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妙趣横生博弈论-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动来推断RE所采用的规则。但是,这里陈述的规则太复杂了,BB根本无法弄清楚。所以,这不是一个阻吓BB欺骗的好方法。而像以牙还牙这样的策略就表达得相当清楚:如果BB欺骗,它就会看到RE在下次降低价格。
  确定性参与者应该确信,背叛将受到惩罚,合作则会得到回报。在像世界贸易组织(WTO)贸易自由化这样的国际协议中,这是一个主要问题。当一个国家投诉另一个国家违背了贸易协定时,WTO就会发起一个行政诉讼程序,而一拖就是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案件真相几乎对判决没有任何影响,判决通常更多地取决于国际政治规定及外交政策。这种强制执行的判决程序显然不可能发挥什么作用。

解决困境的初步思想(8)
规格这样的惩罚应该有多严厉?似乎没有限制。如果惩罚严厉到足以阻吓欺骗,惩罚就无须实际执行了。因此,要阻吓欺骗,最好把惩罚设定在尽可能严厉的水平。比如,WTO可以这样规定,任何国家要是违背了其将保护性关税维持在协定低水平之内的承诺,都会遭到核武器袭击。当然,大家会被这个规定吓得退缩不前,不敢欺骗;但大家至少部分会认为某个失误也可能导致核攻击的发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失误可能发生时,正如实际中常会发生的那样,惩罚的规格应该保持能够成功阻吓欺骗的尽可能低的水平。在极端情况下,原谅偶然的背叛甚至可能是最优的策略,例如,一家明显为生存而竞争的公司的对手可能会允许它降一点价,而不会进行报复。
  重复性现在来考察一下RE和BB之间的定价博弈。假设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它们彼此相处愉快,一直都把价格维持在其联合利益的最佳点,80美元。有一年,RE的经理考虑降价至70美元的可行性。他们估计,70美元的价格将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利润110 000美元-72 000美元=38 000美元。但是这可能导致彼此信任关系的瓦解。RE应该预计到,以后几年内BB也将选择70美元的价格,每家公司将每年只获利70 000美元。而如果RE遵守了最初的协议,每家公司本可以获得 72 000美元的利润。因此,RE的降价行为将给它带来以后每年72 000美元-70 000美元=2 000美元的损失。为了38 000美元的一次性赢利值,BE值得以后每年损失2 000美元吗?
  决定现在与未来的报酬是否均衡的一个关键变量是利率。假设年利率为10%。那么,RE可以把它赚的额外的38 000美元存进银行,然后以后每年赚取3 800美元的利息。这远远超过了以后2 000美元的年损失。因此欺骗符合RE的利益。但如果年利率只有5%,那么,在以后每年,38 000美元只能给RE带来1 900美元的利息,它小于协议瓦解后的2 000美元的年损失;这样,RE就不会欺骗了。使二者均衡的利率应为2/38=00526,即每年526%。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利率较低时,未来相对更有价值。例如,如果年利率为100%,那么未来相对现在而言价值很低,一年后的1美元只值现在的50美分,因为你可以在一年内把50美分变成1美元,另外赚到50美元的利息。但是,如果年利率为零,那么一年后的1美元的价值与现在的1美元相等。
  如果大家读读财经报刊,就一定经常会看到如下表述:“利率与债券价格反向变动。”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债券是未来收入的保证,反映了未来的重要性。这是牢记利率作用的另一种方法。在我们所举的例子中,当实际利率稍高于5%时,对每家公司而言,把他们的最佳联合价格80美元降低10美元的动机非常小,重复博弈中的合谋可有可无。我们将在第4章中探讨,如果没有对未来的顾虑,且欺骗的诱惑无法抗拒,价格会降到多低。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是关系延续的可能性。如果这种衬衫仅仅是风靡一时的时尚商品,第二年可能根本卖不出去,那么,任何未来损失的可能性都不足以抵消今年欺骗的诱惑力。
