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朝鲜战争备忘录-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员兼副政委,同时担任副书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中美云山大碰撞(4)
和金日成一起吃完中饭后,彭德怀已经对变化的情况胸有成竹,而落后的电台车也已经赶到。彭德怀终于露出了笑容:”安全就好,赶快发报!“元山登陆的闹剧上演之后,南朝鲜第1军得到物资补给继续前进,夺取了兴南和咸兴,占领了北朝鲜工业区。不过,麦克阿瑟还感到北进速度太慢,便施展了一次惊人之举,命令最近刚从美国赶到的第187空降团在平壤以北50公里的石川和顺川实施空降。此举的目的是包围从平壤向北撤退的北朝鲜士兵和政府官员。
  麦克阿瑟的表演欲望不可抑止地再度发作,在空投伞兵那天,他的专机”盟军最高司令号“和伞兵一起飞行,他兴奋地大喊大叫:”兔崽子们,快往下跳,不然我要踢你们的屁股。“占领平壤飞机场之后,麦克阿瑟的专机在机场着陆。在检阅空降兵时,他吹嘘道:”我们神圣地完成了对北朝鲜人的合围。北朝鲜军一半幸存的士兵被包围了。“事实上,伞兵在准备总司令检阅时耽误了时间,北朝鲜人已经撤到安全地区。随军记者报道了这次可笑的空降行动,气得麦克阿瑟大骂记者:”狗东西把眼睛长在后脑勺上了。“10月24日,第8集团军渡过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清川江。南朝鲜6师一路狂奔,直达距鸭绿江不远的一个村庄。同一天,麦克阿瑟命令沃克和阿尔蒙德全速向北推进。先前对沃克限定在北朝鲜使用美国军队的限制现在被撤销,授权阿尔蒙德为了夺取整个朝鲜,可”使用任何和全部地面部队“。这项命令决定性地扩大了美国的作用。几个小时后,激动异常的南朝鲜6师7团抵达鸭绿江边,他们猖狂之极地向对岸的中国领土放枪、放炮,以庆祝所谓的”胜利“,他们是这次战争中北进最远的”联合国军“部队。
  消息传回东京和汉城,当地的广播电台都在向全世界大肆吹嘘:”韩国军队已进抵鸭绿江中国国境,并且美国的榴弹炮弹已落在江彼岸的中国……“这条消息让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将军们有些坐立不安,他们小心翼翼地要求,对这次未交华盛顿批准的重大行动作出解释,麦克阿瑟理直气壮地答复说,他是迫于军事需要作出这一决定的,因为南朝鲜军队夺取鸭绿江边界的军事行动,有兵力不足之虞,缺乏指挥有方的领导。他还把马歇尔将军拿出来当挡箭牌,声称马歇尔最近曾告诉他战术上不要受什么限制,如果再要磨磨蹭蹭,就有可能招致灾难性后果。
  国务卿艾奇逊大发雷霆,麦克阿瑟到底知不知道谁是武装部队总司令?只有美国总统的命令才是最高军令。尽管艾奇逊提出了抗议,参谋长联席会议仍屈从于麦克阿瑟,美军继续迅猛地冲向鸭绿江。现在,麦克阿瑟拥有战场上的全面控制权。他手下的两员大将水火不容,竞相争功。沃克只关心他自己的部队迅速前进,导致他的部队和第10军之间有一条大空隙。朝鲜人民军仍在钻过这条空隙向北撤退。阿尔蒙德的主力部队海军陆战队还没有在东海岸登陆。对于这一切,麦克阿瑟置若罔闻,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鸭绿江。
  抗美援朝的第一枪志愿军在紧张地进入朝鲜。由于朝鲜北部山高路窄,加上美军飞机袭扰,志愿军前进速度较慢,志愿军除第40军先头两个师和第42军一部进到北镇以东、云山以北即将接近敌人外,其他各军距敌尚有20~50公里。 。 想看书来

中美云山大碰撞(5)
彭德怀在大榆洞向中央发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电报,汇报了与金日成见面的情况,提出目前应迅速以一个师至熙川以南之妙香山,杏川洞、五岭线,先构筑工事。另以一个师迅速进至长津及其以南,扼守构筑纵深工事,保障侧翼安全和江界后方交通。如能确实控制熙川长津两要点,主力即可自由调动,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击东西或西面之一路。
  无独有偶,在志愿军开进过程中,毛泽东于10月23日也给彭德怀发了一份电报,大意是,要充分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然性,全歼两至三个甚至四个南朝鲜师。如果我军能利用夜间行军作战,做到很熟练的程度,敌人虽有大炮飞机,仍不能给我军太大的杀伤和妨碍,则我军可以继续进行野战及打许多孤立据点。
