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臣之路:帝国大佬的终局自白-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小人得志的嫪毐这几年来也越来越肆无忌惮。他依恃太后的宠幸,被封为长信侯,嚣张跋扈、擅权揽政,狂妄到了极点。手下的仆役多达数千人,巴结投靠等着他封官的门客也足足有一千多人。在一次酒宴上,他甚至借着酒劲公然宣称他是秦王嬴政的“假父”(义父)!
  一个靠着粗大阳具一朝得宠的市井无赖竟然爬到了秦王头上,并且与号称“仲父”的我并列?!这是在挑战秦王嬴政的权威,也是在挑战我吕不韦的底线。
  是可忍,孰不可忍?!
  可我还是忍了。任凭流氓嫪毐一次次突破我尊严的底线,我还是一次次忍了。
  为什么?因为秦王已经二十二岁了。我随时可以让他亲政。我知道这几年来,嬴政面对那个无耻狂妄的嫪毐、面对丝毫不懂得检点的母亲,心中已经郁积了太多的愤怒。等到嬴政亲政的那一天,必然会有一场雷霆万钧的爆发。所以,如果我去收拾嫪毐,那么他和赵姬必然会跟我拼个鱼死网破;而如果由嬴政来收拾他们,则谁都无话可说。
  基于此,我最终选择了观望的态度。
  我就不信——一个小小的嫪毐还能翻得了天?!
  可我又一次低估了嫪毐的野心。
  不久我便收到大郑宫里的眼线传回的密报,嫪毐居然亲口对赵姬说:“如果嬴政一死,就由我们的儿子继位为王!”我意识到事态已经相当严重,于是马上授意有关大臣筹备嬴政的加冠典礼——我要还政于君!
  与此同时,嬴政也得到奏报,称嫪毐是假宦官,与太后生有二子,皆窝藏于雍城。
  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四月,我、嬴政还有秦国的大臣们,浩浩荡荡开赴大秦的发祥地——旧都雍城,在蕲年宫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加冠大典。
  执掌秦国朝政九年之后,我终于把大秦的最高权杖还给了自己的儿子。
  同一天,丧心病狂的嫪毐也意识到嬴政的亲政之日就是他的灭亡之时,于是伪造了秦王御玺和太后诏书,潜回咸阳,趁秦宫空虚之时悍然发动了军事政变。
  消息传来,嬴政颁布了他亲政后的第一道诏令,命令军队火速回奔咸阳镇压叛乱。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毫无军事经验的嫪毐仓促间集结起来的武装力量根本不是秦王卫戍部队的对手。一场血战之后,嫪毐及其一干党羽兵败逃亡。嬴政立即犒赏了平叛的有功之人,同时发布了重金悬赏的通缉令:“有生擒毐者,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
  随后,嫪毐和他的手下一一落网。九月,在咸阳的闹市,嫪毐及其党羽二十多人被施以“车裂”之刑,嫪毐被夷灭三族,其中就有他那两个幼小的孽子。同时遭到株连、被剥夺官爵流放蜀地的家庭共达四千多家。
  

吕不韦:咸阳,今夜请将我遗忘(14)
最后,嬴政用他那一贯阴鸷而冷漠的目光看了他母亲一眼,下令将她软禁在雍城的棫阳宫。
  这一生他再也不想见到她。
  为了不让自己后悔,他特意下达了一道杜绝说客的诏令:“有敢以太后之事劝谏者,乱刀砍死,并以蒺藜抽打其脊背和四肢,尸体抛在城阙下示众。”
  可还是有二十七个不怕死的游士和宾客试图劝说秦王回心转意,结果无一例外地被弃尸于城门口。最后一个叫茅焦的齐国宾客对秦王说:“我听说天上有二十八星宿,您已经杀了二十七个,我今天就来凑够这个数。”
  聪明的茅焦绕开了让嬴政一听就烦的母子之情,从统一大业的角度提请秦王维护天下共主的道德形象。换句话说,他希望秦王能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感情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嬴政终于豁然开朗,亲自驾临雍城把太后接回了咸阳。
  最后我就要告诉你们嬴政上台后对我的所作所为——虽然我实在不愿意提起。
  嬴政屠灭嫪毐贬谪太后之后,曾经一度想杀了我。
  因为他认为我必须对这一切负责。
  是的,也许我真的要对这一切负责。我也完全可以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可不知道为什么,当我听到他要杀我的消息时,我的内心还是感到一片荒寒。我真想大声对他说——我是你的父亲!你这是在“弑父”!
