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别了,雷曼兄弟-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瘢龆艘坏┦フ庑把骸保龈咚僭俗幕鹘┤煌V棺U飧鍪焙颍傲鞫晕;币丫⒄钩晌恕俺ジ缎晕;薄H绻挥屑笆钡拇罅孔式鹱⑷耄诮酉吕吹娜魏我桓鍪谐〗灰兹绽铮茁媸倍伎赡苊挥心芰庞担耸钡睦茁丫拔蘖靥臁薄�

  9月13日:离雷曼告别华尔街还剩下1天

  华尔街共商大事美联储袖手旁观

  对于已经完全失去独立经营能力的雷曼,美联储紧急召集华尔街各大投行和机构首脑,巴克莱资本CEO也亲自率领“并购小组”连夜从伦敦乘专机飞到纽约,在美联储大楼进行了一次长达48小时日夜不分的紧急会议。在连轴转的两天里,美联储和多位CEO一起讨论一切可能的挽救雷曼的方案。星期六晚上,大家暂时达成一个共识:由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在场的各大投行组成一个财团,总共出资550亿~600亿美元购买雷曼的“问题资产”,然后由巴克莱资本通过和美国银行进行“形式上的”竞拍,收购雷曼剩下的这部分良好资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详见“美国政府的袖手旁观”一章),美联储拒绝向在场任何机构提供任何形式的资金或者担保援助,巴克莱资本请求英国政府方面的担保也被拒绝。

  9月14日:离雷曼告别华尔街还剩下0天

  收购方扭头而去雷曼无力回天

  美联储的袖手旁观,使巴克莱资本和美国银行不得不在最后时刻扭头而去,此时雷曼大势已去,必死无疑,剩下的只是一个宣布噩耗的时间问题。鉴于雷曼是美国前十大信用违约掉期交易商,美联储联合国际掉期交易协会(ISDA)发出“特殊星期天交割”通知,开放9月14日(星期天)下午2点到4点这段市场本来关闭的时间,让以雷曼为交易对象的信用违约掉期合约的买家和卖家尽可能地相互匹配,来尽可能地减小买卖双方的损失。由于雷曼相关合约数量太大,3小时的窗口被迫又延长了两个小时,事实上,很多投行一直工作到深夜。这样,“后事”料理完毕,美联储对雷曼CEO福尔德下了最后通牒——“雷曼必须在9月14日晚11点59分之前,也就是在星期一市场开盘之前,完成破产保护申请”。两天两夜等候在美联储和雷曼大楼门口的各大新闻机构和媒体,终于各就各位,开始“吊唁”。

  ……

  直到9月15日凌晨,CNBC电视台灯火通明。一个承上启下的节目再次掀起高潮——“雷曼宣布破产。下一个又会是谁?”CNBC的屏幕上来回滚动播放“黑名单”——

  美林公司?

  摩根士丹利?

  美国国际集团?

  华盛顿互惠银行?

  美联银行?

  当天晚上,美林“逼嫁”美国银行。第二天,摩根士丹利告急。一个月内,CNBC黑名单上的主人,无一幸免。

  华尔街千万博士加“矿工”,“矿工”是华尔街对研究和制作金融模型的博士和金融工程师们的统称,因英文简称“Quant”与中文“矿”发音相似,而戏称为“矿工”。又是随机模拟,又是运用数学模型,预测结果一个比一个错得离谱;还有千万股票分析师,从早到晚捧着公司的财务报表读,却推荐什么股,什么股就跌;只有CNBC,一打一个准,一说一个中。究竟是什么魔力,能让CNBC“料事如神”?

