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略与兵法-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干净净,而对于老板而言,只会怪罪我办事不力,管理不好,恐怕要落上个“你还是继续做你的营销员吧,主管的位置不适合你”,这件事,我是左右为难。但这次矛盾也只有总经理出面才能解决。我想了又想,思之再三,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

  我没有直接找老板,而是去找了办公室主任。当初负责招聘的人除了我 ,还有办公室主任,出了这件事,他难免也会受牵连。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手上招聘的人,出那么大乱子。而我的晋升,某种程度上,也有他的推荐,如果我有了难题,也是和他直接挂钩的。他在公司的地位和声誉极高,只要他肯出面,请总经理制止朱经理拟定方案的执行,此事自可轻易的化解,况且他的出面,就是他与朱经理之间的斗争,我可以避开厉害关系。于是,我单独约他在会议室谈了这件事,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讲了下,并请教他征询他的看法和意见?当然,他的反映也是很强烈,并决定下午立马向总经理汇报此事,以尽快解决这个事情。

  当总经理了解这件事情后,便招集我们部门全体人员开会,而且办公室主任和朱经理也到场。会议上,所有的员工都是热血沸腾,把自己的想法和难处一一向总经理汇报。总经理当众取消朱经理的方案。他还解释说一场误会,公司根本没有这样的政策,这些只代表朱经理个人的观点。并宣布公司以后有关市场部的事,朱经理无权过问,一切直接由我安排决定,并由我直接向他汇报,关于营销部和市场部,以后各自关好自己部门的事,不要手伸的太长(言外之意是在批评朱经理。。。。。。)。

  这件事情后,我们部门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朱经理没再插手我们部门的事情,而我也因此树立了威信和权利,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摆脱传统的束缚和旧势力的阻挠牵畔,建立自己的管理系统,又与各部门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当我们力量微弱,面队强大的势力阻挠,而无法直接克之,采取“借镜明相——自而破之”的谋略,借助别人的力量,也是制服别人,化解矛盾的一种很好的计谋。 。 想看书来

神秘之术——独断决策
出场人物

  姓名:韩非

  (约前280-前233年)

  国籍:韩国

  门派:法家

  师父:荀子

  师兄:李斯

  著作:《说难》《孤愤》

  死因:被同学李斯陷害

  遗憾:没有被韩王秦王重用

  
  观 点

  韩非,法家集大成者,战国末年韩国人。早年师从荀子,他在韩国力图变法革新,但最终未被欣赏,其上书也未能采纳,便专心著书。后来秦国大王发现其才能,为使韩非为自己所用,秦王率兵攻打韩国;但韩非进入秦国后,因李斯的嫉妒,遭到陷害,最终没有被重用,自杀在狱中。

  他的著作《说难》《孤愤》,在当时非常出名,流传至今。如今,关于研究韩非的〈韩非子〉有55篇,主要包括:非道德注意政治思想,君利中心论,“利出一孔”与势治,法治与术治,下面我们就来讲下韩非“术”治中的神秘之术及决策之术。

  韩非认为,在当时的君主政权下,光有法制并不能维护君主的利益。如商鞅变法,是非常重视法制,但还是不能很好的运用重臣,对于臣子的忠奸,还是不能很好的把握;虽然商鞅变法,最终带来了秦朝的兴旺,但也为秦朝统一天下后带来法制的隐患。所以韩非在强调法制的同时,还强调要讲究术治,因为法制强调的是制度,而“术”是君主运用权利的手段,是驾御群臣的技巧,是统治泱泱大国的智慧。

  韩非曾提出“法莫如显而术不欲不见”“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对于术治,韩非觉得作为君主,当以立信立威,才能保证绝对的君主之势。从立威上讲,君主应该增加自己的神秘,只能自己知别人,却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以神秘创造距离感,使群臣畏惧自己。即使自己有一些观点,也不要轻易讲出,让臣子对自己“高山仰止”,产生“高深莫测”的感觉。从人类的本质上讲,就是对神秘对距离产生敬畏,在处理朝政时,不要让臣子预料到结果,这样才能掌握政治的主动权,而不至于别人摸清自己的处事规律,顺应自己,讨好自己,或者变被动为主动,来对付自己。从现代科学的意义讲,另一个高明之处是,可以发挥手下自己独特的创造性,使下属不被自己的习惯和爱好而束缚,从而有自己的创新。

