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求职-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习结束后,张君顺利的成为了酒店的正式员工,回顾在实习转正的道路上所用的无耻手段,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歉疚,但张君却说:“在这个蝇营狗苟的社会就是这样,就是要学会脸皮厚心黑,为了生活,为了生存,我必须如此。” 
   

青岛一个书画篆刻师的创业之路 
人物:管江(男,37岁,书画篆刻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岛市美术家协会、青岛世纪东方书画院副院长,现开办个人工作室。) 
  采访人:殷谦 
  何谓成功?自古成败论英雄,成王败寇已成为颠扑不破的历史法则。权倾天下,坐拥黄金万两,一直是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历史演化到了现在,大都市的职场男女无一不在为事业的成功奔命,买洋房、开宝马,淹没在权力与金钱的欲望中无法自拔。成功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是终其一生都无法触摸到的。而本文的主人公却道出了他对成功最平实直观的理解:成功就是一天比一天好。 
  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却生来讨厌过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生活;天赋异秉,12岁临摹字帖,从此与字、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俗语说:“技不压身”,他曾被当地的镇政府赏识并聘为御用“笔杆子”,也曾迫于生计骑着自行车到各大企业门口揽生意。生活潦倒,被迫背井离乡,来到都市寻找自己的一片天地,终日辗转流离于各大地摊市场,贩字鬻画。为了节省5元一晚的住宿费,曾寄人篱下,睡过吊床、躺过板凳、打过地铺。弹指一挥,十年的个人奋斗终于在业内小有名气,开个人画展,与各画廊合作进行作品巡回展览。四年前,被山东省书法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如今的他开了个人刻画室,虽不足20平米,但风雅丝毫不减。闲暇之余,临摹篆刻;陋室之中,鸿儒、白丁,来者即客。大家饮茶谈笑,与他而言已很满足。 
  伏案写作,一个月100元的工资 
  管江于1970年生于山东高密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虽然都是农民,但都不会种地,以卖豆腐为生。管江因此也和种地没了缘分,12岁开始,在舅舅的影响下,临摹字帖,发现对字、画有特殊的爱好,一发不可收拾。高中毕业,在同村人中已小有名气,不仅写的一手好字,文笔也很流畅,唱歌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镇政府中有人赏识他的才华,聘他为临时人员为会议撰写材料。当时的会议很多,工作量很大,整日通宵达旦、伏案写作,一个月才100元的工资,对于生活常常捉襟见肘。但管江现在依然感谢在镇政府的工作经历,因为在政府工作间接为其营造了写字的优越环境,可以将他的爱好延续下去,否则就不会有今天的他。“我不进镇政府,就回家和父亲卖豆腐去了。说不定现在成了一个豆腐大王呢。”管江调侃道,依然是文人儒雅的笑,但要豁达的多。 
  书写墙语,一天赚100元 
  因为没有背景、没有钱,在92年的政府裁员风波中,管江成为了首当其冲的一分子。断了生活来源,又恰逢刚娶了老婆,迫于生计,他骑着自行车到各大企业门口揽生意。看到哪个企业门口的墙面是白的,就硬着头皮进去和人家洽谈。“我写一个字是3块钱。而且我写字的速度特别快。别人写一个字的时间,我能写5个字。”管江显的颇为自豪。记得有一次,他一天下来就赚了100元,“一天100元,想我当初一个月才100元,你能想象我当时的心情吗?就这,我还是饿着肚子回家,不肯在路边小摊买饭。大概这就是一种小农意识吧。” 
  闯荡青岛,一天赚了600元 
