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密飞行--共和国领袖专机保障亲历-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总理很仔细地看看地图,又极认真地瞧瞧地面,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似的点点头。  总之,自从〃9·13〃事件以后,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周恩来总理在对待一些很细小的问题时也显得特别的谨慎。   txt小说上传分享

别打搅他们
全体人员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借着闪电的火光和雷达,努力寻找着云层的缝隙。飞机在四周闪电的包围中,穿来绕去,左躲右闪。  在为周恩来总理飞专机的20年里,我们也曾多次空中遇到雷雨大风、突然事变等特殊情况。面对危险,周恩来总理总是镇定自若,又总是充分相信机组有能力有办法脱离险情,给予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所以,每次遇险都能够化险为夷。  要知道,总理如果有丝毫不冷静的行为,对于我们机组来说将增加很大的压力,由此造成心情紧张,而人在紧张的情绪中是很难顺利摆脱困境的。  一次,由河内回国。晚9时,我们才起飞离开河内。飞行不过十分钟就进入了雷雨区。尽管机组人员早有思想准备,但还是比较紧张,全体人员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借着闪电的火光和雷达,努力寻找着云层的缝隙。飞机在四周闪电的包围中,穿来绕去,左躲右闪。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张飞行,终于绕出了雷雨区,脱离了险境。机组的同志们松了一口气,同时大家发现自己身上的衣衫,也都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我担心坐在后面的周恩来总理不放心,便把驾驶杆交给右座,到后舱向总理报告飞行情况。  奇怪得很,周恩来总理好像知道我此刻会到他那里去似的,我的后脚还没进门,他就很高兴、很关切地对我说:  〃瑞霭,你们辛苦了!快擦干头上的汗吧。〃并且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总理,现在我们可以放心了。不会再有危险啦!〃  由于总理站立起来,使我很惶恐,可总理似乎没有觉察到,他接着我的话茬:  〃我就知道你会有办法嘛!可小张还要去替你帮忙呢。〃  总理一边说,一边笑眯眯地看着他的卫士小张。  〃总理呵,我可不是这个意思啊,只不过想到前面看一看。〃  小张着急地申辩。  〃哦!那是我委屈你啦!〃  见小张认了真,总理便开心地放声大笑起来。  原来,绕飞的时候,飞机外面风起云涌,电闪雷鸣,火光四起。强大的气流,把个偌大的飞机竟像摇一只小小的摇篮一般,放在桌上的文件、铅笔,都劈劈啪啪地滚落在地。  周恩来总理也坐不住了,他不再办公,一声不响地把手里的文件递给小张,将脸贴在玻璃上,默默地、长时间地〃欣赏〃着外面那动荡的世界,领教着那左右人类的大自然的威风。  而呆立一旁的小张却有些害怕这个狂暴的世界,他又惊恐又担心,好像每一个炸雷都有可能劈在飞机上,每一声巨响,都让他的心揪得紧紧的。  〃总理,我去前舱提个醒,叫他们注意着点。〃  周恩来总理眼睛仍旧瞧着窗外,他朝小张摆摆手:  〃别去打搅他们,瑞霭会有办法的。〃  事情过去了,总理拿小张逗乐,不料小张却当了真,引得总理更乐了。  南方的天气变化很快,尤其是夏日里,雷雨风暴说来就来,而且地区性很强,一般难以预报。  另外一次专机遭遇暴风雨也是在去越南的时候。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胡志明主席去世了,中国共产党选派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元帅为团长和副团长,组成了一个很大的政府代表团,前去越南参加安葬仪式。  也是在返回的时候,准备在南京机场降落加油后马上飞回北京。就在飞机飞临机场上空之时,突然间乌云遮天蔽日。此时我们已无别的选择,只有硬着头皮落下去。我们贴着云底飞,总算找到了跑道。可飞机轮子刚接地,倾盆大雨跟踪而来。跑道、滑行道一下子就积了几十厘米深的水,飞机滑行非常困难。  在代表团的成员中,有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韦国清。