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8锌安渡哒摺钡氖贝翟谝丫亲ㄖ仆醭┦赖木跋螅谠页急环牛锌炷希C#谑欠呷幻剩聪抡庋鳌馐墙衣读朔饨ㄉ缁岷诎挡斜┩持蔚囊黄蕉沸缘氖德肌
后来偶翻史书,看到柳宗元的身世,与唐朝元和年间的故事人物,扑才知道柳的愤懑背后,还有很深的曲折,而元和时的社会,也并不是连一点点的希望和精英都没有了。
当时人物
恰恰相反,从唐德宗贞元年间到宪宗元和年间,人物辈出,文章繁盛。知名将相如王叔文、杜佑、李绛、李吉甫、杜黄裳、武元衡、裴度、李愬、令狐楚等,诗文名家如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孟郊、贾岛、李贺、白居易、元稹,前后提携相望,呈龙腾虎跃之势。
柳宗元中进士,与刘禹锡同年;入朝为官,与韩愈为搭档。其中,柳尤其跟刘禹锡一样是少年登科(柳比刘小一岁),所以惺惺相惜,共谋进退。柳、刘才名重于当时,书生意气,好发议论,褒贬无遗。当时,德宗皇帝已经到暮年,太子李诵一派逐渐成气候,东宫的班子带头人王叔文、王伾组织“影子内阁”,柳、刘一同入选,二王很看好他们,“欲大用”。
公元805年正月,德宗病死,传位于太子李诵,改元永贞,是为顺宗。但是,史载德宗临死想见太子一面而不得。为什么呢?因为太子病得比他还厉害。李诵一直患有严重的风疾,也就是瘫痪,身体非常差,躺着继承了皇位之后,也只是挺着精神被扶出来跟臣民见了一面,然后又回内宫养病去了。于是,朝政大权落入王叔文、王伾之手。二王遂拿出早已拟定的改革方案,减税役、削藩镇、打击宦官,着手对当时的诸多弊政来一次大清理。
在这场很突兀的改革中,柳、刘二人冲在最前线,参与机密,弹劾人物,风光一时。柳宗元后来总结,当时的自己“齿少、心锐、径行、高步、不知道之艰,以陷乎大阨。”
他们的这场永贞改革,却注定要失败,因为支持改革的皇帝气息奄奄,根本无力控制内廷,使得本来在德宗朝就很跋扈的宦官,处于无人羁縻的状态。当宦官集团感觉二王的改革将要削夺他们的权益时,宦官便开始向外廷来寻求同盟。此时,在朝廷上,德宗朝的大官僚对王叔文的改革持观望态度,而在个人上,则对二王及其周边靠科举出头,而出身寒门的柳、刘等人极为反感。所以,宦官的橄榄枝一伸过来,这边立即接洽。
他们的办法,是撤除王叔文系统的权力基础——唐顺宗。永贞元年八月,宦官与朝臣合力,强迫顺宗禅皇位于太子李纯,改元元和,是为宪宗。
太上皇的病榻刚刚被抬出皇宫,二王系统即遭清算,王叔文、王伾和柳、刘等八位主要改革派全部被贬逐到外地。因为那八人同被贬为偏远地方的司马(闲职),所以,此事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柳宗元、刘禹锡的风光日子,算来只有一百四十六天,却要换来后边十几年的失意光阴。柳宗元最初被贬为治所偏远的邵州刺史(在现在的湖南中西部),收拾行囊,带上老母妻儿,即日上路。
这个失意的人即将赶到邵州的时候,有新诏书快马追来,大意如下:你辛苦了,不过你的路还得继续走下去,因为你已经改任永州司马,那里山水不错,你要注意身体呀。钦此。
柳宗元在驿站写了很多封信,给所有能够搭上边的在位者都写信了,求大家放自己一马,但是直到花也谢了,柳宗元都没有收到好消息。对他们几个,朝廷的政策是“虽赦不用”,意思是就算天下大赦,也不减轻这几个人的罪名,案底更是永远不销的了。
天南有雪
柳宗元就这样来到了永州。
永州地处现在湖南和广东交界,地接南岭北麓,荒僻无人,离当时的南诏国已经不远。
柳宗元一家到永州后,连住所都没有,后来求得一个和尚的帮忙,在寺庙里寄宿。由于路途颠簸,加上水土不服,到永州未及半载,柳的老母卢氏便辞世了。
个人的遭际,家人的离去,令年轻的柳宗元无比愤懑,向着寥廓的楚天,蛮荒的大地,他发出呼喊:苍天啊苍天,难道你没有看到这人间的冤情吗?!