  但是除了衬衫外,RE和BB还销售很多其他商品。在衬衫价格上欺骗,将来会不会招致对于对其他商品的报复?这种极大报复的可能性是否大到足以吓阻背叛?唉,对维持合作关系而言,多产品相互作用的方法是否有用没这么简单。多产品报复的可能性,伴随着立即从所有其他方面的同时欺骗中获益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指一个方面。如果所有的产品都有完全相同的赢利表,那么得益和损失都会增加相同的量,这个量与产品的数量相等,因而,不论最后的均衡赢利是正的还是负的,这种变化趋势都不会改变。因此,在多产品囚徒困境博弈中,成功的惩罚必须以更微妙的方式,这取决于产品之间的差异。

解决困境的初步思想(9)
第三个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是经济规模随着时间的预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两个方面——稳定的增长或衰退,以及波动。如果预期经济会增长,那么,现在想要背叛的公司就会认识到,由于合作关系破裂,它很可能在将来损失得更多,于是对欺骗更加犹豫。反之,如果经济正走下坡路,那么,企业知道将来没什么可拿来冒风险的,就会更倾向于欺骗。至于在经济波动期,公司更倾向于在暂时的繁荣到来时欺骗;欺骗能为它们带来更多的即时利润,但是根据平均的定义,在将来经济容量只达到平均水平时,由合作瓦解造成的利润下滑会打它们个措手不及。因此,我们预计在需求旺盛时期会爆发价格战。但情况并不总是如此。如果某时期的低需求是由普遍的经济萧条造成的,那么,顾客的实际收入就会降低,结果他们可能成为更精明的购物者,他们对某家公司或其他公司的忠诚度可能会降低,而且可能对价格差异反应更加灵敏。这种情况下,降价的公司就可以指望从其对手那里吸引来更多的顾客,从而从背叛中获得更大的即时利益。
  最后,参与者群体的构成十分重要。如果结构稳定而且预期会这样保持下去,就有助于维系合作。合作协议中无关的或没有参与史的参与者更可能违约。如果当前的这群参与者预计将来有新成员加入,从而动摇这种心照不宣的合作关系,这就会增加他们自己欺骗的动机,谋取一些额外的利益。
  康德定然律令解
  有时候人们认为,在囚徒困境中一些人之所以选择合作,是因为他们不仅在为自己做决定,而且也在为其他参与者做决定。实际上这种说法错误的,但某些人的行动好像确实是这样。
  某些人真正希望的是对方也合作,并且推测对方也和他一样正经历着同样的逻辑决策过程。所以,对方一定得出与他相同的逻辑结论。因此,如果这个参与者选择合作,他推测对方也将合作,而如果他选择背叛,他推测这会导致对方也背叛。这与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的定然律令非常相似:“只采取那些你有望看到它成为普遍法则的行动。”
  当然,事实远远不是如此。在此类博弈中,一个参与者采取的行动对另一个参与者没有任何影响。但人们仍然认为他们的行动或多或少会影响其他人的选择,即使他们的行动是隐藏的。
  由艾利达尔·夏弗(Eldar Shafir)和阿莫斯·特维斯基(Amos Tversky)对普林斯顿大学生进行的实验,揭示了这种思维的力量。在他们的实验中,他们把16名学生置于囚徒困境博弈中。但是与普通的困境博弈不同,在某些处理方法上,他们会告诉其中一方另一方做了什么。当学生们得知对方选择背叛他们时,只有3%的学生选择了合作作为回应。而当他们得知对方选择合作时,这会使选择合作的水平增加到16%。结果仍然是大多数学生更愿意采取自私的行动。但是,很多人愿意报答对方表现出来的合作行为,即使这会让他们自己付出代价。
  当学生们对对方的选择一无所知时,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合作的比率会在 3%~16%之间吗?不是;而是增加至37%。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毫无道理。既然你在得知对方背叛的情况下选择不合作,在得知对方合作的时候也选择不合作,那么,你为什么会在根本不知道对方的选择时选择合作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解决困境的初步思想(10)
夏弗和特维斯基把这种现象称为“准神奇式”思考。它是说,通过采取某种行动,你能够影响对方的行动。一旦人们被告知对方的选择,他们就会意识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