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京大传-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支军队办不到的事情,一个间谍可以决定上千人的命运。这多刺激,想到这一点,普京就很兴奋。
  于是,普京做出了选择:当间谍去!去克格勃当间谍!
  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老师念了几篇范文,又组织同学讨论、发言,以便为写作文打开思路。当时,同学们的理想五花八门,想做什么的都有。
  但当老师打开普京的作文本时,不禁为普京的理想所震撼。只见普京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间谍,尽管全世界的人们对这个名字都不曾有任何好感,但是从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发,我觉得间谍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在这篇作文中,普京首先回顾了在战争年代里间谍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列举了一个个苏联著名间谍的英雄事迹,接着论述了在苏美对峙的冷战时期间谍的重要作用。在作文的最后,普京写道:“父亲从小就教育我要做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所贡献的人,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好好学习,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我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方式就是去做一名出色的间谍,用我的恶名去换取敌人的失败,用我的牺牲去赢得祖国和人民的胜利。”
  看着普京的这篇作文,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这样一篇志向远大、立意深远、观点独特、论述精彩的文章会出自一名学生之手。同时,老师也更对这名平时不善言辞的孩子刮目相看了。
  普京不但这样想,而且还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当时有人建议普京找熟人疏通一下。普京有一个同学叫维佳·鲍里先科,他的爸爸在克格勃工作。不过,那个时候他已经退休了。尽管他与原来的同事们还保持着联系。但是普京并没有去找那位同学,没有利用他爸爸的关系。
  别看普京那个时候年龄还小,但他已经认定,最正确的途径就是直接去。于是他就直接去了克格勃接待处。
  “这是秋季里的一天。那天去的时候胸前并没有戴团徽,身份证也没有带。他到了大楼那儿转了转,看了看。整座大楼都是封闭的。”
  这时,他看见门口站着一个人,于是,普京走过去问他:“这里的干部处在哪儿?”那人耐心地问他有什么事后,就告诉他,这事儿得找接待处。
  “接待处在哪里?”
  “在柴可夫斯基大街。”
  于是,他又匆匆赶到柴可夫斯基大街,但不巧的是,那一天不是接待日,普京无功而返。不过,细心的他记下了接待日和接待时间。
  过了几天,他又去了那里一次。他打开门走进去,跟人家讲清楚怎么回事,人家告诉他应该什么时候再来。
  所以他又第三次去了那里。
  当时一个男人坐在办公桌前。
  普京告诉他,自己是一名中学生,今后很想到国家安全部门工作。他询问有没有这种可能性,要是有的话,他该为此做些什么。
  对方回答说,他们通常是不接收那些自告奋勇者的。对于他来说,最简单的捷径就是读完大学或者服满兵役,然后才能进入国家安全部专门的学校——因为那里只接收当过兵或上过大学的人,闲散人员一概不要。
  于是普京问道:“最好是什么大学毕业?”
  “法律专科学校或者大学的法律系。”对方回答说。
  普京一生都对这个人心存感激,虽然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见到过他。普京后来回忆道:“我当时是一个普通的男孩而已!但他并没有简简单单打发我了事,而是把我领到自己的办公室,让我坐到他对面,和我谈了大约25分钟。他对我非常认真,很注意地倾听我的问题,详细地给我讲述工作安排上的几种出路。”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还是在9年级,普京去了一趟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普京当时就在思考,自己一定要上大学,但如果要考大学,现在需要做什么,要系统学习什么。如果不提早做准备的话,自己是无法考取的。
  怀着这个目的,他来到了列宁格勒大学,看了看法律系的位置,系楼的外表、办公室和教室,了解一下他们的课程计划——他们都学什么,考试科目都有哪些。
  此后他就开始准备考法律系了。他抛下了化学、物理,开始专心学习文学、语文和其他必须学的科目。
  那时,他就已经明白,要想达到一定目的必须给自己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去克格勃。而考上大学,到大学里去学法律是进克格勃的最佳途径。所以他去了接待处,后来又去了法律系。
  为了明确自己的目标,为了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他需要明确,该要怎样的“人力和物力”,该有哪些必要的“工具”,才能达到想要达到的顶峰。当然,坚持不懈和系统地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普京深知:没有谁可依靠,也没有什么可指望的,一切只能靠自己。只有坐下来学习,日夜不停地“啃”这些书本,自己才有出路。
  那时候的普京心里很明白,父母在教育方面已经为他尽了最大努力。同时,他也深知,在确定未来学习目标这件事上他不能依靠他们。他也知道,指望他们通过某种暗中的关系来帮助他是不可能的,因为父母亲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关系。
  如此一来,除了一条路——那就是靠自己去考,他没有任何其他机会!
