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哈佛日记-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讲话的方式和语音、想到一切可能的细节……
  为什么这篇日记的题目是《人生的河》呢?这个得从美国的选举日说起。
  11月7日是美国的选举日。今年的中期选举竞争特别激烈,民主党试图夺回失去了12年的参众两院控制权,所以攻势猛烈。美国各大电视台纷纷全天现场直播,我的导师早早地给我们几个发了一封信,让我们去他家里看直播。导师本人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支持民主党,特别关心这次选举。我们几个同学开着车去他家里看直播看到晚上11点,实在等不到最终结果全部公布了,于是回家休息。不过也算是经历了一次美国的中期国会选举的热闹。选举中,电视台的镜头纷纷转向各路政治明星,我看到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身影。重新记起戈尔要归功于他主演的一部纪录片“An Inconvenient Truth”(《不合时宜的真相》),这部纪录片上个星期日在哈佛科学中心礼堂放映,千余名学生去看了,看完之后全场鼓掌。
  自从当年和布什竞选总统失败以后,戈尔就投身环保宣传。因为布什拒绝签订《京都议定书》,戈尔就全球演讲,宣传全球温室效应的严重性。这部纪录片就将戈尔的演讲片段和他的一些人生回忆用蒙太奇的手法串联起来。有他小时候的照片、有他孩子出车祸时的录像、有他听到竞选失败那一瞬间转过身去拥抱他妻子的片段,非常感人。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竞选失败对他的沉重打击,随后的戈尔明显比之前臃肿和憔悴了不少。这部纪录片用最直观的方式讲到了全球温室效应的严重性,虽然也有人评论说这是党派竞争的一种方式,但是不得不承认,温室效应的确已经引发了很多气候连锁效应。不管争论如何,戈尔继续着他的演讲,影片开始和结束都出现了他家乡的一条安静的小河:一个小孩子到一个政治家,又到一个环保主义演讲家,一个沧桑的男人在遭受人生双重打击之后继续坚强,落幕也英雄。人生的一切可能就像这一条河,坚强而执著地延伸……
  

哈佛的管理模型、财务制度及奖学金制度(1)
刚刚结束最后一天的活动,大家在Harvard Faculty Club(哈佛教工俱乐部)这所非常有名的学校官方餐厅里举行了晚宴,为期一周的校长论坛结束了。晚宴中遇到专程从纽约赶来的中国总领馆的参赞先生,聊天时居然发现我们都来自一个城市,彼此老家相距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于是感叹世界真的是很小。这次活动我有幸担任了六场专题讲座和两场校方官方欢迎晚宴的交传翻译,尤其是星期一和星期五每天连续翻译8个小时,强度很大,但是收获也很大。校方比较重视这次活动,特地邀请了几位资深院长和“校长寻访委员会”首席教育顾问做了这些讲座,这些教授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这次出山,讲的东西非常宝贵。我把其中可以公开的一些资料总结整理了一下,希望给国内的高等教育管理者提供一些借鉴。哈佛大学目前有两个校董会,一个是拥有实权的7人校董会(Harvard
  Cooperation),校长是校董会的成员之一,也是主席。校董会定期召开会议,如果校长辞职,则由其他资深人员代为主持。由于萨默斯校长不慎得罪了文理学院这个最大学院的教授们,几个月前刚刚被迫辞职,所以哈佛正在全美寻访校长。“寻访委员会”目前正在圈定候选人。这个校董会拥有学校的最高权力,包括财务、校长任命权。这个7人校董会是内选产生的,也就是说7个人中如果有一个人离开,则由另外6个人一起决定新的人选。这7个人里面,除校长和总财务长 (Treasurer)外,其他5个人均来自校外。除了7人校董之外,哈佛还有一个“Overseeing mittee(监督委员会)”,由32个成员组成。这32个成员由全体哈佛校友投票产生,每年开14次会。他们会组成“Visiting mittee(巡视委员会)”,负责巡视每个院的工作。院长及系主任向其汇报工作,但是这个委员会只拥有建议权,并没有实权。校董会以下就是校长和学术副校长(Provost),校长由校董会任命,只对校董会负责,也是资深成员(Senior Member)。