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交往起来非常方便。
有异国风俗的感染,
有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思想的影响,
有点燃了的爱情之火,
潜留他们在心中的那点仇恨,很快就被燃烧起来的爱情烈焰,烧得荡然无影。
他们
花前月下、
湖畔海边,
相依相拥,
爱得你死我活。
最后,
他们瞒着家人,在琴玛老管家福奴的默许下,终于走到了一起,同居了。
老光棍福奴照顾琴玛多年,
已经把琴玛看成他亲身女儿,
琴玛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
他为他们的结合祈祷,
祝他们美满幸福。
一年后,
他们有了儿子,取名和平。
瑟玛和亚瑟
从小就看到,
两部落间的长期战乱,
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给家乡造成的灾难
人们期望和平
反对战争。
他们立志:
今生今世
一定要化解两个部落之间的仇恨,
早日结束打冤家的历史,
还给人民和平,自由,民主的生活。
还差半年亚瑟就毕业了,
但他和瑟玛都先后收到家里的来信,
说到两部落间又暴发了战争,
仗打得很激烈,双方伤亡惨重,尸首都快把界河截断了。
亚瑟的父亲在战斗中腿受了伤,
希望儿子马上回去,替他指挥打仗,报仇雪恨。
家乡的来信让琴玛和亚瑟心急如焚,
他们决定提前回家,
共同去阻止这场战争。
他们匆匆地将儿子寄放在外国朋友家中,带着福奴赶回老家。
家乡的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去送死,尸骨成堆,血流成河。
他们心如刀割,
向民众大声呼吁,
长跪到各自父亲面前,
哀求放下武器,双方议和。
琴玛的父亲福丹,
没有想到心爱的女儿留学归来,不但不支持自己的行动,反而聚众闹事,扰乱军心,公开反对跟仇敌的战斗,,
猛然大怒,命令手下将她看管起来;
亚瑟父亲更是大骂儿子,
大逆不道。
一脚将他踢倒,
拖着受伤的腿,挣扎着要去界河边,与福丹部落作最后的决战,拚个你死我活。
看到这种情况,
亚瑟决心
用生命来阻止这场战争。
他追到界河边,
两岸枪声一遍
见界河心有一巨石,位于双方阵地之间,
他奋力爬了上去,立在巨石上,脱下衣服,挥动着、
大声呐喊:
“双方不要打了,坐下来谈判”。
“双方不要打了,坐下来谈判” 。
突然,
一排罪恶的子弹从福丹部落的队伍里射出,
穿透了他的胸膛,
亚瑟的身体僵持了一下,昂然倒到了河里,河水马上被殷红的血水染红;
琴玛在对岸目睹了一切,挣脱了束缚,哭喊着亚瑟的名字,跑到河边,见巨浪卷走了亚瑟的尸体,纵身跳进了河里。
大家被发生眼前的悲壮场面惊呆了,枪声一下子停了下来,随后便是一遍惊天动地的哭喊声!
电闪雷鸣,
暴雨倾盆而至。
真是泣天地、惊鬼神,
动地感天!
事后,
双方都没有打捞到琴玛和亚瑟的尸体,
大家的心灵却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双方父母悲痛不已,
开始反思自己所犯的过错。
老管家福奴哭着,
讲述了琴玛和亚瑟恋爱结合的经过。
告诉他们儿子和平寄养在国外的消息,
大家更是大哭一场,
福丹酋长派人将这一消息告诉了亚瑟父亲,
两个部落都为瑟玛和亚瑟的爱情故事所感动,
决心不再违背他俩的遗愿,
停止争斗,
结束打冤家的历史。
在界河心,亚瑟牺牲的巨石上,
双方合力修筑了座的纪念碑,
碑上记录了琴玛和亚瑟的故事,
要让他俩的精神永远鼓励和鞭策两岸人民,
要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两位酋长死后。
琴玛和亚瑟的儿子和平已长大成人,
从国外学成回来了,
两边民众欢欣鼓舞
一致同意,
两部落重新合为一个国家,
推选了和平为新国王,
人民终于过上了,民主、自由、平等的新生活。
《打冤家》这首长诗,
以磅礴的气势,可歌可泣的感人的画面
赞美了伟大的爱情,
歌颂了人们追求和平、民主、自由的英雄本色。
故事美丽动人,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文笔优美流畅。
读后让人绕梁三日,感慨唏嘘不止!
从九寨沟回来,汽车又在海子边停下来,
我凝望着深深的湖水,
大哥蒙受的冤屈,如这清澈的湖水,万丈深沉呵!
他和父亲不正是两个政治集团,为自己的主义,打冤家而成的冤死鬼吗?
敢问高山流水,你们能作证吗?!
(未完待续)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去丹金
时空错位(三)
去丹金
1963年我高中毕业,因家庭出身,没有被大学录取,去城关镇民政股找工作,也因家里出了一个历史反革命和一个右派分子,被拒之门外。
看到班上很多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去教育局拿表,当代课教师,想去试试,一问姓名,就被拒绝了。
我已是满19岁的青年,没书读,又找不到工作,总不能在家吃闲饭,等死呵。
63年冬,家里接伯父从丹金县的来信说,他摔着了。
母亲让我去丹金看望我伯父。
当时丹金还没有通汽车,从江口县去丹金虽要坐汽车翻越两座高山,先到马尔康,从马尔康乘车去丹金县两路口,两路口到丹金县还需要走两天山路。
家里决定,找人找车,先让我坐车到两路口,再自己走路去丹金。
我从读县二小开始,到文庙中学高中毕业,还没有出过远门,连成都市都没有去过。
这次让我一个人走这么远的地方去,还要走二三天的山路,去闯荡冒险, 让人兴奋得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当时,同院住的唐清平,因经常给森工局抬木头,哥哥又在马尔康森工局招待所里当伙事员,认识进山拉木头的师傅,答应帮忙找不要钱的货车。
唐清平说:
“朝宏先随车坐到马尔康,到马尔康后,住在我哥哥家,再由我哥哥找去丹金两路口的顺路车,到两路口后自己走路去丹金。”
为了保险,大姐夫付永明也写信给他好朋友肖忠良的弟弟肖忠贤,叫肖忠贤在马尔康也帮忙找车去两路口。
因肖忠贤是马尔康森工局某分局的书记,想来他更容易找到车。
姐夫还写了一封亲笔信,叫我带到马尔康后交给肖忠贤,并嘱咐我吃住都可以在他家里。
找车的日子,每天都在焦虑中熬过。
半个月过去了,还没有消息,真让人失望和沮丧。
一天下午终于等到了消息,
第二凌晨,有两辆车要去马尔康拉木材,驾驶室坐满了,只能坐货箱内。
傍晚,唐清平将我带到文庙街,一位姓张的师傅家,叫我们相互认识一下。
张师傅有30多岁,面善。
张师傅叫我第二天早上5点半来上他的车,6点钟准时出发。
我要带的东西,早在半月前就准备好了,
除我自己的换洗衣服外,给伯父带了10多斤糯米,
另外就是10多元钱和8斤全国粮票。
当时在饭馆里吃饭,除了给钱外,还得给粮票,吃多少两米饭,就给多少两粮票。
因真的要动身了,我一晚上都睡不着,
4点过钟起了床,母亲早起来了,
她在给我热饭,我匆匆吃了点饭,拿起背包就要走,母亲说:
“你在慌啥?唐清平还在吃饭。路上要小心点,有事情马上写信回来!”
我说:
“知道了,我去唐伯伯家里等”。
我去唐清平家,唐伯伯还在吃饭,他说:
“货车上很冷,要多穿衣服,货车上有他们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