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裸泳者-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想看书来

克鲁格曼:中国应该再进步一些
要想知道中国离世界中心的距离还有多远,看一看世界对我们有多关注就知道了。有一段时期,我们以为自己位居世界的中心,所以叫中国;有一段时期,我们又妄自菲薄,否定自己的一切,要全盘西化。
  如今似乎到了一个中国人可以自信的时候,毕竟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国力逐渐强盛,更多的人开始倾听中国的声音。
  但事实让人有点懊丧,西方主流人士并没有把中国放在核心的位置。2009年5月10至13日,200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说:“中国的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加州那么大,想要带领世界复苏简直是白日做梦。”
  这位中国人心目中无比崇高的、曾经准确预言亚洲金融危机的保罗,对中国的陌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保罗说:我对中国的产业并不了解。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面对一个自认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被轻视其实是中国在世界舞台还没有自己想象中重要。对于这一点,奥巴马何尝不是一直给中国上课?美国和欧洲甚至日本才是他关注的重点。
  在中国期间,克鲁格曼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这确实和《迷失东京》里的感觉一样。我希望当中国再进步一些,它能改变一下观念,究竟一个演讲再加讨论应该持续多长的时间。小时的演讲和讨论,每天两次,还有与无数商界人士和官员们的会面,有些折磨人了。是的,正如一些评论者注意到的,海报上确实写着‘伟大的预言家克鲁格曼中国行’。很尴尬。”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克鲁格曼的脚步难以跟上中国速度
深色黑西装的后摆已经压得皱巴巴,衣领上的头皮屑如雪花般点缀,这位第一次来到中国的美国人克鲁格曼,有些累了。
  5月13日大清早,预言亚洲金融危机的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先生又开始他在中国的第三站广州的行程。他的脚步还是那么飞快,只是坐到沙发上就开始打盹。
  短短三天的中国之行,让这位有着伟大头颅的美国自由主义者难以适应:中国的节奏之快,以及对于中国实质上的陌生与距离,让这位国人心目中文笔最优美的经济学家与中国的主流学者、业内人士发生了理念冲突。
  保罗格曼克鲁格曼可能有些感冒了,在这个视甲型流感为大敌的季节,这位国人心目中的伟大预言家身体不适让洗耳恭听的记者们为他的健康担心。5月13日清早,面对一大堆记者的“长枪短炮”,克鲁格曼坐在沙发上微微眯眼。
  事实证明大家的担忧多虑了。克鲁格曼只是有些累了。从5月11日踏上中国的土地,他没有多少休息的时间。从北京、上海再到广州,他的中国“巡回演讲”比当红的歌星还积极。
  “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这位脚步比一般人快的老头子在中国只呆了三天,密集的行程让他有些吃不消。白天演讲,晚上从一个城市飞到另外一个城市。在5月13日的行程清单上,上午考察一个企业、一场演讲,中午宴请,接着又是一个演讲,两个小论坛,傍晚又是宴请,晚上不知又要飞到哪里,据说是香港。
  “克鲁格曼不知道,中国的很多企业家和市长每一天的生活都是这样过来的”,在论坛现场,来自企业界的朋友谈起美国例行的“度假”、“旅行”,对中国企业家来说是奢望。
  “中国的劳工是5+2、白+黑”,经济学家钟伟和克鲁格曼谈起中国为什么能发展起来,为什么有中国奇迹时总结,中国的劳工很多时候一周难得休息一天,没日没夜地工作。
  可在克鲁格曼的眼里,这是要批驳的。“中国工人的工资只有美国制造业工人的4%”,克鲁格曼认为中国的竞争优势难以持续,因为工人的工资要涨起来。对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克鲁格曼甚至有相关观点:这与中国廉价劳工有关。克鲁格曼希望可以给工人更好的福利待遇,并认为这是造成中国产品倾销美国,或者说大量充斥美国市场的重要原因:中国人太勤奋,劳动力廉价,制造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
