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了一些所需的费用。最后,霍夫斯达特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明信片一分两半,把其中一半交给赫尔曼说:“如果有人给你另一半的话。你可以告诉他所有事情,那个人是我们的人。”
霍夫斯达特安排好之后就返回以色列向伊塞尔报告。
几个月之后,赫尔曼的报告被送回了摩萨德总部。他欣喜地报告说几乎查到了关于艾希曼的所有事:艾希曼住的房子是一个叫弗朗西斯科…施密特的奥地利人在十年前盖的。这个施密特把房子租给了两家人,一家人姓达古托,另一家人姓克莱门特。赫尔曼说他觉得这个施密特就是艾希曼本人,达古托和克莱门特两家租客不过是他欲盖弥彰的手段罢了。
伊塞尔让摩萨德在阿根廷的特工核实赫尔曼发回的报告。特工发回电报说:“弗朗西斯科…施密特肯定不是艾希曼,因为这个施密特从来就没有在查卡布科大街住过。”
以色列为负责追捕德国纳粹战犯专门成立
了西蒙…威森塔尔中心,该组织对隐藏在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等南美洲数个国家的数千纳粹战犯追捕,一直不遗余力。该中心至今大约抓捕了488名纳粹嫌犯,其中的99人已经被嫌犯居住的当地执法部门逮捕。
?1999年,以色列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总理办公室的一个分立机构成立,其任务是在国家政策问题上进行协调、综合、思考和监督。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还充当总理的国家安全顾问。
接到报告后,伊塞尔认为赫尔曼并不可靠,决定停止调查。
判断失误
第六章:“把艾希曼给我带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4)
伊塞尔当时的决定是个巨大的失误,有可能让以色列失去抓到艾希曼的机会。摩萨德在行动初期的活动实在是太草率了。他们怎么能让一个年事已高、双目失明、毫无经验的人去承担一项隐秘复杂的调查任务呢?摩萨德怎么会相信他的指认?伊塞尔怎么忘了西尔维亚也去过查卡布科大街,甚至还见到了尼克的父亲本人呢?伊塞尔并没有派专人去调查核实屋主和租户的身份就草草结束了调查,这种错误实在是太低级了。
一年半后,鲍尔又来到了以色列。他不想见伊塞…哈雷尔,因为他觉得伊塞尔错过了抓捕艾希曼的机会。他直接去耶路撒冷找了总检察官哈伊姆…科恩,在那里他对科恩狠狠地抱怨了一通摩萨德的调查有多么的应付了事。
哈伊姆…科恩把伊塞尔和辛贝特的泽维…阿哈罗尼都叫到了耶路撒冷。鲍尔等他们一到就指责伊塞尔搞砸了这次调查,还威胁说如果摩萨德没能力抓捕艾希曼的话,他就把事情交给德国当局去处理。伊塞尔并没有吃这一套,倒是后来出现的一条新情报让他决定重新开始调查:鲍尔提到艾希曼在阿根廷用的假名是里卡多…克莱门特。
一听到这里伊塞尔就明白他和自己的手下在哪里出了岔子:艾希曼的确住在查卡布科大街,只是他不是屋主施密特,而是住户克莱门特。
跟赫尔曼的女儿约会的确实是艾希曼的儿子,艾希曼一家就住在查卡布科大街,只是赫尔曼不知道艾希曼已经把名字换成了克莱门特,所以他才认为弗朗西斯科…施密特是艾希曼。如果伊
塞尔在那个时候能派特工去仔细核实赫尔曼的报告的话,他们很早之前就能查到艾希曼的真实身份。
这回,伊塞尔向科恩和鲍尔建议让泽维…阿哈罗尼负责调查。阿哈罗尼高大瘦削,留着胡子,敏锐机智。他本人就是一个德裔犹太人,跟科恩关系不错,只是跟伊塞尔关系比较微妙。他当时还在为1958年伊塞尔没让他参与调查赫尔曼的报告而不满,但是这些问题在任务面前都要靠边站。伊塞尔现在急需阿哈罗尼的帮助。
1960年2月,阿哈罗尼飞抵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先让一个当地的熟人去查卡布科大街看看。这个人带回的消息很让人沮丧:那里早就人去楼空,只有几个工匠在那儿装修房子,克莱门特一家去向不明。阿哈罗尼得想办法找出他们的下落,且不引人怀疑。