学术副校长是15年前刚刚设立的新职,主要负责将各个独立的学院整合在一起。这个职位目前没有实权,因为各个系主任直接对校长负责。但是目前有一种趋势就是赋予学术副校长终身教授授予权。这样学术副校长就会有更大的话语权。校长以下是哈佛11个学院的院长。学院彼此独立,拥有财务及任命权。院长最主要的工作是向校友或社会募集资金。但是哈佛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鼓励跨院募集。也就是说,文理学院不能向商学院的校友去募集资金,当然这样的规定有时候也会有一些通融。在哈佛,学院教授也有一定的权力。萨默斯校长就是迫于文理学院两派教授的压力而被迫辞职。但是一般情况下,教授不会干预行政,只有到了他们觉得自己的意见没有得到尊重的时候,他们才会联合起来。(按照一位哈佛教育学院教授的说法,萨默斯校长的改革过于激进,所以树敌过多。文理学院的两派教授分歧一直很大,但是没想到在萨默斯校长的问题上,两派教授史无前例地团结了起来。)哈佛的财务模型是此次中国校长比较关心的问题。哈佛的校董掌管庞大的哈佛校产。有这样一个说法,哈佛和麻省理工是剑桥市最大的地产拥有者。两个学校拥有全市近一半的地产。哈佛的校友基金也是全美最大的,2006年达到280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15亿美元。2004年这个数目是220亿,是排名第二的耶鲁(120亿)的近两倍。随后是德州大学系统,普林斯顿和斯坦福分别是近100亿。这些哈佛基金,分为不受限基金(捐赠人没有指明款项的用途)和受限基金(捐赠人已经指明了款项的用途)。学校每年控制大概4%的使用率,并且从华尔街聘请两位专业投资人管理。他们成功地用了十几年时间,运用各种投资手段将资金翻了一番。当然这两位投资人的年薪据说也达到了千万美元。同时,学校的教授也可以接受研究资金。如果是来自政府的研究基金,要向学校上缴60%;如果来自私人捐赠,上缴15%,作为学校的公有发展基金。
  

哈佛的管理模型、财务制度及奖学金制度(2)
每个学院的院长负责筹钱,所有学院财务完全独立。如果要使用学校的公有财产,则向学院缴纳一定的费用,校长负责筹集全校的发展资金。关于奖学金制度。在普林斯顿大学宣布用助学金取代学生贷款之后,2001年2月21日,哈佛宣布增加8;300万美元的学生奖助学金,每个学生的资助数额增加2;000美元/年。目前的规定是年收入低于60;000美元的家庭的本科生,免除一切费用。目前哈佛基本已经实现所有有困难的本科生和全部博士生的学杂费用全免,并且教育学院等几所致力于公共事务的学院,正在努力实现全体学生免费。除了免去的费用以外,学生还可以通过“work…study(勤工俭学)”等形式获取学校的助学金。所以各种各样的兼职在校内非常普遍。我身边几乎所有的朋友都有不同形式的兼职,甚至包括为盲人学生做笔记、做图书管理员等等。这样挣到的钱基本已经足够解决生活费用了。
  美国学生还可以申请佩尔助学金和斯泰福贷款,这些资料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到,我就不一一罗列了。会议结束的时候,一位前院长说了这样一句话:
  “美国的高等教育成功辅助了美国经济从农业经济的转型,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将发挥类似的作用。所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对中国的未来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临行的时候,大家非常留恋这几天的生活。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收到了一位校长的邮件。大家这些天在一起非常愉快,他走的时候说把这次与会的校长联系方式给我一份,没想到这么快就发过来了。
  这个星期总是骑着自行车飞奔在会场和课堂之间,工作人员一定觉得非常有意思:每天总是有一个中国学生,穿得西装革履,骑着自行车,背着书包,飞快地从一个地方冲到另外一个地方。虽然忙碌,但是每天非常兴奋,因为这个领域我非常陌生但是很感兴趣。每天都是这么牛的教授,我还不能走神地听,所以觉得收获是非常大的。当然作为回报,学校也会付给我一笔很不错的酬劳,足够我去好好地旅游一次了。终于忙完了这一阵,感恩节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