  克鲁格曼不知道,在广东的东莞,有数以百万的外来工辛勤劳动,为的是给克鲁格曼提供一双结实耐用、价格更便宜的袜子。而这成为克鲁格曼关于贸易平衡的质问。
  克鲁格曼说,不管我们想说什么理由,如果是两年之后,美国和欧洲的失业率还是很高,而中国继续保持大量的国际贸易盈余,这样的事情就会出现很大问题。
  “贸易问题和贸易盈余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觉得贸易盈余仍然这么大的话,未来几年就会发生非常严重的贸易冲突。”克鲁格曼宁可多花一美分,也不希望美国劳工失业。
  “中国的政策事实上利用了汇率市场的保护来循环它对外部世界的贸易剩余。中国不能再期望依赖于美国进口中国的产品给中国创造更多的财富。”克鲁格曼这样总结中美贸易之间的问题。
  在克鲁格曼的眼里,他关心的不是中国的财富增长原动力,而是中国产品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一次看到这个陌生的国度
“他不可能了解中国,这是没有办法的。”企业家严介和第一次见到克鲁格曼就这么说,这也是深圳月朗国际总裁钱港基的印象。
  如果我们用心看一下克鲁格曼的文章,涉及中国问题的少之又少。这位美国人,实际上眼光还没有投向中国。
  在中国的三天之行,克鲁格曼回答中国企业家问题用得最多的词就是“不清楚”。5月13日下午,星河湾梁上燕问克鲁格曼:“你怎么看目前中国的房地产问题?”克鲁格曼说:“我实在不了解,你们业内人士应该比我更清楚。”对于汽车行业的回答也大致如此。
  央视主持人芮成钢说,克鲁格曼主要研究全球问题,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无法就具体问题做出回答。
  在中国的三天里,龙永图、张维迎等经济学家与克鲁格曼进行了激烈争论。龙永图认为,中国目前不实行货币自由兑换其实是美国主导的金融秩序导致的后果,而不是中国政府的操控。张维迎表示,中国人本身不能印美元,美元一定是美国印出来的,中国借给美国的是美元而不是人民币。所以,贸易盈余产生的根本的原因是美国货币政策太松,由此导致中国不得不把钱再放在美国,就是把贸易盈余再放到美国。
  争论的背后是彼此的陌生。在这个崇尚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眼里,中国可能还算不上一个大国,虽然他在中国客气地没有说出这样的话。
  “中国有13亿人口,但是你们占的世界经济的总量却是一个小的部分,这相当于美国西部的经济总量,中国经济总量像美国的西部,美国的加州那么大的经济总量,所以怎么可能引领世界经济的复苏,引领世界经济走出经济衰退,中国不可能。”对于中国力量的崛起,克鲁格曼并不认为十分惊人,如果说到要“带领世界走出低谷”,克鲁格曼更不以为然。
  对于那些美妙的数据,克鲁格曼持怀疑态度:“你可能注意到,有些怀疑论依然存在。我想我不得不说,这些被报道出来的经济回暖成效来得太快了,以至于有点让我难以接受,可能是因为我太习惯于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了吧。中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扭转了银行借贷和商业环境,这对于我来说确实是难以置信。”
  三天的中国之行,克鲁格曼走马观花地考察了中国内地最发达的三个城市,与数十位中国学界、企业界人士进行了交流。
  在13日论坛的最后,星河湾梁上燕代表现场观众说,希望克鲁格曼先生能把自己在中国感受到的一切带回美国。克鲁格曼微笑地表示一定会。
  虽然中美国际贸易巨大,但彼此的了解还是很隔膜。作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并没有对中国有足够的认识: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书本上的一些理论,以及中国人眼里的固执与偏见。
  “带来危险的始终是思想,而不是既得利益”,在克鲁格曼和中国经济学家共同推崇的凯恩斯的货币通论的最后,宏观经济的开山鼻祖凯恩斯这样总结经济思想的重要,而代表着一代美国精英的克鲁格曼,无论贸易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与中国的分歧都不是一天能够解决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对话克鲁格曼:中国发展速度不能太快(1)
问:未来中国要如何发展?
  克鲁格曼: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