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在官场上,要做事,先要懂事。你要懂得,很多事情做不成,不是因为你的能力不够,而是这个事情牵涉到了别人的利益。在这之前,你必须先将这些权衡清楚,有所准备,这样才能将你的阻力减到最小。
第二,会做还要会说。不说,你的功劳别人难以体察得到,说了但是说不好,十分的功劳到了上级的耳朵里也可能只剩下了五分。
第三,你可以蔑视小人,但你一定不能轻视小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人的破坏使的是暗劲,让你不知不觉已受内伤。
第四,在这个世界上,忠臣是我们的道德楷模,而贤臣才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什么叫贤臣?品德高尚而不迂腐,手段高明而不下流。忠臣在与奸臣的斗争中常常先倒下,虽然“流芳百世”,但却于事无补;而贤臣却能以手腕对手腕,以权谋对权谋,他们比奸臣更聪明,更能忍辱负重,因此,胜利的往往是他们。只有他们胜利了,才能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为国家,为人民,多做有益的事情。
于敏中的难堪
于敏中是清朝乾隆年间的状元,从翰林院掌院学士到户、兵、刑部尚书,他的工作做得卓有成效,被乾隆皇帝亲自选拔为军机大臣,成了朝廷的实权人物。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虽然荣耀,但也很危险,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暴露在皇帝的视线之内。在他之前,不少军机大臣因各种原因已经摔落马下了,受到皇帝的训斥更是家常便饭,可他却屡屡受到皇帝的夸奖和表彰。乾隆皇帝博览群书,经常会用书中的道理来和大臣议论治国之策。很多时候皇帝一个书中的问题问下来,别的大臣没读过,张口结舌答不上来,只有于敏中能够对答如流,颇受乾隆皇帝的赞赏。
可是有一天,皇帝让人给正在军机处当值的于敏中送来了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很多上古时期曾出现过,但早已弃之不用的冷僻字,让他在一个时辰内全部标明读音、释义、来历,来人就在他的旁边坐等。于敏中满头大汗,十个字里面认不出一个来,手边又没部字典可查。这时候来人才站起来传皇帝的口谕,说如果于大人不知道那就算了,今天皇帝读的书是某某某,就不劳于大人费心打探了。
原来,于敏中买通了宫里的太监,向他报告乾隆皇帝在宫中每天读了什么书,说了什么话,见了什么人……他预先得到了这些情报,在第二天回答问题时,自然非常贴合皇帝的心意,也让皇帝觉得这个人很有才学。
可这种伎俩终归是邪道,在官场上,那么多的政敌在挑他的错,于敏中的纸里终究包不住火,皇帝知道了当然愤怒异常,才会用这样难堪的方式来羞辱他。而这种不信任感一旦建立,于敏中的贪污受贿、妒贤嫉能的罪状都被挖了出来,最终被贬官夺职。
【指点江湖】
中国有句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古代君王掌握了对所有人生杀予夺的大权,当然会让臣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此,很多大臣都想提前知道君王的想法,以便在汇报工作时能够合他的心意。
但是,打探上级的秘密和隐私简直等同于考试作弊,如果被上级知道了,你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吗?而了解领导的性格,体会上级的精神对我们的工作却是有必要而且是有好处的。明白了对方的性格,领会了他的意图,你的工作才可能有的放矢,你的汇报才能为对方顺利地接受。这和打探上级隐私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二战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是一个主观意识很强的人,他不喜欢下属显得比自己英明,如果有人向他提出意见,即使是对的,他也不高兴。
元帅朱可夫对他的这种性格深为了解,但是,该说话还得说,该请他签的字还得签,否则一个不对,战场上可是要血流成河的。
为了不引起他的厌烦,朱可夫在向斯大林汇报工作的时候,常常显得没有主意,他只是把战争情况详细地向斯大林汇报,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他做出正确的判断。结果,朱可夫实际想要的方案很快就得到了通过,而斯大林还对朱可夫非常赏识,认为英雄所见略同,他的想法总能够和自己保持一致。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朱可夫成为斯大林最为倚重的将领,一直升到了元帅的高位,建立了盖世功勋。
领会上级的意图,还在于不死板地套用上级曾经说过的某句话,因为那句话很可能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为了一个特定的事情而说的。你应该体察上级一以贯之的工作精神,了解他惯用的处理事情的思维和方法,明白他所提出要求的本质。这样在你表功时才能让领导有一种“正合我意”的惊喜之情。
坚持
郑先生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客户总监。在他还是一名业务员时,对自己很有信心,他主动跟上司提出去做同事们都不愿意去碰的20个比较难缠的客户,而且不要底薪,只按广告费抽取佣金,当然佣金比例比其他同事高一些。
同事们都认为他好傻,底薪虽然不多,但至少有个保障,万一你一个月一个单子都没做下来呢?这个月岂不是白干了?何况你还主动把那些难缠的客户揽在手里,不是自讨苦吃吗?
