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巅峰·马斯洛赋予伟大公司的魔力-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 大多数公司没有意识到这个事实,即使不同的经营方式可能会取得可持续的经营结果,但是其经营活动是以过时的和短期的观点为基础的;
  3。 许多公司都习惯性地“倾向于以有形为目标,”这意味着财务成果通常比关系上的问题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4。 越来越多的研究企业经验的学者和顾问正在把无形的关系与人的精神变得更加有形化,而且在许多成功的公司如何进行重组,以追求利润与快乐上,他们起着表率作用。
  以工作场所为镜
  我们组织工作场所的方式反映出我们对人类行为和我们想创造的世界的假设。作为雇员,大多数人对此鲜有直接的发言权,这令他们感到非常失望。然而,在如何创造我们的工作条件上,作为经理或领导者的我们可以发挥比较大的影响力。通常,这些假设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没有在口头上表达出来的。不幸的是,大多数努力让人有劲使不上。
  马斯洛及其作为管理理论家的同事道格拉斯·麦格雷戈都认为,如果企业的领导者想要建设一个比较成功的工作场所,他们需要更密切地关注这些假设。麦格雷戈曾写道:“当你下一次参加管理层会议时,如果在会上大家要讨论政策问题或考虑采取某种措施,你要改变靠乱写乱画打发时间的态度,而要简略地记下与会者在讨论过程中提出的有关人类行为的假设(观念、意见、信念和结论)。有些假设是明确地提出来的,大多数假设是含蓄的,但推断出来是相当容易的。”
  麦格雷戈就人类本性提出了两条形成鲜明对照的假设,他称之为“X理论”与“Y理论”。如果你相信X理论,你很可能赞成机械式或高度层次化的管理方法,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天生就不喜欢工作,而且希望被人指挥,因此他们需要被别人监视和管理。而根据符合Y理论的人类本性理论,如果某些条件得到满足,人们会具有工作的动机,并享受控制工作场所的乐趣。当然,虽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全心全意地支持Y理论,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企业仍旧是按照X理论组织的。当你换了新工作时,你会面临从上至下的雇员审查、考勤钟和90天的“试用期”,这只是X理论存在的一个例子,即使在我的一些酒店里也有这样的情况。我发现当我与其他公司的领导者交谈,并促使他们关注这个问题时,他们常常意识到他们为自己、雇员、顾客和投资者创造的环境,实际上与他们所说的、被他们视为如个人价值观一样珍贵的东西格格不入。这些人(许多出于一片好心)是故意创造出一个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相矛盾的工作场所吗?当然不是。他们很可能无法停下来,无法自我分析,无法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我们在工作场所里做的许多事情是家长、老师和工作中的前辈教给我们的。我们有义务用实际行动兑现我们所说的话,而不是我们的祖父母、教授或以前的雇主说的话。无论你在公司里是初级雇员,还是CEO,你知道你的工作场所是以什么理论为基础的吗?仅仅提出这个问题就会颠覆许多事情,这是因为这种有意识的行为可能让你醒悟过来,使得你自己的、有关人类动机的看法与公司的习惯格格不入。
  我们为什么这样关注短期目标
  对于我来说,用实际行动兑现我说的话,意味着把我的企业当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手段。我喜欢用“投资的因果效应”这种措辞,它是指企业可以改变我们的个人生活和我们在本地和全球的影响力。如果投资具有以短期为目标的习惯性倾向,那么因果概念可以一代又一代地被延续下去。被应用于商业社会的因果关系意味着在公司工作的人们,要考虑他们的行动对环境、对社会、对他们的关系和对自己的长期影响。有点像新时代?可能吧。但是,在这个10年的初期,我们目睹了安然和世界通信公司的所作所为的“前因后果”等等,他们体会到了圣经中所记载的因果报应:自食其果。

第2章   投资的因果效应(3)
史蒂芬·柯维在他的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以“情感银行账户”比喻“社会关系中逐渐累积起来的信任度”。成功的领导者认识到他们不能经常地从他们的商业关系中取出钱来,如果你准备从你的关系中取出钱来,你必须通过存款,以向别人提供他们想要或需要的东西的形式,来保持收支的平衡。富裕的农民与他们的土地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和睦的夫妻彼此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对社会负责任的公司与社会之间也有这样的关系。