“阿喀琉斯之踵”和非理性繁荣
《别了,雷曼兄弟》中信出版社作者:李溦、黄小军、李勇、赵艳洁

  一封真真假假的高盛电子邮件,结束了贝尔斯登85年的华尔街历史。贝尔斯登的落幕把雷曼推上了“告别华尔街”的舞台。雷曼精彩的告别演出,又将美林推到浪尖上。一个星期内,华尔街四大投行巨头无一幸免,死的死,伤的伤。随后还有美国国际集团,华盛顿互助银行,美联银行,等等,或“心甘情愿”,或被生拉硬拽,一一“舍身陪葬”。如果说,高盛的电子邮件产生的是“蝴蝶效应”——蝴蝶在巴西轻拍两下翅膀,就可以导致一个月后远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那高盛,还有高盛的背后,又为何要如此作茧自缚?如果说,谎言说一千遍就成了真理,那经过了百年洗礼的华尔街又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阿喀琉斯之踵”比喻为一个看似强大的个体或者体系身上的某个致命弱点。那么,雷曼,还有华尔街上千百个其他的“雷曼”,它们的“阿喀琉斯之踵”又是什么?

  1996年,在网络经济的带领下,美国股市如火箭冲天,道琼斯指数也一路飙升至6 378点。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担心当时过高的美国股票价格会带来泡沫破裂,于1996年12月5日发表了一次著名的演讲,讲话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叫“非理性繁荣”,并表达了他对这种“非理性繁荣”的担心:

  “显然,持续的低通货膨胀率意味着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减少。通货膨胀和不确定性的降低又带来了风险溢价的降低;风险溢价的降低则意味着股票和其他资产的价格被抬高。从过去几年里的市盈率以及通货膨胀率中我们不难发现,是这种‘非理性繁荣’在抬高资产的价格。但是,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或许这种‘非理性繁荣’已经过分地抬高了资产的价值,从而会带来意想不到和长期的经济收缩,就像日本过去10年里所经历的一样?……”

  然而,格林斯潘意在警告投资者股市泡沫的“非理性繁荣”一说,非但没有降低投资者的疯狂和热情,反而成为了“胆小鬼”的笑话,这个笑话推动着美国股市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下节节新高。2000年1月,美国道琼斯指数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的11 700点,是其1994年4 000点水平的近3倍。而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年3月24日创下的5 078点的历史最高纪录,则是6年前指数水平的6倍。就连格林斯潘自己在那次著名的“非理性繁荣”演说之后,也很快就改变了对股市的审慎态度。他在2000年的一次演讲中说:“知识一旦获得是不可撤销的,而风险溢价的降低也是一样的道理。”最终格林斯潘和广大美国人民一起钻入了“牛市主义”的美丽泡泡之中。

  凑巧也就是在这个时候,2000年,耶鲁大学希勒教授出版了一本以《非理性繁荣》命名的著作。书中,希勒教授比较了美国近140年来股票市场市盈率的变化情况,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股票市场指数大幅上涨是脱离实际经济运行的反常现象,并提醒全球投资者注意泡沫经济的风险。就在《非理性繁荣》一书刚问世之时,美国股市发生了巨震,此时的道琼斯指数与其在1月的历史最高点11 700点相比下跌了近20%。纳斯达克指数也受到了重创,由3月24日的5 078点跌至4月17日的3 227点,其跌幅超过30%。网络经济的泡沫全面破裂,股市崩溃,经济衰退。甚至在2000年的硅谷,有人在汽车尾部的保险杠上拉出大条横幅——“回来吧,非理性繁荣!”

  事实上,“非理性繁荣”及其对立面“非理性悲观”,奠定了现代金融学中一个全新领域——“行为金融学” 的基础。行为金融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旨在将人类行为和认知心理学与现代经济金融理论相结合,以研究和解释市场参与者种种“非理性”的金融决策,也就是华尔街上“贪婪”和“恐惧”的两军之战。

  传统的金融理论里一个最根本的假设在于,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财富最大化”追求者,因而整个市场和市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比如,现代金融学里最著名的两大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事实上,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理论和经验证据表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假说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市场上出现的种种现象。也正因如此,华尔街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动辄价值百万美元的数学模型,以及浩浩荡荡的“矿工”群体。

  然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金融学者和市场参与者开始发现,市场上存在着很多异常的现象和行为,不能被现代金融学理论所解释。有许多情况下,人类“非理性”和“非逻辑”的情感和心理,主宰和影响着金融决策,从而使市场行为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

  当牛市来临的时候,投资者的心理是:“如果我不以这个价格买,别人就会以这个价格买。”当熊市来临的时候,投资者的心理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