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潮汕人在海外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的团结。所以,黄光裕在北京开家电小铺子,只有老乡才肯借给他空纸箱。
黄光裕随后的事业发展中,一直离不开潮汕人的帮持。黄光裕登上第一个事业高峰,拥有第一家上市公司,就是靠潮汕老乡詹培忠。詹培忠9岁到香港,23岁开始炒股。1991年至1998年期间曾代表金融界及金融服务界为立法局议员。以买壳、洗壳、卖壳着称,据说其先后运作的壳达到20多个。
2000年,詹培忠先以现金购得京华自动化大股东的多数股权,随后多次“供股”,定向增发已发行总股本20%之内的新股份,不需要停牌和经过股东大会决议过程,逐渐引入黄光裕的资本。
2002年2月5日,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增发亿股新股,每股元,增发部分全部由黄光裕独资的BVI公司Shining Crown 以现金认购。2002年7月,京华自动化发布公告正式更名为“中国鹏润”。
在詹培忠这位高人的指点之下,2004年6月,价值仅2亿元的国美电器,经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变幻,一夜暴涨40多倍,手法的精妙让同行瞠目结舌。
而在黄光裕的事业中,还有两个潮汕人值得一提:最高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公安部原部长助理、党委委员郑少东。黄光裕、黄松有、郑少东,在内地是潮汕人的“翘楚”,也是此前最风光无限的内地潮汕人。一个是首富,两个是副部级干部。
黄松有,1957年生,广东汕头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黄松有考入西南政法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高院。经过自己的努力,他从一名普通的书记员一步一步奋斗。1997年3月起,任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市政法委副书记。
在中院院长的任上,湛江发生了涉案金额高达160亿元人民币的特大走私案件,为中国194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起走私案,震动了北京高层。当时,该案由中纪委直接牵头,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审计署、海关总署等中央国家机关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湛江走私案”案情相当复杂,虽然属辖区内丑闻,却让黄松有大展才华。当时黄松有亲自组织、主持了相关审判工作,一审成名。最后整案31人被判刑,其中6人被处以死刑。
在“湛江走私案”审理中,黄松有出色的审判能力和扎实的法学功底得到了发挥和展现。事后,黄被广东省高院记二等功一次。
在广东期间,黄还参与、组织了“番禺特大抢劫银行案”、“深圳连环杀人案”、“中山抢劫银行杀人案”等一系列有全国影响的大要案审理工作,业绩斐然,得到了北京的肯定和赏识。最终于2002年12月升任最高法院副院长、二级*官。
郑少东,1958年生,广东潮阳人(与黄光裕是同乡),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18岁便入党。长期在广东从事刑事侦查工作,曾组织指挥侦破“东星轮”千万港元劫案、张子强特大绑架案、“长胜轮”特大海上抢劫杀人案等重大刑事案件,屡立战功。在任职公安部经济侦查局局长期间,还完成了*案的侦破。
原本潮汕人的骄傲如今令人唏嘘。反观一步一个脚印的李嘉诚,这位年逾七十的老人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的钱,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1000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我赚的钱每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不白赚来的钱。”
当记者问黄光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怎么理解这个‘道’?”黄光裕说,这句话对生意人来讲无可厚非。尽量地给对方让利,让人家对你更有好感,回头继续和你做买卖;给消费者让利,让他们多买你提供的产品,都算是良好的生财之道。企业做到这个程度,“诚信”二字是基本的风格,等于做人的品质。如果你要玩坑蒙拐骗,可能还是有(赚钱的)机会,但你能否不这样做,而去做一些更可为人所接受的事情?
什么是“做对的事”?讨论的结果就是为更多人所接受的事:给人好的结果,或者照顾他,甚至只是满足他内心的感觉。也许你生意上成功了,但更多的人不接受你(的做法),那还是不成功,最终会导致失败……这也算是做生意的“道”吧!
