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挺拔的鼻子和端庄的五官在古今世界女王中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埃及文物局局长扎西哈瓦斯博士说:“英国人说克丽奥佩特拉丑陋和肥胖是毫无根据的,他们应该到埃及卢克索神庙去看一看,这座神庙里有保存完好的克丽奥佩特拉的浮雕。如果克丽奥佩特拉像英国学者描述得那样丑陋,那为什么两位罗马将军会不顾一切地疯狂地爱上她呢?”在埃及人看来,克娄巴特拉充满了美貌和智慧,她不但是一个大美人,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她具有比美貌更加出众的智慧,他们认为她“更像是一个女学者而非热情似火的情人。她的第一语言是希腊语,但她也说拉丁语、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埃及语”。有位学者说:“尽管克娄巴特拉不像她与罗马将军的爱情故事中所描写得那么漂亮,但我确信她是极聪明的,她应付罗马用的不是美人计。”
实际上,克娄巴特拉在17的时候就继承父位成为女皇,她统治埃及是凭聪明智慧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她与罗马将领们相处的三件武器是泼辣、聪慧和温柔,美貌也许并没有文艺作品和传说中那么夸张。埃及艳后到底长得什么样,我们很难知道历史的真相,对于她外貌的猜测使全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这个早已离我们远去的女人身上,关于她的故事、传奇,那个时代的动荡又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迷离的色彩。
(4)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大帝刚刚征服了埃及,但就象他征服波斯时一样,他不想以平凡的希腊人身份统治埃及。于是,他带领一队人马勇敢地闯进埃及西部浩瀚的大沙漠,仅仅是为了寻找一个传说的圣殿。当然,他没有寻找到什么圣殿,但他也同样成功了,他宣传说他在沙漠中得到了埃及主神的确认,并由此成为埃及的保护神。
埃及艳后是亚历山大麾下战将托勒密的后裔,在亚历山大死后,他的帝国也随之以分为三,托勒密在埃及开创了托勒密王朝。。
她出生在亚历山卓……一个由亚历山大建立的城市。
少女登基
(5)
公元前69年,克娄巴特拉出生在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皇室。小公主一生下来就非常漂亮,粉嫩嫩的小脸,光滑的皮肤吹弹可破,深深的眼窝,海洋般蔚蓝深邃的双眼,尤其是那高挑笔挺的鼻子,惹得很多人无比怜爱。宫里成长的日子,小公主就像一朵渐渐开放的花朵,她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天使慢慢长大。克娄巴特拉就是亚历山大城里一颗耀眼的明珠。
(6)
然而,埃及公主对于克娄巴特拉来说紧紧是一个称呼而已,因为实际上无论是她还是她的祖先对这个地处尼罗河上游的国家都知之甚少。这个国家的信仰并不是她本人的信仰,管辖着这儿的神明也不是她的保护神,她并不是个埃及人,她实际上马其顿人的后裔。这也许是克娄巴特拉一生中最快乐最宁静的一段时光,小公主的眼里只有娇艳的鲜花、美丽的首饰,迷人的大海,对于周围的一切,她几乎一无所知。
(7)
托勒密王朝的国王把埃及全部土地都视为己有。他以当然的最高土地所有者的身份,把这些土地的一部分收归王室经营,称为“王田”;其余的统称为“授田”:或赠与神庙(神田),或赐给官员私人(赐田),或分配给军人作为份地。留在国王手中的土地由王田农夫(劳伊)耕种。他们主要采取短期租借的方式取得一块土地,交纳实物佃租,种籽由国王提供,收割后必须归还。田里种植的作物品种由国王决定。王田农夫是佃农,不是奴隶,但他们未经许可,不许离开村庄。除耕种土地外,王田农夫还要服必要的劳役,如修堤坝、开运河等。他们还须交纳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连租带税占一年收成的50%以上。神田和赐田上的耕种者可能也是类似于王田农夫的农民。原神庙的土地开始时大部分转归国王直接管理,但在公元前2世纪,祭司们趁王权削弱又扩大了神田。赐田的数目因人而异,托勒密二世的财务大臣阿波罗尼阿斯在法雍一地就有近7000英亩的土地。军人份地数量不等,一般在英亩到70英亩之间,分布于全国各地。军人平时种地,战时服兵役,以服兵役代租,但他仍须交纳各种税收。军人的境况比王田农夫稍好一些。最初,他个人对份地只有使用权,后来份地接近于私产,亲属可以继承。到公元前2世纪末,埃及人开始作为军人领有份地。在埃及,私有地的存在是肯定的,如住宅用地,园圃以及偏远的贫瘠土地,但它们无一能逃脱国王的税收之网。
