尔街,用换回的资金从事新一轮房贷;华尔街买进房贷,通过证券化将其同其他贷款混合打包,变成优质债券(CDO),卖给遍布世界的投资者,将世界各地的资本吸收回美国,变成手中的资产,华尔街再用这些资产买入新的房屋贷款,进入新一轮证券化打包过程。
  世界资本的这种大循环支撑着美国的房屋泡沫。
  但是金融资本无节制地追求风险,导致系统风险的高度集中和积累,为美国整个金融体系和经济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风险。从2000年开始,美国的许多有识之士先后对许多所谓的“金融创新”发出警告。其中包括前政府官员、前美联储成员、知名学者等。但是,新自由主义政策制定者对这些警告置之不理,继续实施金融自由化政策和对“金融创新”的放任自流的政策。结果导致了这场危机。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金融自由是“金融共治”的基础。有人不愿意抽走金融共治的这一块基石。这种自由放任政策不仅基于格林斯潘对金融产业的看法和哲学,也基于美国霸权的需要。美国霸权建立在赤字基础上,而赤字战略得以持续的前提是美国必须将世界上过剩美元吸纳回美国。这是美国霸权对华尔街的依赖。美国需要华尔街和金融资本创造出高回报。美国的赤字战略有一个最低条件,那就是有人愿意接受一文不值的美元。如果美国金融体系可以“创造”出巨大财富和高回报率,世界其余国家就愿意接受美元,然后长期投资美国金融产品,等待财富的增长。世界各地的资本就会源源不断流入美国。美国金融体系越有吸引力,美元就越有吸引力,美国就越有能力将赤字美元循环回美国,赤字战略就越能成功,美元霸权越牢固。否则,世界上将没有人愿意将财富循环回美国。那时候,美元将成为真正的白纸,为世界所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危机、选择和出路(5)
美国要用债务统治世界,华尔街就必须能点石成金。
  不仅如此,金融自由带来的财富创造,会让其他国家看到金融自由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国金融体系的成功,是美国推动金融全球化的前提。这就是霸权、金融资本和自由的三重奏。
  霸权需要华尔街的高回报;高回报来自于金融创新;创新又需要放任的自由。新自由主义相信金融资本的自我监管和金融市场的自我规范。他们认为这种自由放任的金融市场具有自我均衡的能力,而政府的有效监管将扼杀创新。
  所有的警告都被忽视,所有提倡加强监管的建议没被采纳。
  金融风险继续以超高速度大幅度集中,金融资本的内在矛盾不断积累。
  为了维护“金融共治”,确保金融自由,美国金融资本大规模介入美国政治,提供大量的政治捐款。以2008年为例,虽然面临金融危机,美国有家金融机构依然提供了高达几亿美元的政治捐款。美国的政治有许多特色。美国是选举政治。选举需要钱,需要捐钱的人。美国政治将政治献金合法化,将权钱交易合法化。政治家可以拿别人的钱。这种选举同捐款的关系使许多利益集团得以用政治捐款介入政策。这种捐款当然不是慈善事业,捐款的背后是利益。假如你打开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史,你会发现美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有金融行业的背景。
  长期以来金融资本一直在为自由而奋斗。
  这种放任自流的金融政策导致了“繁荣”,导致了金融风险越来越高的集中,导致许多金融资本带有越来越大的系统风险。系统风险的高度集中同金融资本私人占有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以越来越大的系统风险为赌注,来追求越来越贪婪的私人利润。金融资本以系统风险进行的豪赌,终于导致金融资本的内在矛盾总爆发,“繁荣”终于导致了金融危机。
  金融自由的各种神话终于破裂,霸权和金融资本都受到了重创。
  第三节 摆在世界面前的三张大账单
  要理解不同国家在发生危机中的不同发展战略选择,必须了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些危机和结构性问题。目前,这个世界上至少面临三张大单:反危机一张;美国经济结构调整一张;美国婴儿潮退休费用一张。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只简单看一看这三张大账单。
  第一张单:反危机账单。这一点我们在第十七章有所涉及。现在从不同角度来解析一下。美国反危机的重点是拯救金融机构和挽救房市。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根源是房市过剩。只要房价持续下跌,美国金融系统的坏账就会持续上升,金融危机就不会过去。美国必须同时治疗金融体系和房屋市场,而治疗房市是关键。为了达成这两个目的,美国政府必须最大限度地压低短期利率,最大限度地压低长期利率,尽可能地扩张信用(发行货币)。我们将会看到,这三个政策目标是有矛盾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危机、选择和出路(6)
要治疗金融体系,政府必须制造一个让银行可以通过赚钱而消化不良资产的自愈环境。为此,美国做了三件事:(1)降低短期利息,甚至零利息,使银行能在短期和长期利息差中大量套利,用盈利冲销坏账;(2)改变会计规则,使管理层能自己“估计”不良资产的价值,以减少会计损失;(3)大量扩张信用,同时创造条件避免不良资产因信用收缩而大量减值。要拯救房市,政府必须大力降低长期贷款利息,大幅度扩张住房信用,增加房屋的承受性。对此,美联储和政府都有不少的举措。
  这种依靠印刷美元和扩张信用来反危机的方式,其前提是美元不能崩盘,美国国债不能崩盘(危机过去以后,另当别论)。问题是,大量注入钞票的行为恰恰可能导致美元和国债崩盘。大量注入货币,可能导致通胀预期,导致美元贬值,导致长期利率上升。长期利率上升会抑制房屋需求,抑制消费,抑制投资。房屋需求不足,房价将持续下跌;房价持续下跌,银行的坏账将不断上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美国反危机很难成功。
  这就是美国面临的反危机两难:既要大量发行货币,又要降低长期利率。这是两个矛盾的政策目标。在美国现有体制下,长期利率由市场决定,美联储作为不大。貌似权力庞大的美联储,在反危机的关键问题上颇为无力。
  这就是美国的困境:要同时实现两个相互矛盾的政策目标。这是一种向不可能的挑战,而美国必须回答这个挑战。美国回答这个挑战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就是让中国买单。
  其实,自21世纪以来美国一直在这种两难困境中徘徊。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为了打赢两场战争,为了扩张霸权,为了对付科技泡沫破裂和经济衰退,一直推行信用扩张和赤字政策。美国大规模的货币发行和信用扩张之所以没有导致长期利率的上升和通货膨胀,完全依赖于中国持续不断地大量买入美国国债。没有中国的持续买单,美国早就出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利率上升。
  在目前的反危机中,让中国继续大量购买美国政府债务,为美国国债护盘,维持美国国债价格的稳定,甚至推动美国政府债券的价格上升,降低长期利率,是美国反危机成败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既大量发行钞票又降低长期利率的效果。由于中国是当今世界几个可以大量购买美国债券的国家之一,中国也是美国主要的战略选择。其实,中国是美国的唯一选择,像日本这类美国的铁哥们,为了自己利益,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2009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