3月初的时候,一个门童打扮的小伙子到了查卡布科大街,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用礼品纸包装着的盒子,上面写着尼古拉斯…克莱门特的名字。盒子里装着的是一个精致的打火机和一个散发着香水味的留言卡。卡片上写着:“亲爱的尼克,祝你生日快乐。”看起来是一个匿名女士送出的礼物。
小伙子走进公寓后看到几个粉刷匠正在干活,就问他们克莱门特一家人去哪儿了,干活儿的人大多都不知道这家人的下落,只有一个人说他们可能去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另一边的圣费尔南多区,他还带着这个门童去尼克哥哥工作的地方去。尼克的哥哥叫迪特尔,一头金发,彬彬有礼,但一说到他们一家的住址就三缄其口,不过健谈的迪特尔不经意地提到自己的父亲目前正在离这里很远的图库曼省工作。
第六章:“把艾希曼给我带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5)
门童回到查卡布科大街之后缠着工人们问个不停,直到一个人说他对克莱门特的地址有点印象,他说:“你得先坐火车到圣费尔南多去,然后换乘203路汽车,在阿维简达站下车,街对面有一个小卖铺,小卖铺右边一点有一座小砖房,克莱门特一家就住在那儿。”
第二任摩萨德局长伊塞…哈雷尔。本…古吉里安对他说:“把艾希曼带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门童立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阿哈罗尼。第二天阿哈罗尼就坐火车去了圣费尔南多,他根据工人的描述很快就找到了克莱门特的家。他在小卖铺停下问这条街的名字。年迈的摊主告诉他:“这条街叫‘加里波第大街’”。
调查终于回到正轨了。3月中旬,西装革履的阿哈罗尼来到了加里波第大街,他敲了克莱门特家对面一户人家的房门,对开门的女人说:“您好!我是一家美国公司的代表。我们公司主要生产缝纫机,想在这里建个工厂,所以想买下您的房子。”接着他顺手一指对面克莱门特家的房子说:“还有这家,您能把房子卖给我们吗?”
阿哈罗尼跟这个女人聊天的时候不停地按着手上提着的手提箱把手上的按钮。其实这个按钮连着一个照相机,阿哈罗尼用这个照相机从各个角度拍下了克莱门特家房子的照片。
第二天,阿哈罗尼查了当地的记录,发现克莱门特一家的房子用的地是维拉…利布尔…德…艾希曼夫人的。她在注册时根据阿根廷当地习惯把婚前姓和婚后姓都写了上去,里面没有提到里卡多…克莱门特这个名字,这就说明维拉并没有改嫁。
阿哈罗尼后来又去过加里波第大街几次,有时步行,有时乘车,每次都会拍下房子、维拉、院子里玩耍的小男孩的照片。但他从来没有见过克莱门特先生本人。
阿哈罗尼决定继续等待:根据他掌握的资料,3月21日是艾希曼夫妇结婚25周年的纪念日,他认为艾希曼这天会从图库曼省回来跟家人一起庆祝。
3月21日,阿哈罗尼带着相机来了。他在院子里看到了一个瘦削的秃顶男人,这个人嘴唇薄薄的,留着点胡子,高鼻梁,戴眼镜。跟他掌握的情报完全相符:这就是艾希曼。
第六章:“把艾希曼给我带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6)
以色列这边,伊塞尔去了本…古里安总理的家,他对总理说:“我们在阿根廷找到了艾希曼,我觉得我们能把他抓回以色列。”
本…古里安立马回答道:“把他抓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想了一会儿他又补充说,“最好让他活着来以色列,这对我们的下一代来说是重要的一课。”
先头部队抵达
伊塞尔很快就组建起了一支精干的行动小组。行动小组由12名自愿参加行动的人组成,其中有几名是大屠杀的幸存者,手臂上还有集中营给他们刻的刺青。小组的主干力量是安全部门的行动组成员,辛贝特的顶尖特工拉菲…埃坦被任命为指挥官,同为精英的特工泽维…马尔金辅助他的工作。埃坦说马尔金“行动勇敢,身强体健,很有创造力”。马尔金是辛贝特最老到的反间谍人员之一,曾经多次抓获苏联高级特工。他眉毛浓密,下颚有力,眼神却透着几分忧郁。他行动时一般都不带枪,而是靠“常识、创造力和随机应变”完成任务,这是因为他觉得带着枪的话“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