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茹夫一和龙虎臣以及刘强、副射手来到邓国昌的掩体旁。
邓国昌用手指着玉流桥方向:“队长,你看!”
茹夫一透过火光仔细一看:原来,敌人这次不用坦克带头进攻了,而是押着几十个老百姓在前面挡子弹,他们则隐藏在老百姓的身后,偶尔探出头来看一眼,或是伸出枪管打几枪。
“他妈的!用老百姓当盾牌呢?!”龙副支队长气氛的说。
茹支队长心里也狠得直咬牙,这些敌人,怎么也学会了日本鬼子的那一套?看来天下的敌人都一样,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当儿戏。
怎么办?怎么办?茹夫一的心里也在急速的盘算:如果我军直接射击,那肯定会伤着老百姓,这与我军的建军原则是相悖的;如果组织神枪手射击,专挑百姓身后的敌人开枪,这种方法行是行,但是如此近的距离,子弹在穿透敌人的脑袋或身体以后,还会继续飞行,很可能伤及后面的群众,也不是万全之策。
正犹豫间,突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茹夫一熟悉的“啪勾儿”“啪勾儿”的枪声。
“是三八大盖!”茹夫一不禁叫出声来。
随着枪声,一个一个在老百姓身后的敌人倒地而死,而且全都是脑袋开花,老百姓却安然无恙!
正在前进的敌人顿时愣住了,只看见自己的士兵一个个倒地,却不知道是从哪个方向飞来的子弹。
“啪勾儿”“啪勾儿”的枪声还在继续的响着,敌人还在应声倒着。
神枪手出身的茹夫一马上判明了:这是我军的神枪手在暗中帮助游击队!
“老龙,快,指挥部队反冲击,把老百姓救下来,迅速撤退!”
龙虎臣招呼部队掩杀过去,把同样愣在桥面上的那些老百姓救了下来,然后向东面撤退。
“刘强,发射信号弹!”茹夫一队通讯员刘强说。
刘强拔出信号枪,“啪啪啪”,三颗绿色信号弹飞向天空。
原来,这就是事先商量好的撤退信号。
部队交替掩护,有序撤退。
一边撤退,茹夫一一边想:从枪声判断,这只是一个人在向敌人开枪,而且是在敌人的后背开枪,这样的位置射击在敌人的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得敌人顾不上正面的进攻,只能顾上躲避,因为再不隐藏起来,自己的后背就将完全暴露在我军神枪手的枪口之下,早晚会被一个子弹送进阴曹地府。那么,这个神枪手的位置在哪儿呢?牡丹峰?不可能,太远了,已经超出了所有步枪的射程,那么是在哪儿呢?哦,是不是在平壤市少年宫旁边的议事塔上?对,很有可能,这里离议事塔的距离正好是2000米左右,正是三八步枪的极限射程!对,就是在议事塔!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是志愿军的还是人民军的?或许是朝鲜游击队的?孤单英雄?铁血战士?
唉,不猜了,反正是支持我们的,也许以后还能遇上呢?到时候再说。
本文由铁血读书首发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章 孤胆英雄
第一游击支队的几个人民军战士抬着崔凤俊科长,在茹夫一支队长的率领下来到平壤市东部的一个小村庄。
大家给崔科长找了一间有火炕的屋子,免得他着凉,对恢复身体不利。
刘显堂也主动要求和崔科长住在一起,便于治疗和护理。
部队开始宿营、休整,打了一个晚上的仗,队员们已经非常疲惫了。
茹支队长对电台台长李波说:“李台长,还得辛苦辛苦你,马上与钟连长他们联系,让他们尽快归队!”