但郑先生不以为意,坚持这样去做。
在去拜访这20个难缠客户前,郑先生把自己关在屋里,站在镜子前,把名单上的客户念了10遍,然后对自己说:“在三个月内,他们将向我购买广告版面。”
他怀着坚定的信心去拜访客户,第一天,他没有谈成一个客户,第二天,第四天……直到这个月底,才有一个客户向他买了一个小版面。同事们纷纷说,看看,没错吧,这个月他真的喝上西北风了。
但郑先生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第二个月他仍然不辞辛劳,到第10天,终于又有两个客户向他买了版面,月底前,他又签下了一个单子,这个月有不小的进步,关键是,他慢慢找到了说服这些难缠客户的方法,他感到很欣慰。
不过同事们依然觉得郑先生得不偿失,按照实际所得,他现在佣金加起来,收入还是没有其他同事高,付出的劳动就更别提了。而且看起来离他的目标完成还相距甚远。
第三个月里,情况发生了变化。很多客户听说别的几家已经做了广告,而且效果还不错,再加上郑先生的诚意和耐心打动了他们,就不再那么坚持和刁难了,纷纷和他签订了合同。到月底,他已经和19家客户都签订了广告代理协议。这个月他的收入所得,已经超过了任何一位同事。大家开始羡慕他,上司说了,这些客户都算是郑先生的独家客户,谁也不能染指。事实上也抢不去,他们只相信郑先生。
但是,还有一个客户始终不肯和郑先生签。同事们觉得,这样的客户没必要再去花心思了。与其跟他耗着,不如去多开发几个新的客户。
令大家意外的是,第三个月郑先生没有去拜访新客户。每天早晨,那拒绝买他的广告的客户店门一开,他就进去请这个商人作广告,而每天早晨,这位商人都回答说:“不!”每一次,当这位商人说“不”时,郑先生就假装没听到,然后继续前去拜访。到那个月的最后一天,对他已经连着说了30天“不”的商人说:“你已经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请求我买你的广告,我相信如果你去找别人,可能早就得到更多的收益了。请告诉我,你为何要坚持这样做?”
郑先生说:“我并没浪费时间,我等于在上学,而你就是我的老师,我一直在训练自己在逆境中的坚持精神。”那位商人点点头,说:“我也要向你承认,我也等于在上学,而你就是我的老师。你已经教会了我坚持到底这一课,对我来说,这比金钱更有价值,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买你的一个广告版面,当作我付给你的学费。”
后来,郑先生超越了他的同事们,事业越做越好。他认为,关键就在于他比他们多上了这几个月的学。
【指点江湖】
职场其实也是一个课堂,而且还是带薪上课。有些人关注的是“带薪”,有些人关注的是“上课”。这一课,我们学习的是——坚持。
有人说,坚持还要学么?是的,坚持需要学,而且很难学。因为它不但要求你在生理上能够承受得住痛苦,还要求你在心理上能够承受住持续不断的压力,这个尤其重要。
这种心理上的压力,有外人给予的,比如对你的嘲笑、挖苦;也有你自己产生的,比如对前路的惶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