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些心态是必需的-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猜测,那个扳道工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后来人们才渐渐知道,那个扳道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唯一的优点就是忠于职守,没误工过一秒钟。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是一个弱智儿童。他告诉记者,他曾一遍一遍地告诉儿子说:“你长大后能干的工作太少了,你必须有一样是出色的。”儿子听不懂父亲的话,依然傻乎乎的,但在性命攸关的那一秒钟,他却卧倒了——这是他在跟父亲玩打仗游戏时,唯一听懂并做得最出色的动作。   

  据说,德国人在那10秒钟的短片播出后足足肃静了10分钟。   

  爱是人生的一个火把,即对人要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社会借几十年时光而已,金钱也好,官位、名声也罢,其实都是一些过眼之物,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是你对他人的热情,你为别人的幸福创造了怎样的条件,即你是否达到了“仁”。这件事做好了,你借来的这段时光也就实现了增值。仁有小仁、大仁之分,小仁是指对别人某种具体的帮助,比如别人掉进水沟你拉上一把;大仁是一个人为许多人带来好处的种种努力。我们需要把小仁与大仁结合起来,没有小仁,仁就没有立足之处;没有大仁,仁就会缺少一种根本的气象。   

  一个人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他只是一个人,但对于另外一个人来说,他可能就是整个世界。每个世界中的英雄都让人感动。   

  这是一个没有太阳的冬日早晨,刺骨的寒气悄悄地渗进候车的人们的骨髓,他们都是黑人。他们时而翘首远方,时而抬头望着哭丧着脸的天空。   

  突然,人群骚动起来,是的,车来了,一辆中巴正不紧不慢地开了过来。奇怪的是,人们仍站在原地,仍在翘首更远的地方,他们似乎并不急于上车,似乎还在企盼着什么。他们在等谁?难道他们还有一个伙伴没来?   

  真的,远方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身影后,人群又一次骚动起来。身影走得很急,有时还小跑一阵,终于走近了,是个女人,白种女人。这时,人群几乎要欢呼了。无疑,她就是黑人们共同等候的伙伴。   

  怎么回事?要知道,在这个国家,白人与黑人一向是互相敌视的。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亲近?原来,这是个偏僻小站,公交车每2小时才来一趟,且这些公交车司机们都有着一种默契:有白人才停车,而偏偏这附近住的几乎都是黑人。据说,这个白种女人是个作家,她住在前面3英里处,那儿也有一个车站。可为了让这里的黑人顺利地坐上公交车,她每天坚持走3英里来这里上车,风雨无阻。   

  黑人们几乎是拥抱着将女作家送上了车。“苏珊,你好!”女作家脚还没站稳,就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抬头一看,是朋友杰。“你怎么在这儿上车?”杰疑惑地问。“这个站,”女作家指了指上车的地方,“没有白人就不停车,所以我就赶到这儿来了。”女作家说着理了理怀里的物品。杰惊讶地瞪着女作家,说:“就因为这些黑人?!”女作家也瞪大了眼:“怎么,这很重要吗?”         

虹←桥←书←吧←BOOK。←  

第60节:四、赢得真挚友谊的好心态(5)         

  我们也惊讶了,继而又明白了:只要心中有爱,一切都会纯如天然。女作家正是因为没有种族等级观念,正是将“黑人”与“白人”都单纯地看做“人”,才会如此自然地做着让他人觉得不可思议的“难”事。   

  善待他人等于善待自己   

  给予总是相互的。我们都不是孤立地存于社会之中,我们都需要给予和接受。那么,我们何不多一些同情、友善和宽容呢?富兰克林的说法更直截了当:“当你善待他人时,也就是在善待自己。”   

  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在这个中西部的小社区里,要找一份工作是那样的难,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冬天迫近,寒冷终于撞击家门,一路上冷冷清清。除非离开这里,一般人们不走这条路。他的朋友们大多已经远走他乡,他们要养家糊口,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他留下来了。这儿毕竟是他父母埋葬的地方,他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   

  天开始黑下来,还飘起了小雪,他得抓紧时间赶路。为此,他差点错过那个在路边抛锚的老太太。他看得出老太太需要帮助。于是,他将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车前,停下车来。   

  虽然他面带微笑,但她还是有些担心。一个多小时了,也没有人停下来帮她。他会帮助她吗?他看上去穷困潦倒、饥肠辘辘,不那么让人放心。他看出老太太有些害怕,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他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只有寒冷和害怕才会让人那样。“我是来帮助你的,老妈妈。你为什么不到车里暖和暖和呢?顺便告诉你,我叫乔。”他说。   

  她遇到的麻烦不过是车胎瘪了,乔爬到车下面,找了个地方要上千斤顶,又爬下去一两次。结果,他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还伤了手。当他拧紧最后一个螺母时,她摇下车窗,开始和他聊天。她说,她从圣路易斯来,只是路过这儿,对他的帮助感激不尽。乔只是笑了笑,帮她关上后备箱。   

  她问该付他多少钱,出多少钱她都愿意。乔却没有想到钱,这对他来说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上帝知道过去在他需要帮助时有多少人帮助过他呀。他说,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   

  他看着老太太发动汽车上路了。天气寒冷且令人抑郁,但他在回家的路上却很高兴,开着车消失在暮色中。   

  沿着这条路行了几英里,老太太看到一家小咖啡馆。她想进去吃点东西,驱驱寒气,再继续赶路回家。   

  侍者走过来,给她一条干净的毛巾擦干她湿漉漉的头发。她面带甜甜的微笑,是那种虽然站了一天却也抹不去的微笑。老太太注意到女侍者已有近8个月的身孕,但她的服务态度没有因为过度的劳动和疼痛而有所改变。   

  老太太吃完饭,拿出一百美元付账,女侍者拿着这一百美元去找零钱。而老太太却悄悄出了门。当女侍者拿着零钱回来时,正奇怪老太太去哪儿了,这时她注意到餐巾上有字。老太大写的,她眼含热泪。上面写着:“你不欠我什么,我曾经跟你一样。有人曾经帮助我,就像我现在帮助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   

  虽然还要清理桌子,服侍客人,但这一天女侍者又坚持下来了。晚上,下班回到家,躺在床上,她心里还在想着那些钱和老太太写的话,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丈夫那么需要这笔钱呢?孩子下个月就要出生了,生活会很艰难。她知道她的丈夫是多么焦急。当丈夫走到她旁边时,她给了他一个温柔的吻,轻声说:“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   

  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一个人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我们所见到的某人现在的遭遇,极有可能是你以后某个遭遇的一次提前彩排。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路上,挪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心疼别人,有时就是心疼我们自己。   

  在美国波士顿,一座犹太人被屠杀的纪念碑上,刻着一个名叫马丁的德国新教神父留下的一首悔恨诗:“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还是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也许会有那么一天,你的面前也会有人需要帮助,千万不要绕开,就算你绕过去了,心也会不安的。虽然我们无力帮助天下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但请记住马丁神父的忏悔吧!   

  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再度假时丢掉了沙滩椅和观光地图,将闲暇时间花在助人为乐上。他们在假期里花两千美元去印度或西非的村子里,以自己的专长为当地人工作一个假期。这是一种全国范围的潮流。   

  热心此事的罗森塔尔先生认为助人就是助己,这一潮流的兴起说明人类更关心自己的内心,更说明人类对生存质量的理解与以前有很大不同。   

  不要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