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裸泳者-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09年4月28日,有消息称,黄光裕在看守所自杀未遂。据称,因经济问题正接受调查的黄光裕因不堪压力,在北京的看守所内自杀,幸被警员及时发现才免于一死。
  和黄光裕一起接受调查的,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公安部原部长助理郑少东及中关村原事长许钟民等人,而他们,都是潮汕帮中的“翘楚”。
  

老实终久在,铜钱出苦坑(1)
潮汕人做事,重交情,讲义气,崇尚“爱拼才会赢”的奋斗精神。
  黄光裕是典型的潮汕人,少小穷苦,初中辍学,1985年,16岁就和年长他三岁的大哥黄俊钦从中国最南端跑到最北端的内蒙古闯荡世界。
  凄厉的北风吹拂着黄光裕高扬的头颅,黄光裕和他一两百年前“一条水布下南洋”的祖先一样,如果不能出人头地,或许一辈子都不会返乡。
  “铜钱出苦坑”,许多年以后,当已经成为内地首富的黄光裕回忆那段只身闯荡江湖的日子,表面轻松平常。
  《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问道:“还记得北京珠市口你那家不足100平米的小店吗?你后来还回去看过它吗?每次都有很多感触吧?”
  黄光裕说:“唉,过去的事,都化了。你突然问起来,我也想不出该说些什么。不可能一点感情都没有,好歹也花了好几年时间,在那里辛辛苦苦的。不过那个房子现在不在喽,路面拓宽了,要找得到马路中间找去了。我已经没什么激情去回顾往事了,那里又不是我的精神支柱。”
  记者又问:“你的事业现在做得这么大,你觉得自己已经实现理想了吗?你当年和哥哥一起亲手卖电器,那时的理想又是什么?”
  黄光裕说:“卖服装的日子是事业的一段过渡期,一闪而过。所谓目标和理想,也是时时在调整。当时的理想,就是力求做得更好,至于到底做成什么样,心里也没有明确的概念。退一步说,我已经实现了理想,进一步说,还差得很远。但我对自己还是满意的,因为我想就算出去打工,我也能养活自己。如果说我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我从来没有打过工,人生应该多些经历才好,我就没这经历。”
  17岁的某一天,黄光裕突然找来一张全国地图,一脸茫然地问大哥黄俊钦:“中国哪个城市的个头最大?”
  黄俊钦说:“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都够大的。”
  于是在某个午夜,发誓要闯出名堂的黄光裕在轰隆隆的火车声中,来到了中国最大的城市……北京。
  睁开惺忪的睡眼,面对一个陌生的城市,黄光裕像他日后获得超级男生的老乡陈楚生唱的歌《有没有人告诉你》一样:“当火车开入这座陌生的城市,那是从来就没有见过的霓虹。看不见雪的冬天不夜的城市,我听见有人欢呼有人在哭泣。有没有人曾告诉你我很在意,在意这座城市的距离。”
  脚刚踏上北京的土地,一个三轮车夫就跟这位未来的首富开了个玩笑。已经是夜晚时分了,急于找个地方歇息,黄光裕就随手叫了一辆三轮车,让蹬车的师傅带他找个近一点的旅店。
  这个三轮车夫倒是很卖力气,拉着他跑了将近一个多钟头的路,才在一家旅馆的门前停住。第二天黄光裕醒来,嘿,这不就在火车站的正对面嘛。原来呀,昨晚的那个三轮车夫为了多挣几毛钱,就拉着黄光裕兜了好大一个圈子。
  “工字不出头”,打工一向都不符合潮汕人的性格,再苦再累,只有创业潮汕人躁动的心才能得到宁静。在广州的街头,随处可见小小的“潮州砂锅粥”和“长业士多店”。
  黄光裕年纪虽小,人倒很机灵,经过一番寻觅和打探,他发现了一处刚好闲置的门面房……位于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的国美服装店,这是一个服装厂的门市部,一个上下加起来尚不足10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虽说地段稍微偏僻了点,人流也不太多,但是临街,做买卖还是可以的。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哥俩便把这个门面承租了下来。

老实终久在,铜钱出苦坑(2)
如今的国美电器风光无限,哪里知道,20多年前,100平方米的国美服装店孕育着一个全球家电连锁的梦想。
