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美国人不喜欢拍马屁?
音乐会上的小插曲
关于江泽*席来美,我也经历了一段小插曲。
2000年9月7日,江泽*席到纽约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创联合国规模之最,讨论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
同时,由国务院新闻办*主任带队的“中国文化美国行”,在纽约曼哈顿34街11大道贾维茨展览中心举办时装表演和文艺表演,从早到晚,场场爆满,在美国引起轰动。
*到达纽约时,差不多2000多华人华侨、旅美学者、留学生和中资机构代表,冒着大雨,来到华尔道夫酒店欢迎他。
“中国文化美国行”,在著名的林肯艺术中心举办了两场音乐会,由中央民族乐团表演,民族特色十分浓厚,9月7日和9月8日晚两场,当然这种热闹的场合也少不了*分子和*功分子。
我去看的是9月7日那场,据说*也将在当晚去看演出,当时的票特别紧张,也很贵。
在我们报社和电视台,天天都有介绍本次演出的新闻。我的座位在二楼,票是报社发的,我那个位置,可以把下面大厅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座无虚席,人们都着正装。
演奏隆重开始,人们都陶醉在美丽的音乐中,一曲表演完,在大厅前面三排位置上,突然站起几个人,脱掉身上的西装,露出T恤衫,每件T恤背后是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一句诋毁*的话。
人们正欣赏着精彩的表演,突然出现这种情况,只听见人们高喊“Get out of here ”、“滚出去”,表演暂停,舞台帷幕拉下,全场都发出愤怒的吼声,刚开始几个人喊,后来全场的人都在喊,当警察把他们带走时,人们用手上的节目单扔他们,有的人用手纸扔他们,他们成了过街老鼠。
可能他们自己没想到,会遭到那么多人的谴责,像林肯中心这种高雅的地方,是神圣艺术的殿堂,不容亵渎。
他们被赶出去以后,全场爆发出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几个*分子,他们的情报更新不及时,本来*是要来的,结果临时改变计划,第二天晚上才去。
观众愤怒的吼声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当天晚上,有很多国家的官员应邀作为贵宾观看了演出,我问他们如何看待此事,他们都说这是很粗鲁的行为,他们的抗议找错地方了。
我问了一些老的华侨华人,他们认为当国家政权受到威胁,国家利益受到破坏时,任何一个政党都会采取行动。*分子在这种场合抗议示威,实在太过分了。
两个晚上的演出都十分精彩,除了表演中国民族特色的《梁祝》《花好月圆》外,中国艺术家还演奏了《美丽的美利坚》、《卡门序曲》,观众们随着音乐节拍鼓掌,指挥还转过身来指挥观众有节奏地鼓掌,台上台下交流热烈。
9月8日晚上,*还为演出送了花篮,台上演员和台下观众全体起立,向*鼓掌致敬,*微笑着向大家挥手告别。
据李主任说,掌声经久不息,人们久久不愿离去,虽然8号那天我不在现场,但我从同事们的报道中,华人华侨的议论中,感到了每位海外华人华侨的爱国热忱。
亲历胡锦涛访美(1)
2006年4月18日,*作为中国国家主席第一次正式访美。4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举行了盛大欢迎仪式,欢迎*。
白宫南草坪那场盛大的欢迎仪式,是好多人都想去参加的,美国人如此,华人华侨更是争先恐后地争取名额。胡主席到的当天,我们的刊物就早出了,因此我也有机会去参加。
布什总统亚裔助理,全美共和党联盟主席苏丽凰博士打电话告诉我,白宫已经给我发邀请函,邀请我作为嘉宾去观礼,见证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时刻。我因为是作为嘉宾前往的,因此没有占报社记者的名额。
