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酸甜苦辣Door to door——敲门拉选票/123
在那些忍辱负重的日子里
中国人在老外眼中的形象/128
七十年代的刀光剑影/130
歧视亚裔事件层出不穷/132
◆“海啸之歌”:用灾难嘲笑华人/133 ◆中餐馆卖老鼠肉?/137
◆一石激起千层浪/138 ◆狗窝电话秀又惹风波/144
纽约华人与CNN的对抗赛/150
◆CNN的“大嘴”卡弗蒂/151 ◆纽约华人愤怒了/153
◆海明律师突然宣布撤案/156
◆“洋诸葛”学雷锋,帮华人告卡弗蒂/157
◆向勇士致敬/161
反对*,支持奥运,纽约华人在行动/162
◆*喇嘛空欢喜一场/163 ◆万人*支持奥运/164
◆罗伯特镜头下的*/168
“地震”,CNN的报道感动美国/169
生活在法律法规的海洋里
美国法律的重要特色:陪审团制度/174
◆神秘兮兮做陪审员的迈克/174 ◆奢侈的陪审团制度/179
“请对我的律师说”/183
◆别再烦我,找我的律师!/183
◆被我牵连也要找律师的海萍/186
车——让你喜欢让你忧/187
◆老司机遇到新问题/190 ◆法,法,法,车到哪里都是罚/192
◆老天,求求你让人把我的车偷走吧/196
“死板”的美国人/198
◆简单的后门没开成/199 ◆告你没商量/200
一朝性犯罪,永远是坏人/202
附:一些有意思的美国法律/204
中国领导人访美轶闻趣事
我所经历的“*访美记”/214
◆*总理真的要来啦/214
◆迎贵客穿什么衣服/217
◆我与*的“亲密接触”/224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28
◆李主任:塞翁得马,焉知是福/229
◆由“扔鞋”事件看两国领导人的不同/233
*之美国印象/233
◆*访美掀起“小平热”/233
◆*智答老美记者/236
*访美/237
◆*到小布什在德州的农庄/239 ◆音乐会上的小插曲/242
亲历*访美/244
◆白宫,我来啦/244 ◆有人捣乱我却束手无策/247
◆*访问耶鲁趣闻/249
附一:世界酒店皇后——华尔道夫酒店( Waldorf…Astoria )/251
附二:美国如何保护来美访问的外国元首?/255
金融危机下的美国生活(外一篇 )
我借了钱不还?/261
曼哈顿依旧人山人海/262
蓝蓝:彼之砒霜,我之熊掌/264
地产商:几家欢喜几家愁/265
金融危机下的华人社区/266
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不同/268
律师的保鲜浪漫/269
便宜的物价,让你吃喝不愁/270
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变化/271
后记/273
就这样成了美国人
“假设美国和中国打仗,你帮美国还是帮中国?”
听说我要加入美国国籍,一位美国朋友这样问我。
如果你是纯粹的中国人或美国人,这个回答就很简单。
如果你是出生在中国,生活在美国的美籍华人,回答这个问题就有点难。
再如果你的父母、亲人在中国,你的配偶和子女是美国人(孩子是混血),回答这个问题就难上加难。
“肯定帮中国!”有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假设的事不回答。”有人狡猾地说。
“躲到别的地方去,不管这伤心事。”有人避重就轻地说。
“谁是对的,就帮谁。”有人义愤填膺地说。
“最好是劝和,减少双边损失,减少亲人痛苦。”有人平和地说。
而更多的回答是:“美国和中国之间最好不要有战争,美国和中国之间根本不可能有战争。”
这个问题之所以老在我脑子里打架,其实是因为我的入籍宣誓引起的。
一般人们要真正实现美国梦,就得加入美国国籍。要加入美国国籍成为美国公民,最后一道程序就必须宣誓效忠美国。誓言的大概内容就是当国家有难的时候,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要为保卫美国拿起武器,挺身而出。所以我自然而然会想到,那如果美国和中国打仗呢?我该帮谁?说实话,我很矛盾。
尽管我觉得保卫国家是每位公民应尽的神圣职责,但我还是有些犹豫与矛盾。
我为什么要加入美国国籍?我为什么要实现美国梦?