  上门揽生意的生活大概持续到95年,那时候出现了电脑喷绘,比人工的快多了,生意也越发冷清了。虽偶有朋友介绍生意,但终究是杯水车薪。后经朋友介绍,他去了青岛闯荡。去的第一天,在一个花鸟虫鱼市场看到生意还不错,第一次带去的装裱过的12幅画就卖出去10幅,每幅60元,赚了600元,“600元哪,你想想,和当初一月100元的工资比较简直就无法形容我当时的心情。”管江说到这里语气显的分外激动。看好这块市场,管江就每逢周末来赶场子(这种市场周末才开放)。记得有一次,他推着自行车去赶火车,当时顶着10级的大风,但还要准时赶过去,“我当时就想,老天怎么这么不公平,让我们这些人受这么多的磨难!”管江依旧是笑着说的,轻描淡写的苦难经历在外人听来根本就想象不到当初的艰难。在青岛,住的是最便宜的旅馆,每晚5元的消费。就是这,还经常去朋友本就不宽裕的地方打地铺,就为了省去5元钱。 
  小有名气,一幅画曾卖出5000元 
  生活依然艰难,但管江始终坚持着,他的才华也开始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因经常带着自己的书画巡回参展,4年前被山东省书法作家协会吸纳为会员。并在朋友的帮助下,于2004年举办了个人画展,而此次画展最大的收益就是管江更有自信了。他的书画市场不仅打开了销路,而且他的一幅梅花图被人出5000元的高价买走。管江也开始重新对其书画作品做了评估,他的每幅画绝对不会低于300元,字也在100元以上。 
  自主创业,开办个人刻画室 
  多年漂泊的生活,儿子也有9岁了。管江开始思索自己的生活应该稳固下来了。两年前,在开办个人刻画室方面曾经令管江十分苦恼,他当时并没有多少积蓄,只够付房租。在他进退唯谷的时候,是他的妻子鼓励了他:“开,赔钱也要开!”就这样,他的个人刻画室在位于青岛市市北区辽宁路61号的路段开张了,一直以来都是门可罗雀,鲜有人问津。“虽然很难打开市场,但只要不赔,我还是会继续努力的。”当问到他现在的积蓄难道还是仅够付房租吗?他不置可否的一笑:“你说呢?” 
  我和管江聊了将近两个小时,期间只进来两个人,驻足观望,并称赞字、画的劲道。但都闻价色变,转身走人。管江又是豁达地一笑,“能进来就很不错了”。青岛是个注重物质消费的城市,当我问他为什么不考虑去其他文化气氛比较浓厚的城市创业,管江语气平缓地说:“10年,我在青岛已经10…年了。一切都已经习惯了。去其他城市,一切都得从0开始。况且现在的生活比起当初已经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我承认我不是很成功,但是我认为成功就是一天比一天好!我认为这个书画市场还是很有前景的,只要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好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姐下岗不下班夫妻小店赚大钱(1) 
泥砖要进窑烧煅了,它们列队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有两块泥砖害怕煅烧。泥砖甲说:“老弟,还是想法子逃走吧,总不能睁着眼跳火坑呀!”泥砖乙向四周瞅了瞅神秘地说:“我知道主人一向大大咧咧,到进窑时,我们趁机溜进草丛里,也许能够躲过这场灾难。”装窑这天,这两块泥砖趁主人不注意时,一头栽进道边的草丛躲起来。砖窑点火了,浓烟冲天,烈火噗噗,两块泥砖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过了些日子,砖窑熄火了,搬出一块块黑不溜秋的砖来。两块泥砖探头探脑地看见这情景,互相庆幸说:“老一有眼,总算躲过了灾难!”谁知道第二天下了一场暴雨。雨过天晴,人们欢天喜地把那些烧好的砖,搬去建造高楼大厦,而躲在草丛里的两块泥砖却没影了,它们烂成了一堆泥土…… 
  不懒不惰,勇往直前。失业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创业。 
  一间小小的水饺店,配以各色的家常菜,虽地处闹市之远,却是“饺香不怕巷子深”,整日顾客盈门。这家小店的创办人李姐7年前还是一个生活陷入困境的下岗女工,如今她靠这家水饺店不仅养活了一家子,供儿子念完了大学,还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夫妻店”瞄准商机紧迫开张 
  7年前,李姐所在的单位效益不好,在裁员风波中,李姐下岗了。而当时她的工资只有400元,本来生活就捉襟见肘。下岗后,每月只有200元的补助。祸不单行,仅仅半年之隔,丈夫因为单位效益不好也下岗了。家里每个月的固定收入加起来只有500元。而当时家里也正是需要钱的地方,上有一个整日躺在床上的老人要赡养,下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儿子。 
  为了补贴家用,李姐夫妻二人尝试过不同的赚钱途径。当时霓虹灯广告刚刚兴起,李姐和丈夫托朋友帮忙在一家装潢公司谋到了勉强能糊口的工作。丈夫跟着装修队去施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