当时,因为华盛顿正在召开一个全国性大会,因此华盛顿市区宾馆人满为患,一房难求。很多从美国各地赶来参加布什欢迎*仪式的人,没法在市区订到房间,只好住在华盛顿郊外的宾馆,我也是其中之一。
白宫,我来啦
4月19日晚间,我随纽约福建同乡会等闽籍侨团的侨领一起出发,坐的是美国福建同乡会郑棋主席的车。一队人马,从纽约曼哈顿唐人街福建同乡会出发,再到新泽西,与那里的其他侨界代表会合,一起开车到华盛顿。我们一行人在离华盛顿市区还有一定距离的郊外宾馆住下,然后第二天早上5点起床,到苏丽凰博士住的宾馆,取入场的邀请函。
入场安检其实并不像想像中的严格。事先听“过来人”说,这不能带,那不能带,相机的镜头大了也不能带,我有些紧张。因为我有一个相机,还有一个摄像机,都想带进去,记录当天的历史时刻,但是我又怕安检时不让过。后来实在没法子,豁出去了,不管那么多了,我什么都带着了。结果到了门口,负责安全检查的人并没有给我任何麻烦,我出示了我的工作证和邀请函,打开了我带的包让他们检查,就得以轻松通过,进入美国总统欢迎外国元首的地方——白宫南草坪。
我到时,南草坪早已经是人山人海,人们把南草坪围成一个圆圈,站在警戒线以外。这些来自全美各地的观礼嘉宾,什么族裔都有,不过亚裔面孔占一半以上。看到我们纽约来的各界代表和知名人士,我走过去打过招呼,给他们拍照片。然后,我得去找给*主席拍照和摄影的最佳位置,因为那才是完成任务的重中之重。
在南草坪,正对南大门的中间搭起一个两层楼梯一样的平台,那是记者们拍摄照片和摄像的专用区。我和同行挎着相机和摄像机,冲到那里。警卫人员把我们拦住,说要有白宫特许的记者证才能在那里拍摄。“在哪里办呀?”我故意装糊涂。他指了一个方向,要我去问那边的新闻官员,我说已经来不及了。他没有再管我,但是,不知道是后面的人在推我,还是心里的一股力量在作祟,不知不觉中,我最终还是挪到了那个给记者们搭起的位置,看见一些没有特别记者证的人也站在梯子上,我也挤上去,占了一个边上的位置。因为晚到,中间的最佳位置也被各大媒体的记者们占据了,想插一根针进去都难。记者们长枪短炮,各种最新式的摄像和摄影器材,应有尽有,好像在比赛谁家的设备好一样,大概全世界各国的记者都来了,真让人大开眼界。
搭起来的楼梯站台有两层,非常窄小,人挤人站在上面,我时时担心自己会被挤掉下去,那时可就变成新闻人物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亲历胡锦涛访美(2)
我边调试照相机和摄像机,边向周边和观礼人群中认识的朋友挥手致意,打手势告诉他们会为他们拍照。我明白,当布什总统和*主席走到他们面前时,我如果为他们抓拍了好镜头,将是十分珍贵的。
白宫南大门紧闭着,我们一直在紧张而兴奋地等待。看到中美两国的高级官员都在大门的左侧。美国海、陆、空、海军陆战队、海防卫队的仪仗队在为来宾进行预热表演。在仪仗队表演过程中,有人来到记者中间清理“非记者”分子,要站台上和台阶上的人亮出证件,有些人被赶下去了,位置稍微松了一点点,我还是在边上,想往中间挤一点,却遭到横眉冷对。无奈之下我说了一句:“对女士能礼貌一点吗?”没有人理睬。看来,关键时候,“Lady First”(女士优先)已经失去意义了。
站在我身边的是有两位长得很帅的警察,跟他们拍了两张照片。台阶太窄,想让别人给我拍张“工作照”实在太难,看来这次我只能“忘我”地替其他人拍照。
南大门开了,美国国务卿赖斯出来了,仪仗队又表演一会,之后副总统切尼步出大门,仪仗队继续表演,排场很大。最后,全部音乐停下,南大门再次缓缓打开,各路政要以及现场观众,掌声一片,布什总统和夫人劳拉出来,手牵着手,向人们挥手致意,全场掌声雷动。
布什夫妇走到主席台前向人们致意。
我心里在想,*主席该出场了吧?
突然,全场静悄悄地,从南大门左侧驶过来一辆黑色的林肯国宾车,车前有一面五星红旗在飘扬。布什夫妇等在路旁,当国宾车停下来,*主席和夫人下车,布什总统夫妇上前热情握手寒暄。主人邀请*主席和夫人一同走上主席台。
全场一片欢呼,我的心情也格外激动。
两国元首和夫人挥手向人们致意。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眶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