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油枯竭的后天-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嵯陆怠T诨ゲ环那榭鱿拢牟┛蠢词亲钭匀徊还慕饩龇绞搅恕A饺搜《ㄒ愿酢⑼⒛⑽⑽傥逯纸鹗糇魑牟┒韵蟆C咳艘约傧氲姆绞铰蛉�1000美元的等量金属,每种金属各200美元,以1980年9月29日的各种金属价格为准,假如到1990年9月29日这五种金属的价格在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上升了,则西蒙就要付给埃尔里奇这些金属的总差价;反之,假如这五种金属的价格下降了,则埃尔里奇就要付给西蒙。结果到了1990年,这五种金属无一例外地跌价了。尽管埃尔里奇觉得诧异,不愿相信这最后的结果,但他仍然守信地将输掉的几百美元赌资付给了西蒙。而西蒙也心安理得地照单全收,丝毫没有不好意思,反而觉得这才真正体现了契约精神。西蒙之所以赢得这场赌博,凭的就是替代品的价值,也就是替代品经济所反映的商品价格机制。比如,铜和锡的价格上涨分别导致了塑料制品、光导纤维等替代品的大量涌现。替代品的出现意味着供给增加,结果使这些不可再生的稀缺金属价格大幅下降。

第四章 能源替代之路(2)
事实上,西蒙掌握的并非什么高深的经济学新理论。因为早在1931年,美国经济学家哈罗德·霍特林就在其经典的《可枯竭资源经济学》一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着名的“霍特林原理”。该理论认为,当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上升至一定水平时,必然会刺激相关替代品的开发与生产,其价格会因替代品的大量生产而下降,甚至低于原来的价格水平。从这个角度来说,西蒙的获胜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
  按照霍特林原理,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矿产资源,在技术进步和价格机制的共同作用下,永远不会有耗尽的那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应用霍特林原理时有个重要的假设,那就是在一定的时候,需要有好的具备竞争力的替代品出现。对于不可替代的可枯竭自然资源,则明显超出了其讨论的范畴,尽管自然界中鲜见这样的资源。就石油来说,凭借人类社会对其依赖的深度和广度,石油至少可以被看作是不易替代的自然资源。因为如果石油容易被替代的话,人类就不会对石油产生如此程度的依赖了。可见,完成对石油的替代绝非如其他自然资源那样简单。我们回到埃尔里奇与西蒙的赌局。假如埃尔里奇当时更加深思熟虑一些,坚持以石油而不是那五种金属作为赌博的标的物,与西蒙进行对赌的话,或许结果就是另一码事了。要么是西蒙觉得占不到便宜而放弃赌局,要么就是变换底牌重设赌局。但无论如何,埃尔里奇至少不会一败涂地。
  石油的替代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石油也一定不是在剩余最后一滴的时候才完成替代的。煤炭替代薪柴、石油替代煤炭均不是在原来的能源枯竭后才开始的。如煤炭替代薪柴,并不是在薪柴消耗完了才进行,而且薪柴的可再生性决定了其是不会耗尽的。同样,煤炭现如今还在大规模利用,这并不相悖于石油替代了煤炭这一事实。沙特*前石油部长、欧佩克创始人之一的亚玛尼亲王曾有句远比其本人有名的名言:“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石头用完了,石油时代同样如此。”在对石油替代过程的总结上,这句话被引用的频次可以说足够多,已经显得有些老套了。但尽管如此,我们恐怕找不到第二个比这句话更深邃而又更简约的表述。
  如果今后人类社会难以承受石油短缺之困,在石油储量所剩无几的时候就真正开发出了石油的替代品,从而完成对石油替代的话,这不啻是人类社会的福音,至少人类社会治愈了长期养成的“油瘾”。如果有不幸的情况发生,这里说是万一,万一在没有开发充足的石油替代品之前,人类就耗光了石油,那么世界末日似乎真就到了。
  能源替代的价格先兆
  当一种能源被另一种新能源替代前,价格往往是极其敏感的信号,旧能源的价格一般会出现剧烈波动的过程,这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自然结果,通常可看作是能源替代进程的先兆。
  在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的很长时期里,木炭一直是英国的主导能源。木炭不仅用于英国普通家庭的炊事和取暖,作为燃料更是被大规模用于工业领域。尤其在冶金行业,木炭既是燃料,又是冶炼工艺过程的还原剂,使用相当广泛。由于木炭的获取需要更多的木材进行烧制,另外,木材也大量用于建筑业和造船业,英国有一半的工业体系可以说是建立在木材利用上。正是基于这层含义,史学家布罗代尔才说,18世纪之前的英国文明是木材和木炭的文明。

