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多月中,两处作战共歼敌28万人,再次有力地支援了东北我军的作战行动。
1948年7月20日、23日,林彪、罗荣桓致电中央军委,要求华北军区派部队攻打大同,分散傅作义部主力,以便东北野战军南下作战。
7月13日,毛泽东为此致电聂荣臻等,提出了华北军区部队配合东北野战军作战的3点指示。
不久,又要聂荣臻、杨成武到党中央所在地西柏坡面谈。
8月3日,聂荣臻、杨成武到了西柏坡。
毛泽东对他们说:华北军区以第一纵队全部,第二、第六纵队的各两个旅,共7个旅,组成西进兵团(即第三兵团),准备西出绥远作战,由杨成武统一指挥。
另外,晋绥军区的第八纵队,在绥远地区的一些地方部队,也归杨成武指挥。
绥远是傅作义的必救之地,我军西出绥远,就可以把傅作义拖住在平绥线上,调动他们向归绥转移。
这样,就可以使华北敌人不出关、少出关。
毛泽东又说,华北第二兵团要以一部出击冀东,在北平至承德线作战,配合东北野战军;以一部在北平到张家口一线,配合第三兵团作战。
第一兵团仍在山西作战,对付阎锡山。
聂荣臻对毛泽东的这些战略指示,大为折服。
三兵团西出绥远和二兵团在平绥线、北宁线的作战行动,后来被称为察绥战役。
8月9日,聂荣臻到第三兵团向团以上干部作进军绥远的动员报告时说:“华北(战局)的发展趋势,除太原外,目前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北线,我们要在那里想办法。
消灭北线之敌是东北与华北的共同任务。
二兵团打到冀东去就是为了配合东北……二兵团到冀东一打,傅作义立刻把兵调过去,我们在保北一打,他又马上把兵调回来,狼狈不堪。
有人称傅作义为‘调兵司令’。
现在傅作义部老巢空虚,根据军委指示,三兵团要排除一切困难。
坚决抄掉他的老巢,给他以很大威胁。
解放绥远,使华北与东北连成一片,对解放全国有战略意义。”
9月5日起,第三兵团由易县出发,绕过大同西进,至9月25日,一路上解放了丰镇、集宁、凉城等地,主力直逼归绥城下。
引起傅作义恐慌,急令第三十五军等主力10个师西援归绥。
乘平绥线敌兵力空虚,第二兵团直逼张家口。
傅作义怕张家口有失,又急令第三十五军等部回援张家口。
就这样,傅部主力被我军拖来拖去被动至极。
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为稳住傅作义,不使其决策逃跑,11月15日,毛泽东命第三兵团撤围归绥,察绥战役结束。
此役共歼敌21万人,不仅有力地支援了东北野战军取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而且还解放了包头等许多城市,完全实现了毛泽东的预期目的。
辽沈战役结束后,11月中旬,毛泽东就在考虑由东北、华北两军区配合进行平津战役的问题。
11月27日,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歼灭平、津、唐(山)、张(家口)之敌的部署》。
平津战役就此开始。
按照这一部署,华北军区部队率先行动。
第三兵团于11月30日攻占柴沟堡、万全,随后又攻占了沙岭子,切断了张家口同宣化之间的联系,完全孤立了张家口。
12月6日,第三兵团一部解放宣化,于8日完全包围了张家口。
第二兵团经过激战,于12月9日将第三十五军严密包围于新保安。
华北第二、第三兵团的上述进攻行动,有力地掩护了东北野战军有关部队得以迅速秘密入关,突然出现在华北的北部、东部地区,完全实现了毛泽东的战略意图。
12月8日,聂荣臻等接到中央军委电报,内称:“杨、罗、耿(即华北第二兵团)对新保安之敌,杨、李(即华北第三兵团)对张垣(张家口)之敌,均采取迅速构筑多层包围阵地,长围久困待命攻击之方针。”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节甘当配角(4)
为使平绥之敌不决策逃跑,12月11日,中央军委作出了在两星期内,对各点敌人采取“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割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例如对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