  当然,我没有丧失理智,所以我没有这么做。
  我并不惧怕死亡。我惧怕的是毫无意义的死亡——如果我死在自己亲生儿子手上,成了那个流氓嫪毐的陪葬品,那么我的死亡就将成为一种笑谈。
  我甚至也不惧怕失败——如果一个人已经竭尽全力却仍然无法战胜他的敌人,那么他虽败犹荣。可是我看不见敌人,所以我惧怕这种没有敌人的失败。
  让我欣慰的是,我那三千门客没有白养,他们群起而劝谏秦王,一再强调我一心一意辅佐先王所立下的不世之功。嬴政无奈之下收回了他的诛杀令。
  我总算免于一死,可我的政治生命就此终结。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十月,嬴政免去了我的“相国”之职,保留“文信侯”的爵位,把我遣回了封国河南。
  那是一个萧瑟的秋天。风中落叶漫卷,天地一片苍茫。我坐在颠簸不已的马车上,看见一生的道路都在我眼前摇晃。这么快,我就要抵达终点了?
  让我自己都有些始料未及的是,回到封国后,我非但一点也不寂寞,反而活得比以前更为热闹。诸侯们一听说我下野,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慰问。各国的名流政要也络绎不绝地前来拜访。一时间,我在洛阳的府邸门庭若市、宾客满堂。我在大秦十年为相所树立的政治威望,于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我知道,绝大多数来访者都抱有一个相同的目的,那就是请我再度出山,辅佐他们的国君成就霸业。我笑着敷衍着他们,对他们的所有试探和游说一概不置可否。
  我还能东山再起吗?
  能。
  可是我不想。因为我是秦王的父亲,我不可能帮助别人来对付自己的儿子。我也不可能用另外一个十年,来亲手摧毁自己前一个十年所缔造的功业。我之所以没有明确拒绝那些来访者,是因为我喜欢朋友、喜欢热闹、喜欢与人交流思想、喜欢纵论天下风云。
  或许,我天生就是一个政治家——我也希望自己永远都是。我不希望自己像所有孤独的老人那样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度过余生。所以,我希望直到我临终的那一天,我依然能够面对众多毕恭毕敬的来访者畅谈我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我希望直到那一天,我依然拥有乐观的心态、敏捷的思维、雄辩的口才和常新的智慧……
  然而,嬴政打断了这一切。
  他断然发出了最后通牒,终结了我生命中最后的辉煌和最后的梦想。
  是他给我这个平生自负的老人上了最后一堂课——一个失败的政客没有资格再意淫政治!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吕不韦:咸阳,今夜请将我遗忘(15)
我承认,他是对的。一个刚刚上台的执政者,是该拥有最敏锐的政治嗅觉,以便随时斩断所有旧势力死灰复燃的可能性。而我回到洛阳后的所作所为,已经触犯了任何一个新君最根本的忌讳。所以,作为一个年轻的政治家,嬴政懂得如何做,正是他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替嬴政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自己感到悲凉。嬴政的最后通牒说得很清楚,要把我和所有门人全都迁徙到蜀地。也就是说,我不再是文信侯,不再享有封国食邑,不再有机会与各国宾客交往。我将作为一个卑贱的政治流放犯远赴那个边瘴之地,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在痛悔交加中,在无边的凄凉与绝望中——了却残生。
  我能接受这样的终局吗?
  不能。
  所以,我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
  嬴政还在信中对我发出了这样的质问——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
  我说过,我完全可以理解自己的儿子。这么多年来,面对自己谜一般的身世,面对我这个大权独揽的“仲父”,嬴政已经遭受了太多的伤害,所以,我必须用我的死,来为他作出补偿。我活着,他就会永远怀疑自己王族贵胄的身份;我活着,他就永远摆脱不了某种“鹊巢鸠占”的尴尬。所以,我必须把谜底带进黄泉,让他没有机会探究任何真相。只有这样,秦王嬴政才能以堂堂正统所应具有的钢铁意志,义无反顾地踏上扫灭群雄的道路,最终完成数十代人未尽的霸业。
  此刻,嬴政距离这个不世的霸业只有一步之遥了。如今横亘在他面前的最后一颗拦路石,就是我这个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