  韩非在决策之术上,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就是要海纳百川,听取各方的意见,集合众家智慧,然后根据大家的观点,作出决策分析,要果断的掌握决策权。同时,在听取大家意见前,不要给出任何的暗示,也不要引导大家局限一个狭小的空间讨论,而是打开话匣子,自由言论,方可做到收集最真实的信息。这在楚汉相争8年中,充分得到了引证,从出身和身份看,项羽刚出道就万丈,英雄天下,几乎夺得大半的江山,而刘邦出身市井之徒,手下的一些起义军也是零散的,但楚汉相争的结果是,刘邦打败了项羽,取得天下。虽然很大程度上,是刘邦获得民心,得到了韩信,萧何,张良三位举世人才的鼎力相助;但从另一种角度讲,我们不得不说,是项羽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相反,刘邦却能兼听群臣意见,做到听无门户,最终赢得天下。

  韩非的“术”治,是跨越千年经久不衰,也是中华民族遗留下的智慧。作为当时历史的局限性,虽然韩非的一些思想具有片面性,但还是很有研究价值,也给几千年后的我们留下宝贵的财富。而且一些观点,在当今的商场,官场,军事,或者其他很多方面,还是很受用,只有懂得灵活运用,懂得随机变通,“神秘之术——独断决策”的术治,还是一套很好的谋略。

  
  思 考

  1。你怎么理解人性管理和制度管理的区别?

  2。试验:10个人开会,你怎么兼并大家的意见?

  3。你对树立威信有新的观点吗?

  4。你身边的人都了解你吗?你怎么把握沟通的主动权?

  5。如果你对某件事有了观点,但别人提出了新的观点,你怎么看?

  
  
  引 申

  一。管理之道

  在我从事管理的过程中,关于管理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

  我曾经和两位在读的MBA研究生探讨过关于企业的一些管理问题,其中一位是某企业的张总,另一位是政府旗下某公司的董事长(罗董)。张总对于管理,还是比较偏向于人性化管理,他个人觉得只有以“人”为本,让员工对企业有家的归宿,才能充分的调动员工的才华和积极性。而罗总则偏向于制度化管理,他觉得无方不成圆,只有塑造企业的文化,才能使员工有统一的目标,只有发挥制度的约束和促进作为,才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得员工自发的创造价值。

  针对张总和罗董的管理方式,我对两个公司作了简单的了解和分析:

  其一,在张总的公司,公司团队确实很和谐,但组织上缺少规范性;如某一设计师自做主张的改变设计图,请假迟到的事也常有发生,甚至有下属和上司争吵的情况。虽然员工看起来很团结,但反过来想,如果发生事变,会不会形成党派,成为公司最大的威胁了?虽然有时候,员工自发的加班加点,有主人翁意识,但这样效益高吗?领导的职能能充分发挥吗?我个人觉得要人性化,也得有个标准,有个限度,而在人性化的基础上辅以制度化才能对人性化进行约束和完善。

  其二,在罗董的公司,节奏比较强,大家也很有战斗力,但缺少一种活力。大家也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作为下面的员工也只是机械的去履行命令。有一个胆大点的员工说:在这样的制度下,很难获得重视,想晋升也很难,他还抱怨公司的制度不灵活甚至有点死板。在问及对公司领导的看法时,他说有时候半个月都见不到老板,对老板几乎一无所知。我个人认为,老板和员工之间如此不熟悉,怎么做好管理了?虽然在管理上确实创造了距离感也做到了立威,但缺乏一个限度。在这样环境下,员工怎么可能自主的发挥创造性了?而在用人上,如果缺少沟通,公司又如何去发觉人才了?而且制度未必人人能适合,对于不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