  服装生意没有太多东西倒腾,黄光裕潮汕人独有的开拓和学习精神在创业第一阶段显现了。不要看潮汕人没有什么事店铺里面总摆个茶炉,喝功夫茶耗上大半天的时间,很多商机和交情就是在喝茶中培养出来的。
  黄光裕突然发现,家用电器的生意很火,附近的店铺,只要有货就被人一抢而光。20世纪80年代,国门初开,刚刚从配给时代转轨,家电这种还不能自给自足的商品非常紧俏,而价格双轨制也给经营家电丰厚的利润空间。
  毫不夸张地说:谁有货源谁就有钱。无数的倒爷就是那个时候出来的,现在最着名的企业家王石,当时也是一倒爷。
  王石后来自己回忆,1983年5月7日,他坐着火车到了深圳。在走访了深圳的几家进出口公司后,王石发现深圳最畅销的进口产品竟然是台湾产的折叠伞和日本制造的味之素(味精),只要弄上几千打折叠伞或半吨味精的批文,就有需求方将钱打过来。这么做,转手赚几万、十几万块钱没有问题。但王石既没有选择做折叠伞,也没有跟风去申请味精批文。他想,现在申请批文、订货,等交货时,说不定市场已出现过剩,供过于求了。
  一天,王石乘小巴去蛇口。从深南路拐进蛇口的丁字路口,他望见路北一侧耸立着几个高大的白铁皮金属罐。在蛇口码头边也见到三座类似的金属罐。王石好奇地向周围的人打听,得知是饲料厂的玉米储藏仓。位于丁字路口的是泰国正大集团、美国大陆谷物公司与深圳养鸡公司合资的饲料生产企业……正大康地,依托蛇口码头的饲料厂是新加坡远东集团投资的面粉加工以及饲料厂……蛇口远东金钱面粉饲料企业。
  “玉米?广东不生产玉米啊,这些玉米哪来的?”
  “从香港。”
  “香港也不产玉米啊?”
  再问,得知这些玉米来自美国、泰国和中国东北。
  “为什么厂家不直接从东北采购?”王石带着疑问找到正大康地。接待他的是卢达民先生,个子高高的,戴副眼镜,说话不紧不慢,潮州口音:“公司也想从东北直接采购,以降低原料成本,只是解决不了运输。”
  “我解决运输工具,铁路、海运都没问题,组织来的玉米你们要吗?”
  “要!马上就可以签合同!厂里正在试运转,设计能力为30万吨/年,70%的成分就是玉米,平均每个月的需求量在万吨左右。”
  玉米生意就这样开始了。
  这一年,通过把玉米从大连倒腾到深圳卖给正大康地饲料公司,王石热火朝天地挣了300万元。
  黄光裕两兄弟敏锐地发现了这个极具扩张性的市场机遇,而且,马上就付诸行动了。他们把库存的服装一规整,立马改行经营家用电器了。
  货源紧俏,黄光裕以潮汕人独有的精明,唱起了“空城计”。他拜访了几位做家电批发的老乡,借了一些包装家用电器的空纸箱子。没几天,小店铺就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家电”。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瞧着店里花花绿绿摆得满满的纸箱,无不以为这家店铺货源充足、商品丰富呢,再说又是临近春节的购物高峰期,结果,国美电器商店一开张,就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光顾。
  但随即又面临一个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黄光裕无法大批量地进货。而进货越少,进货的价格就越高;高价进的货,如果再加上高利润的话,商品的价格自然就会一路攀升,居高不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老实终久在,铜钱出苦坑(3)
“货如轮转利就生”,面对困境,黄光裕宁肯少赚一点钱,也不愿意让商品在自己的手中造成积压。同一个品牌,同一个型号的商品,大商场里要加几百元的利润才肯上柜销售,但在国美的商店里,只要有50到100元的毛利就可以出手。
  “三岁定八十”,黄光裕创业之初,基因里就预示了未来的成功与失败。为了“国美”的顺利开张,黄光裕采取了那个时代可以理解的“空城计”,“营造良好的销售氛围”,但“歪点子”太多也会触及底线,日后黄光裕铩羽而归也因为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
  而新的商业模式正在诞生,日后国美电器被家电厂家称为“价格杀手”,一直坚持着“低价”的原则。直接从厂家批量进货,跳过经销商环节,为消费者节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