“是,我马上就办!”李波爽快的回答。
在牡丹峰上战斗了一个晚上的钟连长,心情非常高兴,从来没有像这样舒服的打过仗:操纵着美国人大口径的高射炮,使用着美国人昂贵的炮弹,打美国人现代化的飞机,而且把平时耀武扬威的美国飞机打下来十几架,打得美国飞机都不敢往这里飞了。
钟连长觉得很不过瘾,命令把炮口摇下来,对准市内敌人的车辆和坦克开炮,可惜在夜间,尽管有探照灯,目标还是看得不太清楚,而且有不少目标被房屋、树木或者其他建筑遮挡,再就是敌人和老百姓混在一起,实在无法射击。
钟连长气得哇哇大叫,手里有现代化的武器却发挥不了作用。
凌晨,孙照普科长和边红秀参谋来到钟连长身边。
“老钟,敌人已基本逃离平壤市,我志愿军三十九军先头部队马上就要进入平壤市内,接管朝鲜首都的防务。刚才,你们支队长已经来电,要求你们尽快归队。”孙科长对钟国怒说。
“好,不过这些高射炮怎么办?”钟连长还有些舍不得这些大口径高射炮。
“孙科长,你放心吧,我们会看管好这些武器,不会落到敌人的手里,以后,我们还要用这些武器打敌人的飞机、保护我们的地面目标呢!”边参谋看出了钟连长的心思,赶忙说道。
“那就好,那就好。”钟连长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对,老钟,放心吧,我们一定会让这些高炮发挥最大的作用!让敌人不敢在这些粗大的炮口下肆意横行!”孙科长接着说。
“那好,那好。那我们走!”钟连长依然恋恋不舍。
把炮阵地移交给了孙照普科长,钟国怒迅速集合好队伍,登上孙科长特意给准备好的5辆卡车,朝山下蜿蜒开去。
钟连长不知道的是:孙照普科长在卡车里让人装上了5门82迫击炮、100发炮弹和500公斤TNT炸药。
天已经大亮,尽管到处都冒着烟,但是道路还是看得很清楚。
钟连长坐在第一辆卡车上,指挥车队往玉流桥方向开进。
到了玉流桥上,钟连长看到很多地方都是伪军尸体,河床上、桥面上,突然“嘎吱”一个急刹车的声音传来,钟连长迅速收回目光,朝车队前面一看:原来前面道路上有几个汽油桶,还有几棵粗大的树木,横在马路中间。
“连长,前面有障碍物!”司机报告。
钟连长仔细看了看,四周没什么人,只有一个朝鲜母亲抱着两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靠在桥的栏杆边上,冻得直发抖,孩子们用害怕的目光看着这些卡车以及卡车上的军人。
“下去几个人,把东西挪开!”钟连长一边下令,一边和联络员也下了车。
车厢里跳下不少个战士,开始搬动那些障碍物。
钟连长和联络员则来到朝鲜老乡面前:“你问问这位大嫂,哪儿的人?为什么在这里?”
联络员用朝语和大嫂对话。
大嫂微微动了动嘴唇,没说出来话。
联络员继续问道:“大嫂,不要害怕,我们是人民军是自己人,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我们的同志!”
大嫂的眼睛里露出惊异的神色,但是还没说话,而是用眼光瞟了一眼二人身上的伪军军服。
钟连长明白了,跑回驾驶楼,拿来了两件志愿军的棉衣,盖在了两个孩子的身上。
大嫂的眼里顿时流露出感激的目光。
突然,从桥下窜上来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只听他大喝一声:“不许动!”
钟连长这回听懂了,是中国话!
卡车上和正在搬动障碍物的侦察员们迅速包围了这个衣衫褴褛的人,众多的枪口对准了他。
只见这个人,个子不高,大概1米68的样子,手里平端着一支美式M1步枪,指向钟连长,他的背后还背着一支三八式步枪,头戴无舌头的志愿军棉帽,身穿带垅沟的志愿军棉衣,只是棉衣到处是洞,棉花都露出来了,腰上系着一根麻绳,脚上穿一双胶底高腰棉鞋!
钟连长看清了这个人的穿着,心里已经明白了###分:“我们是志愿军第42军125师的,你是谁?”
“为什么穿伪军服装?”那个人不回答钟连长的问话,而是反问道。
“我们是总部派出的游击队,为了便于在敌后行动,所以穿上这伪军军服,哦,这不是我们志愿军的棉衣吗?这个你该认识吧?”
钟连长指指刚刚盖在女孩身上的棉衣。
“同志,你到底是什么人?哪个部队的?”钟连长笑着问。
“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6师警卫连的!”陌生人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番号。
“哦?是吗?昨天晚上我们还和你们39军的侦察参谋边红秀他们在一起战斗呢,你看,就是那个牡丹峰,我们在上面用高射炮打飞机呢!”
钟连长指了指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