漂泊累了想要一份稳定的生活?心中渴望一种归属感?在美国生活久了,爱上了美国?别人加入我加入随大流?到老时享受美国福利?还是为了在与美国人打交道时和他们平起平坐?我也没想清楚。
最后在各种迷茫和矛盾中,我怀着“壮士去兮不复还”的心情加入了美国国籍:2008年11月14日,在宣誓大厅里,与其他各个民族各色移民一样重复着宣誓官念出的效忠誓词。此时,我脑子里却浮现出一年前赶搭“入籍末班车”的紧张场面。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搭上入籍末班车(1)
2007年7月28日,是美国入籍申请的一个重要时限。凡在这之前申请入籍的移民,可以按照移民局以前的法规,交申请费400美元,这之后提出申请,就要交675元!更要命的是,入籍试题将作重要改革,难度增加。成千上万的移民都为此改变了“持绿卡住美国”的进程,赶在申请费提高前,搭上这趟“便宜”的“入籍末班车”。其实,我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加钱和考题加难都不是问题,人们之所以想赶在政策调整之前入籍,只是想借着这个时限,给自己一种压力和推动。
按照美国的法律政策,拿绿卡五年即可申请加入美国国籍,如果与美国公民结婚,则只需要三年。我拿绿卡将近十年,早已符合入籍条件,但是我好像一直都没有想过要改变国籍。我身边的一些朋友不时地劝我,既然是举手之劳,为什么不干脆加入美国国籍,做一个真正的美国公民。特别是在“入籍末班车”时期,我们美国《侨报》新闻部李建伟主任不时提醒我,申请费用提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建议我早点提交申请。
但是我当时尚处于矛盾阶段,还没有真正决定,所以我一直按兵不动。李主任经常着急地对我说:“嘿,说了多少次了,你为什么还不提出申请呢?拿绿卡那么多年了,该入籍了!费用要提高了!题要变难了!我父母都准备提出申请,每天都在准备入籍考试呢。”我们主任的父母都六十多岁了,英语不灵光,但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天天在苦读英文,准备考试,准备加入美国籍。
我和李主任是同事,又是老朋友,和他父母也很熟,还经常去他们家混饭吃,他经常像老大哥一样帮我、教训我。
终于,在离最后时限还有几天时间时,我提出了我的入籍申请。
在主任的帮助下,从网上下载了入籍申请表。
表上要求申请人提供比较详尽的个人基本资料,当然全是英文。对于英文不灵光的人来说,要正确填完这张表格,还真是大伤脑筋。
例如表中有一栏要你详细列出“Information about your residence and employment during the last five years”(过去五年内居住过的地方和工作情况)。这一栏内容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因为你必须列出你过去五年中的很多细节,比如每次出境日期以及长短。因为按照规定,持有绿卡五年以上的人,在这五年中必须在美居住满两年半以上,才有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资格,而移民局会根据你所列出的日期来推算你是否达到了这一要求。
除此之外,“Information about your marital history”(婚史)也问得很详尽,包括“How many times h*e you been married”(结婚次数),“Information about your spouse”(每个配偶的情况),如篇幅不足,还要另加纸(别笑,在美国结过好多次婚是很正常的)。这一项,也许是为了调查假结婚。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虽然是只需回答“Yes”或者“No”,但这些问题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如果你的回答有差错,远不是扣分这么简单——不但会影响你入籍申请的结果,更有甚者还可能使你遭到无处不在的联邦调查局(FBI)的调查。
H*e you ever been declared legally inpetent or been confined to a mental institution with the last five years(在过去五年中是否进过精神病院或有精神毛病)?
H*e you ever advocated either directly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