第四章 能源替代之路(3)
随着英国社会对木材的需求不断扩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木材供不应求这一难题,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仍然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更为不妙的是,英国的森林资源原本就比较有限,因此英国不得不耗费巨资从国外进口木材,木材的价格也随着需求与成本的加大而不断攀升。从1540年到1650年的一百多年间,英国的木材价格上涨了八到十倍,木炭的价格更是上涨了十几倍,这使得英国根本无力承受,最后陷入了极为严重的能源危机中,社会经济发展行将停滞。英国人当时为应对那场空前的能源危机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不过,英国人是幸运的,危机终究没有持续下去。就像一些王国的衰亡可以从能源方面寻找注脚一样,大自然千百万年来累积起来的能源,也会帮助一些国家在经济即将崩溃的时候走出困境。英国之所以能在经济上转危为安,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开发并利用了煤炭这种新能源,而木炭价格的飞涨更像是推进器,为煤炭大规模进入历史舞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1650年开始,英国家庭、作坊与工厂逐步增加了煤炭的用量。1712年,英国工程师纽卡门发明的蒸汽动力装置……纽卡门蒸汽机在煤矿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使得煤炭的大规模机械式开采成为了可能,人类第一次真正掌握了能源。自此之后,英国的煤炭开采量大幅提升。到1720年,英国的采煤量已达到400万吨,约占世界煤炭总开采量的80%以上,煤炭使用量更是高居世界首位。在18世纪末期,英国的煤炭生产量更是达到了1000万吨大关。煤炭的大规模利用强有力地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英国成为当时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具生产活力的经济体,从而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萌芽与发展。
  显而易见的是,新能源的利用会对原有的能源供应结构重新洗牌,煤炭的大规模利用使得木炭能源的主导地位一落千丈,木炭的价格同样也是一落千丈,甚至回落到了比早期的价格更低的水平。木炭除了在炭火取暖、烧烤烹饪等小范围场合使用外,在更大的领域已经乏人问津。
  无独有偶,煤油对抹香鲸油的替代过程同样如此。作为19世纪美国家庭主要照明油料的抹香鲸油,在煤油对其替代前,抹香鲸油的价格曾经不断攀升,从1820年的30多美分/加仑上涨至1866年的美元/加仑,四十多年间价格涨了将近10倍。而当从石油中提炼的煤油逐步成为主要的照明油料后,抹香鲸油的价格便大幅回落,从最高的3美元/加仑一直降到最低40美分/加仑,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抹香鲸油的价格事实上已经低于1820年的水平。抹香鲸油除了作为润滑油小规模继续使用外,鲸油产业从此一蹶不振,鲸油照明产业在20世纪初基本上就消失了。
  当然,并不是说价格波动就一定会反映能源替代过程的发生。因为引起价格变化的要素很多。与此同时,价格因素也并非能源替代发生过程的唯一表征。或许有其他更多的因素我们并没有注意或者根本就不清楚。我们关注价格因素,只是因为价格在一定程度中体现了某种能源的稀缺程度,反映了某种能源技术的成本因素,我们希望从价格的影子中窥视到能源替代过程的大致貌相。
  从价格因素的角度看,前面两次能源替代的过程之所以进行得比较顺畅,替代能源的低廉价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最大程度上消除了能源替代过程的经济屏障。在两次能源转换的初期,替代能源的价格都是绝对廉价的,具有天然的价格优势。按照可比的价格,1650年煤炭的均价约为英镑/吨,并且后来很长时间维持在1英镑/吨的低位,“廉价煤炭时代”维持了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直到工业革命后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