  所以,他面临的选择只有两条路:做或者不做。
  普京的选择是:做!
  父母一时无法理解普京的决定。
  普京的父亲脾气很倔,总希望别人听他的。如果不是看到普京已经长成大孩子了,可能老普京又会解下皮带把普京揍一顿。
  这让普京很为难。
  莱昂尼德教练也来家里了。
  莱昂尼德很聪明,他并没有单刀直入地说什么克格勃的事,而是问普京:“你要到哪儿读书啊?”
  “去大学。”普京答道。
  他说:“噢,很好,这对你很好。读什么系啊?”
  普京说:“法学院。”
  “什么?去抓人吗?你要干什么?将来当警察?”
  他的话让普京有点受不了,于是回敬了一句:“我不去当警察!”
  这一下把莱昂尼德气得不轻,跟老普京夫妇打了个招呼扭头就走。
  一年时间里他们每天都在普京耳边唠叨,给他施加压力,这反而增强了普京读法学院的欲望。但是父母和教练不肯放弃,他们很长一段时间威胁说让他参军。他们不明白,如果上不了大学,参军也很适合普京。当然参军可能多少影响普京的计划,但绝不会改变他的决定。普京的性格就是这样,一旦决定了的事是不会轻易更改的。
  普京后来回忆说:“有生以来,需要我倾尽全部赌注为之一搏的情形有过几次,这次就是其中之一。或者我现在就做决定,一切都自己做,然后就会出现自己所希望的人生中的一个新阶段;或者我彻底完蛋。”
  。c。少年浪漫事
  前面说过,5年级的普京就曾有过一段朦朦胧胧的恋爱,也许那不是恋爱,只是小孩子的相互喜欢吧,虽然他也曾吻过那个小女孩,但那一页很快就翻过去了。进入中学以后,虽然普京貌不出众,但由于他热爱运动,身板结实,又有幽默感,所以很讨女孩子的喜欢。
  当时有一个叫列娜·奥夫奇尼科娃的女同学就很喜欢普京。这个女孩在学校可是一个校花,当时有很多同学都不理解怎么这个美女就会喜欢上那个毫不起眼的普京呢?就连列娜的姐姐加丽娅在见过普京之后也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加丽娅这样回忆那一段经历:“我们转入第281中学之后一个多月,妹妹就对我说:‘我们班上有个男孩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此后,妹妹又多次提起他。于是我就在想,这个沃洛佳到底是个什么人。有一天,我终于见到了他。不过,我当时非常失望,因为他只不过是个非常不起眼、既不英俊也不有趣的男孩。我真不明白,妹妹为什么每天都往他那儿跑。”
  但这一段感情也没有持续多久,当列娜上了大学之后,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结束了,但加丽娅却和普京之间建立起了友谊,而且在大学毕业之后,这种关系变得更加亲密。
  列娜大学毕业后就结了婚,但婚后和丈夫的感情很糟糕,很快就离了婚,这让她的姐姐加丽娅感到非常难过,那一段时间她感觉到整个天空都灰蒙蒙的,很灰心。有一天,她突然就想起了普京,于是给他打了电话。普京是一个热情的人,他很快去看望了她,让她感受到了生活的明快和灿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