这些电报都是毛泽东起草的。
聂荣臻对毛泽东战略指挥上的大智大勇极为钦佩。
至12月21日,东北野战军各部已陆续攻克或占领了密云、延庆、三河、唐山、蓟县、宝坻、杨柳青、廊坊等地,完成了对天津、塘沽的包围。
与此同时,东北野战军有关部队和华北军区第七纵队,占领了海淀、门头沟、丰台、南口、通县、南苑机场、黄村等地,完成了对北平的包围。
这时,在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的共同努力下,平津战役的胜券,已经完全操在我军手上了。
聂荣臻对此感到极为欣慰。
第三节在争取和平解放北平的斗争中(1)
1948年11月中旬,聂荣臻会见了由中共北平地下党介绍来的民主人士、文字学家符定一老先生。
符老先生带交了彭泽湘11月7日、14日给聂荣臻的两封信。
信中转达傅作义表示愿意起义,用谈判方式和平解决华北问题的要求。
此事关系重大,聂荣臻立即将信送交毛泽东。
19日,毛泽东起草了以聂荣臻名义发出的给彭泽湘的复电,要傅作义派代表到石家庄面谈。
后来傅作义的代表迟迟未到。
毛泽东在同符定一面谈后,11月26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截至现在止,平、津、张、唐之敌,尚是固守计划,没有撤退计划……在尚未解决蒋系以前,假如傅作义真愿意谈判,我们应当和他谈判”。
毛泽东用军事打击与和平谈判两手准备,来解决傅作义的问题,给了聂荣臻以深刻印象。
12月13日,聂荣臻接到中央军委指示,要他任平津卫戍司令,近日内赶赴平津前线,准备接收平津,并做好接收及管理平津的工作。
接到指示,聂荣臻当天即带领少量工作人员及一部电台,从石家庄出发,日夜兼程,赶往平津前线。
这时,他的心情是很舒畅的。
在全国来讲,国民党军已由1946年时的430万人降至290万人,我军已增加到300万人。
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我军都占了优势。
在平津地区来讲,我们已将国民党军严密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等几个孤立的点上。
无论是军事打击还是和平解决,都已经胜券在握。
他途经高阳、涿县、长辛店等地,于18日达到卢沟桥。
由于心情好,他还特地在卢沟桥石狮子旁照了相。
以后又绕道南苑机场,于21日到达蓟县孟家楼平津战役前线指挥部,与林彪、罗荣桓等会合,参与指挥平津战役。
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通知:“为着统一领导,夺取平津,并于尔后一个时期内(大约3个月),管理平、津、唐及其附近区域的一切工作起见,中央决定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三同志组成总前委,林彪为书记,”所有平、津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等各项重要工作,都归总前委管辖。
聂荣臻刚到孟家楼的第二天,12月22日,华北第二兵团进攻新保安,经11个小时激战,全歼了敌第三十五军19万人,军长郭###与他的前任一样,被迫自杀。
两天后,华北第三兵团进攻张家口,在东北野战军一部配合下,共歼敌54万多人。
这两仗彻底切断了傅作义的西逃之路。
聂荣臻在他的回忆录里说,新保安、张家口歼灭战之后,他萌生了能不能和平解决北平的问题。
他说,他在石家庄时就知道,“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已经有用军政两手解决北平问题的打算。”
现在傅作义的王牌第三十五军被歼,这对傅的打击和震撼是极不寻常的。
如果我军打下天津,“彻底打掉他逃跑的幻想,逼着他走上和平的道路,我认为,和平解放北平的前景是存在的,而且时机越来越成熟了。”
当时,刘仁领导的北平地下党通过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中共地下党员),将傅作义在选择战与和方面的思想动态,不断报到刘仁那里,刘仁则向聂荣臻作了汇报。
聂荣臻说:“几十年来,我打过许多仗,能够如此及时了解对方最高指挥官的动态,还是不多的。”
源源不断的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