柳河东的边城故事(2)
也许苍天有眼。
于是,下雪了。
唐朝时中国的气候,比现在还要暖和,在靠近岭南的地方,能够下雪已经是罕有,而柳宗元初到永州所遭遇的那次大雪,更是下得胡天胡地。山岭、江河、人家全被雪盖,数个州地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异境之中。这些地方人家里养的狗,一生都没有见过这样大的雪,以为冰河时代重新来临,人类文明即将灭亡,于是昼夜狂吠,四处奔窜。这个景象被柳宗元在文章里纪录,就是成语“粤犬吠雪”的由来。
身处偏远的江湖,又见雪落,柳宗元的心境可以想见,在千余年前,还有一个人也与他相似,那就是同样被放逐的屈原,屈原在《涉江》里也写了这样悲戚的雪野: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
在大雪中,柳宗元悄然离开栖身的寺庙,离开村镇,离开人声和犬吠,很久,很远,到了荒野深处,到了潇水之滨,坐下,良久。他作了一首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有一种等待叫做荒凉。
上来就引“绝”“灭”入诗,这在唐诗里很少见。不过,下面竟出来一个钓翁,说明在这一派肃杀之中,其实还是有生机和守望存在的。在古时,如果你在荒山野浒之间,看见一个奇形怪状的人在那里垂钓,千万不要贸然上去打扰或者问路,因为那如果不是性情古怪的绝世高手,就是等待转机的失意政客,招惹他们,会被扁得很惨。
以钓翁自况的柳宗元,不是去投水的,他还在等一个人的消息,如果这个人的境遇有了转机,抑或说句话,搏一下,也许自己还有希望。
江南春来早,南岭春更早,倏忽几月过去,雪融梅出,大地一片葱茏。冷落中的柳宗元终于等来了那个人的消息。
那个人就是太上皇李诵。
消息的内容却很简单:他驾崩了。
《捕蛇者说》就写在这个时候。
文中提到的“异蛇”,就是五步蛇,又名祁蛇、蕲蛇、白花蛇等,这种蛇有剧毒,最凶的时候一次可以咬死四个成年人。朝廷征集这种蛇干什么呢?为皇上治疗瘫痪。对献蛇者,朝廷有什么回报呢?
抵当税役。
当时施行两税法,分夏、秋两次交税,即课文中说的“岁赋其二”。此法初衷是减免农人租税,但施行后多被钻漏洞,甚至被下面公然废置。两税之外,名目极繁,民不堪命,所以朝廷征蛇,永州之人竟然“争奔走焉”。永贞改革,一大项目就是要改革“两税法”,所以,柳宗元在文中,毫不隐讳“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那么,顺宗已经死了,朝廷没有必要再征蛇,“专其利”的蒋氏将命运如何呢?可想而知。
所以,柳文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哀挽死去的李诵,虽然这挽意已经很轻很淡,就像方鸿渐在月下亭中柱后,吻苏小姐嘴唇的那一下。
元和教训
柳宗元在永州一待就是10年。这10年中,朝廷怎么样了?那里是不是奸臣当道、一片狼藉呢?
不是。
朝廷上热闹得很,宪宗上台后,任用了一批能臣,整顿吏治,削藩整军,正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对于一个逐臣而言,最痛苦的不是自己被贬后朝局黑暗,每况愈下,而是撇了自己后,人家反而干得更好,自己却在冷落中徒有羡鱼之情,彻底断绝了回归的希望与自持的理由。
那钓翁干脆投水了,在柳河东的心里。
不料元和十年头上,事情突然有了转机。重臣裴度为当年的八司马向皇上求情,说这些人在江湖险恶之处,已经改造了这么多年,对于本朝仁化,已经深为感动,如今这些人老的老,病的病,死的死,境遇很悲惨,皇上英明神武,德政被于万方,也应该赏他们点阳光,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
宪宗心一软,想这几个人也确实被整得太惨了,便点头说:让他们先回京,观察观察……
于是,柳、刘几个人在五湖四海的地方一起收拾行囊,又回到了长安的繁华之中聚首。
按皇上的想象,这几个家伙改造了这么多年,应该是一个个满身晦气,变得低眉顺眼,口僵手颤。到时候哀其衰朽,给他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