  “9·11”之后,经济陷入衰退,全球服务业和幸福生活酒店集团的所有酒店都受到了挑战。在此期间,我们与本地客人和公司客户发展的长期关系,成为不仅使公司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还能够兴旺发达的关键之一。在最悲观的日子里,我和我们的销售副总裁彼得·加姆斯不会只按照传统的方式,通过电话推销我们的服务,我们会去拜访长期顾客,并直接地表示我们需要从我们多年以来建立起来的情感银行账户中提款。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我们的顾客知道和意识到,我们没有在网络公司飞速发展的好时光里向他们漫天要价,因此在我们与公司客户建立起来的情感银行账户里,余额是净值,这使得我们能够提出款来。我们还采取了其他措施,以便利用我们在银行账户里积蓄的信誉,包括给最频繁光顾我们酒店的客人写信,告诉他们在这些具有挑战性的日子里,我们需要他们的帮助,并请他们将我们的情况告诉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听起来有点像电影《风云人物》(It誷 a Wonderful Life)中的乔治·贝雷(George Bailey),难道不是吗?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我们当时希望我们的“市民”会出现,手上拿着现金,就像这部经典电影的结尾所呈现的那样。
  投资的困果效应仅仅是换一种方式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你有意识地决定以这种方式安排你的职业生涯时,它会完全改变你具有的有关如何做出商业决策和处理商业关系的观点。同时,它可能重新确定我们的经济逻辑的方向,这样人力资本就会得到重视,具有与金融资本相同的地位。
  在公司中,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支持的理论,与我认为属于比较开明的、接受基于长远观点的哲学体系的企业领导者不断地发生着矛盾。在《基业长青》一书中,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以实际经验证明,从长远看,重视核心价值观和有方向感的公司,比纯粹受利润驱使的公司做得更成功。然而,我们不断地看到一个个公司在做决策时牺牲了长期绩效和价值,以满足短期目标,如季度收入,为什么呢?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常常被浓缩为带有隐晦含义、由单音节构成的信息,而不时地发送这种信息的载体就是我们的黑莓手机(BlackBerry)。商业社会对短期和交易的把握能力常常强于对长期和改革的把握能力。随着变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在我们如何“做”生意上,一种“出租关系”式的手段几乎应运而生(听起来有点像按小时付费的凤凰酒店在幸福生活酒店集团出现前的经历)。许多企业领导者是按照“纯粹的”弗里德曼式的资本主义创办企业的,而这种资本主义似乎符合我们美国人所接受的、让人痛苦不堪的生活节奏。特别是在“9·11”后,我们把职业上的成功与个人感到满意和满足画上了等号。然而,许多公司倾向于关注短期与渴望纯粹功能化的关系,这种趋势与我们通过调查所认识到的美国企业家的远大抱负直接发生冲突。
  我们如何解释这种自相矛盾的状况呢?我们知道“利润的最大化”一直都不是杰出企业的唯一驱动力。
  创办了世界上第二大共同基金公司先锋集团的约翰·博格尔,在他最近出版的《争夺资本主义精神的战争》中非常惋惜地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即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从短期和盈利的角度出发进行投资。他说随着投资者持有一只股票的平均时间从6年以上,猛降至1年左右,他们在投资的方式上已经从“持有股票”变为“租股票”。然而,博格尔与柯林斯和波拉斯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说:“长期持有公司股票,并希望内在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共同)基金经理带给客户的回报,要高于短期持有股票的基金经理带给客户的回报,而每当市场向后者报出一个极具诱惑力,但属于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