道可道,非常道。
王石:难以逾越的珠穆朗玛峰
2008年6月5日上午9时20分,汶川地震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深圳万科总部。专程从广州赶来的万科小股东陈叔,手里捏着王石的《道路与梦想》,准备让自己的偶像签个名。
五分钟后,王石,这位被不少人视为当前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家,坐到了主席台中央。或许是习惯,他的头很少抬起。
“这是我一生中最沉重的时刻,就像一个炼狱,我的歉意是前所未有的。”
“我虽然快60岁了,但在这种大灾难面前,还是显得很青涩。”
深陷“捐款门”的董事长王石数次对此前不当言语表示愧疚。
一年过去了,面对公众的王石依然意气风发,挥斥方遒。
。 想看书来
王石的灵魂也跟不上脚步
王石在自传《道路与梦想》中写道:2003年5月22日,我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从海拔米的高度俯瞰能看到什么?其实,登顶那天云雾弥漫,能见度很低,还下着雪,什么都看不到。
曾有朋友问:“你到山顶的一瞬间是什么感觉?”
当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8000米以上属于极度缺氧环境,是生命的禁区,按照高山医学判定,人在此时的智商相当于6岁小孩。一般人都认为在这个高度人肯定有恐惧感和危险感。实际上,这两种感觉都没有。虽然在这种极度危险的情况下随时都有可能滑坠,但由于头脑迟钝,人却不感到害怕。体力消耗殆尽之时,人近乎机械。
“登顶的整个过程中,我都没有太激动的感觉,并没有如同人们想象的那样热泪盈眶。然而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前,公司放了中央电视台拍的20分钟短片,播放到第一小组登顶展旗的镜头时,音乐一起,我的眼眶猛然湿润了。”
活得很自我的王石终于“登顶”了。他代表的是那个时代依靠个人创业精神所能达到的高度:米。
但从那个山上下来之后,再“登顶”一次对王石也是奢求。2009年8月31日,王石对笔者说:我正积极备战再次登顶。次日,王石登上了前往尼泊尔登山的飞机。
王石的成功源于其个人魅力,并且碰巧遇上了一班高速驰骋的列车。
10年前,万通地产的冯仑在台湾见到王永庆。王永庆对他说,作为一个创业者,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机会可以让他取得巨大的成功,这就是你所在的地区、国家、民族的经济真正起飞,就这一次机会。
1988年的11月,万科的王石参加了深圳威登别墅地块的土地拍卖。
那时的深圳,开发房地产的门槛比现在还高:非建筑行业的企业要想进入房地产开发必须通过招投标,拿到土地才批给单项开发权。
竞投开始,价格一路飙升。最后只剩下万科同另外一家轮流叫价,互不相让,进入白热化。如果不是举牌者主动出价,拍卖官会按50万元升幅叫价。万科是志在必得!如果对方也是呢?王石不免暗暗叫苦。
对方再次举牌,拍卖官一次叫价、两次叫价。王石本能地抓过助手手中的牌子举起,喊了一个跳升的报价。
拍卖官报新的叫价,一次、两次,全场鸦雀无声。
三次叫价,一锤定音。
按照拍卖的土地成本计算,楼面地价已经高于这块土地周边的住宅产品的平均售价。换句话来说,按市场价,把附近的住宅楼买下来,拆掉再重新建的土地成本价都低于万科获得的这块土地的价格。
拍卖现场,王石代表公司上台签订土地转让协议。拍卖官望着王石,劈头就是一句:“怎么出这么高的价格?简直是瞎胡闹。不管怎么说,还是祝贺你们。”
就在那一刻,目前的中国房地产龙头企业、未来有可能成为世界最伟大企业之一的万科,就这样懵懂、鲁莽地冲入了房地产行业。其黑马姿态,一点不比后来高价拿地的顺驰差。这一年王石37岁。
但这样引人遐想的日子注定要像神话一样稀少,过去的30年,王石留给人的印象已经逐渐褪色:用一个人的名字作为时代注脚的日子正逐渐过去。
冯仑这样评价王石:我老跟他开玩笑说,再往下发展,基本就只有一个前途,那就是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