(8)
税收和垄断既是托勒密王朝的经济控制手段,也是国王所有制的重申与体现。托勒密王朝的税收可谓多如牛毛,无孔不入。土地、房屋、园圃、家禽、牲畜、奴隶、人头、财产继承、买卖交易、关卡交通,各种物品、各种活动都在纳税之列。即使一个人去打鱼,也要有一官员监视以保证25%的鱼作为税收转入国王手中。估计埃及的税收种类在200种以上。这些税除土地税交实物外,大部分以货币纳税。国王有时为了简便,就把税包出去,实行包税制度。托勒密王朝的垄断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对油料的垄断。政府对油料作物从种植到销售的每一阶段都实行完全的控制。油料必须在当地政府监督下在国家的油坊里加工,然后以固定价格出售。此外,纺织、皮革、矿业、盐业、钱庄,甚至印染、皮毛、香料、化妆品、玻璃、陶器、酿酒等行业也都由国家垄断或控制。这种制度同样适用于托勒密国外的属地。严密的税收制度与严格的垄断经营,使托勒密王朝搜刮到尽可能多的财富。仅垄断专利一项每年收入就达约15000塔兰特。
为扩大商业利益,加强对外贸易,托勒密二世时(公元前282—249年)修通了往昔法老开工未竣的连接红海与尼罗河的运河。他还派人开发非洲东海岸,建立了一连串远达索马里的据点,派出海军、卫戍队保证商路的安全。当时的进出口贸易十分活跃。埃及输出谷物、亚麻布、玻璃、奢侈品;地中海的金属、木材、大理石、紫色染料,南阿拉伯和印度的肉桂、药物、香料等都源源不断地流入埃及。
国王们把通过税收、垄断、贸易搜刮到的财富,一部分用于维持庞大的政府官僚机构和军队,一部分供应宫廷的消费,还有一部分用来扶植文化事业。托勒密王朝虽以武力开国,却附庸风雅,慷慨解囊,对文化事业抱有浓厚的兴趣。都城亚历山大里亚取代雅典成了地中海最大的文化中心,城中有国王兴建的博物园和藏书70万卷的图书馆。优厚的待遇,高贵的社会地位,便利的研究条件吸引了各地的许多学者。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利用希腊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物理学、数学、文学、史学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克娄巴特拉的父亲是托密勒十二世,他是一个平庸甚至软弱的君王,纵情声色,他缺少征服世界的野心,缺少开疆拓土的抱负,甚至完全没有一个君主对权力强烈掌控的欲望。这个爱吹笛子的国王其实就是罗马当权者的傀儡。但罗马人却并不急于取托密勒而代之,他们宁愿让托勒密把埃及和塞浦路斯的领地传给自己的两个私生子,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地上过着花天酒地,昏天黑地的生活。他们越是放荡不羁,就越能从他们手上榨取财富,他们也就越会变得软弱无力。埃及将会葬送在他们自己的手上,在这若干年里,罗马人将获得极大的利益。罗马的那几位实权派都在暗中等待着,等待着托密勒王朝的自我颠覆,他们就将抓住这个机会攫取大权,把这个神奇而富有的国度据为已有之日。对于这种事情,罗马人一向喜欢赋予它一层神话色彩,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己的计划,而不是开诚布公、按部就班地实现占有它的欲望。托密勒国王就这样被罗马贵族们玩弄于股掌之中。每过几年,他都会被罗马人叫去,然后像一只被吃饱了的猫逗弄够了的小老鼠一样,重新遣返回国。而且,每次回国后,他都必须从传说中的托勒密宝库中取出数额巨大的黄金珠宝贡奉给那些逗弄他的人。只有这样,罗马的###院才肯承认他的埃及国王地位是合法的。
(9)
公元前59年,著名的恺撒当上了罗马执政官,不过那时他还有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那就是克洛狄乌斯。在当时的罗马,克洛狄乌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