韦国清便趁机〃游说〃周恩来总理,希望总理在南宁休息一个晚上再回北京。  〃总理,看来今日是人不留人天留人啦。这样的坏天气,回北京的希望不大了。我看还是下飞机进城去吧。〃  总理坐着不动,把手摇一摇:  〃这方面你不懂,我听张瑞霭的。〃  韦国清见自己劝不动,就悄悄把我拉到一边:  〃张局长,总理只要回到北京,就不能够好好休息了。想个办法,让他进城吧。〃  我们都希望总理能多休息一会儿,当然愿意做他的〃同谋〃。我佯装刚从气象台了解完天气实况回来,跑到总理跟前报告:  〃总理,这雨一时停不了,今天赶回北京的希望不大。主要是跑道上的水太深,滑行都滑不动,飞机根本起不来。我们是不是进城呢?〃  〃好吧,我们就进城吧。〃  第二天早晨,我们机组几个人在宾馆的林荫道上散步,迎面见叶帅款款向我们走过来。当我们面对面的时候,叶帅拍着我的肩膀:  〃哎呀,还是老手行,总理很信任你呐。〃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罕见的伟人(1)
这位上校先生手举着酒杯,津津有味地喝着杯里的茅台,可眼睛却老是盯着我的衣服看个没完。  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之前,国务卿基辛格曾两次先行来到中国,为尼克松正式访问作准备。  中美关系中断二十多年之久,基辛格第一次试探性的访问进行得十分秘密。他绕道巴基斯坦,乘坐巴航的飞机悄悄进入北京。行前,由巴基斯坦总统亲自送上飞机。巴基斯坦总统是中美政府接触的联系人,总统对身边无关的人都严格保密。因此,机组人员根本不知道坐在他们飞机上的这位神秘人员到底是谁。  功夫不负有心人,跟踪的记者群中,有一位名叫贝格的伦敦《每日电讯报》驻巴基斯坦记者,终于发现机上坐的是基辛格,立即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一篇〃基辛格飞往中国〃的快讯。他满以为抢到了爆冷门的头号新闻,但稿子发回编辑部后,值班的编辑竟不敢相信这个事实,以至错失了本应轰动世界的独家头号新闻。  北京与白宫之间的往来,从秘密到公开,自始至终,周恩来总理都极其关心和重视。基辛格第一次秘密来华时,我们派了3名技术过硬的飞行员和领航员到达巴基斯坦,为基辛格乘坐的飞机领航。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的座机降落在空军南苑机场。因为我们当时还没有波音飞机,为了加强力量,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派吴法宪、邝任农和我,组成机场搭台指挥小组,具体落实到我拿话筒指挥。飞机着陆后,为了保密,前来迎接的只有黄华、章文晋及礼宾司的一位负责同志。他们将基辛格迎送到钓鱼台国宾馆。  基辛格的行动,不仅对机组实行封锁政策,就是对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馆,也同样一丝风儿也没有透。机组人员没有去使馆,也不让他们同使馆通电话。由黄华及夫人、章文晋及夫人、还有符浩及翻译唐闻生,加上我一个,我们几个人全权负责接待工作。  我们把机组成员接进城里后,将他们安置在比较偏僻、远离使馆区的官园。这个地方是50年代初期为中央领导人建设的住宅区,其中还有毛泽东主席一家人的一套住房。但他们在这里住的时间非常短,很快就搬进了中南海。可是这个地方环境优雅,室内设备齐全,还有室内游泳池,条件非常好。当时严禁机组人员走出大门,说得不好听点儿就是将他们软禁了起来。就连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为基辛格举行的欢迎宴会,也没有让巴航机组人员参加。  记得那次出席宴会的人,都是从很少用的南大门进入大会堂。宴会的规模虽不大,但却很隆重。周恩来总理的祝酒词热情洋溢。基辛格也站起来讲了话。当翻译把他讲话时引用的毛主席语录译出来后,在座的中国人个个惊讶,我看连周恩来总理也未必料到他会运用毛主席的语录。我们就更没有料到,〃头号敌人〃的国家安全事务特别助理,竟学习而且运用毛主席的书。  3个月以后,也就是1971年10月20日,基辛格第二次来到中国。这回,他是今非昔比了,堂而皇之的以尼克松总统全权代表的身份,乘坐了尼克松的波音707总统专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  基辛格在北京停留的6天时间里,他和他的代表团分别同我国有关方面人士进行了全方位会谈,讨论尼克松访华的一系列问题。因为基辛格率领的代表团中,有一位为尼克松飞专机的上校飞行员,所以,周恩来总理指派我和马仁辉参加技术会谈小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