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苯哟丛觳档摹5绻庑┤说玫降氖杖胗胨堑母冻霾黄ヅ洌蔷突岣芯酢安恢怠保峁褪窍」ぁ7袢嗽辈蝗险娼哟突В贾驴突Пг梗踔亮魇Э突В簧嗽辈蝗险嫔贾麓纹泛芏啵缓细衿仿蚀蠓岣撸鹊取U庑┒蓟岬贾缕笠稻赫Φ南陆怠D切┱嬲龃笞銮康钠笠刀际钦嬲耙匀宋尽钡钠笠担且浴霸惫ぁ蔽镜钠笠担泄淖谇旌蟆⒍髦榈戎笠导乙残欧钫庋脑颉�
其次,在企业中,经理级别的基层管理人员,往往与基层员工工资水平差距并不大,而总监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其薪资水平则与基层员工差距极大,这些人的工资是与经理人看齐的。但总监级别的高层管理人员的付出远没有这么多,这些人不用像基层人员那样直接参与劳动,也不用像职业经理人那样考虑业绩与战略问题,这些人的工资是高于其劳动成果的,因此这一层级的人往往为保住自己的职位和工资不敢做任何尝试。
第三,顶层管理人员,即职业经理人、总经理级别的人,这些人的特点是过度冒险,但往往效果不佳。因为这些人如果是内部提拔的还比较好,而如果是外部空降的,这些人一般都有极大的业绩压力,其快速提升公司业绩的唯一办法就是做出改变,而很多改变其实类似于赌博,因此这些人往往最具冒险精神,但这些冒险却往往毁掉了企业。
其实在世界范围内,高管高薪的问题,也早就被注意到了,美国企业高管的收入水平平均为普通员工的344倍。在克林顿执政时期也出台过限薪的法案,但精明的金融界高层总能钻到政策的漏洞,最终导致了经理人持股的频繁出现。因为薪资虽然被限制住了,但是向经理人赠送股权则没有限制,这导致了经理人持股的大量出现。而金融危机之后,德国、英国等国家也出台了限制高管薪资的方案,但大多是针对那些接受政府救助的企业,成效并不大。
那是不是就对高管薪资没有办法了呢?其实,根本上不是要限定最高工资,而是要制订最低工资法。因为企业利润用于工资的总量是固定的,只要提高基层员工的工资,那高管的工资就自然会降下来了。
而在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反对制订最低工资法的声音,比如有学者认为,这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这种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国民工资水平总体上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具体说是由整个社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决定的,任何一个国家对最低工资的限制都是比平均工资低很多的,根本就不可能高于由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最低工资的出台其作用只能是缩小贫富差距,而非提高整体水平,只要对最低工资限制不超过社会平均工资,那对整个社会的整体工资水平就不会有任何影响。
美国即使没有最低工资,其最低工资也不可能跟中国一样;中国即使没有最低工资,中国人的工资水平也不可能跟越南、柬埔寨一样。最低工资限制对一个国家的工资总水平是没有影响的。我们即使取消了最低工资限制,也保护不了多少企业家。
而由于企业利润用于工资的比重是一定的,国家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企业自然就会将用于高管工资的一部分拿出来用于基层员工工资,这是目前可行的唯一办法。当然,最低工资也不是随意制订的,而是按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制订,比如社会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最低工资可以制订为3500元,这样就可以避免薪资差距的拉大。
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的总体用工成本取决于平均工资,而不是最低工资。当然最低工资可能会对极少的一部分企业有影响,但是这些企业本身就是被淘汰的对象。中国工资水平基本上是五年就会翻一番,这个大趋势,谁也阻挡不了。
有人担心,限制最低工资会导致失业现象。这更是危言耸听,因为这只会对一小部分以最低工资吸纳就业人员的企业有影响,这部分企业的用工数量本身就非常有限,不会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率靠的是经济的发展,而非工资限制。降低失业率还必须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上入手,也就是不断地将中国经济的总量做大。在西方国家每年只有经济增长预测,而没有经济增长目标,所以他们很难解决就业问题。而中国正好相反,中国政府从来不预测经济增长率,而只是制订经济目标,然后想办法完成经济增长目标。根据失业率匡算出一个能够解决失业问题的经济增长目标,然后全社会围绕这个目标奋斗,失业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第4页 :第二章 住…房
第二章
住…房
经济危机往往是由于供给过剩造成的,
而社会危机往往是因为供给不足造成的。
是货币推高了房价,还是房价推高了货币?
地产商任志强经常宣扬的一个结论就是“房价翻了5倍,中国的M2(广义货币)也翻了5倍”,相当于房子没有涨价,其实任志强说的完全是错误的。真实情况并非是货币增长和通胀推高了房价,而是房价推高了通胀和货币增长。任志强是倒果为因。
我们先要知道两个概念,一个是广义货币,一个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才是印刷出来的货币,而广义货币只是一个记账数字,与钞票的印刷关系不大。任志强所引用的M2数据,这个数据也是我们的媒体所广泛引用的,其实是广义货币数据,与钞票的多少没有关系。∨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银行放贷后,企业借到的钱并不马上使用,也不放在保险柜里,而是马上又存到了银行。这样银行就增加了一笔存款,也就是派生存款,于是银行放出贷款一次,存款也增加一次,贷款在记账上,不仅不会造成存款的减少,反而会造成存款的增加,中国央行公布的存款余额大部分都是这样通过贷款派生出来的。这就是广义货币增长的主要来源,也就是货币的循环利用。
其实这种循环可以无限进行下去,广义货币与基础货币的比例,称为货币乘数,从理论上银行有永远用不完的钱,货币乘数可以无限大,事实上也这样。但货币乘数无限大,金融风险也就无限大,如果最原始的存款被抽回,所有的循环链条就崩溃了。因此现在各国都设有存款准备金,不允许将所有的钱都贷出去,必须保留一部分,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决定货币乘数的大小。
次贷危机后,虽然美国、欧洲等国家较着劲开动印钞机,但为什么世界流动性反而突然消失了?关键在于房地产价格涨跌对信用存在着扩张收缩效应。伴随着美国房价的下跌,美国的货币乘数也急剧下降了,原先美国的货币乘数一直维持在9左右,而到2008年11月份时已下降至5左右。
中国与美国的情况相反,美国是房价下跌导致了货币乘数下降,而中国则是房价上涨导致了货币乘数的上升。企业贷款是常规,中国的新增贷款主要是住房贷款。
第5页 :
也就是地产商推动广义货币M2增长,买房也是创造广义货币M2的一个重要过程。例如,在一线城市买一套房,贷款二百万,就是创造了两百万的广义货币M2,二线城市每个买房家庭大概创造五十万的M2,三线城市大概创造二三十万的M2。大家可以想想,每个家庭都以几十万的数量级来创造广义货币,那广义货币能不增加吗?
广义货币的多少主要是货币乘数决定,基础货币产生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中国广义货币的暴增,这里面不全是地产商的原因,住房市场化本身就是个货币化的过程,只要是市场化供应就很难买得起。因为大家都是在城市买房,城市的地都比较贵,因此买房所付出的资本远高于建筑材料的成本。其实东京、瑞士、纽约、伦敦的房价也高的不行,关键是市场化,而不是政府的原因。┄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任志强强调M2与房价的关系,这是颠倒的,其实是房价推高了广义货币。
另外通胀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