  毛泽东的这封电报,以有预见性的远见卓识,为志愿军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战略和战役指导方针,对于志愿军争取第一次战役及尔后作战的胜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彭总的控制妙香山的想法与毛主席的电报指示精神则是完全一致。将帅虽远隔千里,心意却相通如同一人。这与整天相互咬个不停的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
  电报发走后,彭德怀心情才算稍稍安稳下来。可是各军、师现在都在什么位置?至今仍无联系,如果按照在安东的部署部队继续开进,部队不但不能完成任务,反而还会吃亏。他意识到,13兵团的领导不能与他分散居住,为便于一起研究情况,当务之急是让邓、洪、韩三位兵团领导立即来大榆洞。毛泽东也曾电令13兵团领导与彭总汇合一起,便于指挥作战。
  天亮之后,正当东南温井方向传来隆隆的炮声之时,志愿军40军118师终于从北面杀到。年轻的40军118师师长邓岳年仅32岁,他不知道自己能在这里遇见彭总,更不知道他的部队将会成为整个志愿军的前锋,并获得打赢抗美援朝第一仗的殊荣。
  得知彭总在此,邓岳赶紧前去报告并汇报部队情况。
  ”好!“彭德怀高兴得在邓岳的肩上一拍,”总算把你们盼来了!“邓岳报告说该师先头部队已到达大榆洞,与军部无法联系,请彭总指示下一步行动。
  彭德怀严肃地说:”现在人民军正在撤退,敌人在跟踪追击。情况很危急。你师赶快到温井占领有利地形,埋伏起来,形成一个口袋,大胆把敌人放进来,然后猛打,狠狠打击一下敌人的气焰,掩护我军主力集结。你们师是打头阵的,出国第一仗,一定要打漂亮!“邓岳说:”请彭总放心,一定打好!“邓岳最后建议留下一个团担任彭总的警卫任务,以防万一。
  彭德怀说:”不,前线作战需要部队,我这里安全得很。“在邓岳坚持下,彭德怀最后同意留一个连。
  于是,彭德怀深入朝鲜之后,身边才第一次有了志愿军部队。此时南朝鲜第6师主力已经占领熙川,正向温井冒进,其中一个团已经到达大榆洞的后方,可以说,彭德怀的指挥部与南朝鲜军是擦肩而过!
  当晚,第13兵团领导到达大洞附近,与彭德怀会合了。邓华见彭德怀就说:”彭总呀,我们两天没接到你的电报,电台也联系不上,可把我们给急坏了,真是担心呀!“彭德怀笑了,轻描淡写地说:”出了点小故障。“10月25日,彭德怀在大榆洞志愿军指挥总部,当即宣布志愿军司令部正式成立,并主持了出国后的第一次作战会议。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美云山大碰撞(6)
作战处副处长成普摊开敌我态势图,向彭总报告综合情况。敌军各自分兵,多路向北冒进,具体部署是:打头阵的南朝鲜军第6师,先头部队已占古场洞,直向楚山开进:南朝鲜第8师已到宁远,拟经熙川向江界逼近;第1师抵达宁边,指向昌城;英27旅已过安州,拟向新义州进攻;美骑1师、步2、24、5师在平壤集结;美陆战l师及步7师在元山登陆。
  彭德怀边听、边注视着敌我态势图。此时,秘书杨凤安送来毛泽东电报。内容是:
  ”南朝鲜第6师向楚山(鸭绿江边)进攻,南朝鲜第8师两个团今天可能至熙川,南朝鲜第1师已到宁边,正向泰川龟城进攻。美英部队已过新安州。敌人至今还不知道我情况。注意运动中歼敌。“彭德怀一拍脑袋:”好个运动中歼敌!“他将电报送邓、韩、洪副司令员传阅,自己来回踱着步子,若有所思地说:”当前必须立即改变原来设想的作战方针,把阵地防御战改为在运动中寻机歼敌的方针。各军、师适时捕捉战机,分途歼灭冒进之敌一个团或两个团,求得战斗歼灭敌一两个师,停止敌乱窜、稳定人心。“邓华等人都表示同意。
  这一方针报告了毛泽东后,毛泽东当即复电,赞同在运动中分别歼敌的方针。
  作战方针确定后,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第13兵团领导机关与”志司“合并,组成志愿军领导机关。彭德怀提议,邓华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洪学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