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大不自在,因此脸上笑容渐渐消失;尽管他讲得再起劲,她也不应一声。
第十四章 公主的梦(3)
安乐公主也与母亲一样心思,父皇说了半天话,说到自己不是裹儿长,就是裹儿短。以前,听这两个字倒觉亲切,可是而今,已正式封了安乐公主,再听起来就觉着别扭,觉着掉价了,特别是当着一群宫女太监,裹儿裹儿地叫着,多么不雅。对此,她采取的对策不是母亲的沉默,而是反击。于是她说话了:
“爸,你说那新修的大明官怎么个豪华精美法?”
“豪华精美你都不懂?对你说吧,地面,用天山运来的大理石;家具,用婆罗洲运来的红木;地毯,是波斯……”
“爸,这波斯离长安有多远?”
中宗听着怎么不对劲?自己当皇帝已好多天了,这女儿怎么这么不懂事,一口一个爸的叫,还当着这么多太监宫女的面,还有点君臣上下的规矩吗?想到这,便脸一抹,说了:
“裹儿你听着,我们虽是父女,却又是君臣,你老是爸、爸的喊,这朝廷的规矩还要不要?”
“爸,你说得对。”裹儿立即反驳说,“我妈的皇后是你亲自封的,我和妹妹的公主也是你亲自封的,可是你今天,从进门到现在,就没叫过一声妈为‘皇后’,也没叫妹妹和我一声‘公主’,你这又合符朝廷的规矩吗?”
问得中宗皇上无言可对。
这时韦氏皇后从中调停说了:“我看你们父女,不必争了,从今以后,我们大家都按皇家规矩,该叫什么叫什么。我称你为‘皇上’,你称我为‘皇后’,我们叫裹儿为‘安乐公主’,叫宁宁为‘永宁公主’,两个女儿称我们为‘父皇’、‘母后’。过去的那个裹儿、宁宁的小名,就不再叫了,忘掉它们吧……”
见父母和姐姐争得那么有劲,宁宁始终不说一句话。安乐公主问了:“妹妹,你怎么不说话?”永宁公主却说:“我倒觉得还是喊爸爸妈妈,叫裹儿宁宁更好。”安乐公主听了。用手指点着她的额头说:“傻瓜!”
中宗和韦氏皇后都把宁宁看一眼,很同意安乐对她的评价,但也都不好明说。
最后中宗说道:“那就按皇后的说法,今后大家都按规矩称呼。”
吃罢饭,皇上、皇后和安乐、长宁两位公主在厅上闲坐谈话,忽有太监来报:“梁王武三思求见皇上。”
韦氏皇后和两个公主听了,起身回避到隔壁房里接着拉家常去了。
这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亲侄儿,是朝中的一品大员。武则天在位时,还准备立他为太子将来好继承武氏天下。武则天被迫退位后,有大臣上疏建议杀了武三思以绝后患,武三思十分害怕,便备上重礼拜见中宗皇上,以求得宽恕。
进了液庭宫大厅,武三思向中宗皇上跪拜后便说:
“卑臣武三思今日进宫一则给皇上请安,恭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二则听说皇上批准了新建大明宫的计划,臣愿倾其家产,全力支持皇上的计划,特送上珠宝金锭十箱,折银五十万两,以表对皇上的敬意。”
中宗正为新修大明宫的资金发愁,武三思一下就送来这么多,忍不住笑道:“好,好,爱卿平身,快平身。”
赐座上茶以后,中宗见武三思身后站立一位魁梧壮实的年轻人,便问道:
“爱卿身后那个后生是谁呀?”
武三思听问,忙回道:“他是犬子武崇训。”说罢转身叫道:“崇训,还不快过去给皇上叩头请安。”
武崇训赶快上前,口呼万岁,向中宗皇上三跪九叩,行了大礼。之后,复又规规矩矩站立在父亲身后。
第十四章 公主的梦(4)
武三思见皇上笑眯眯地收下礼物,目的已达到,便再拜告辞回府去了。
韦氏皇后见武三思走出大厅,便带上两个公主出来与中宗接着叙话,她向中宗:“这武三思送这么大的礼到底为了什么?”
中宗说道:“皇后有所不知,那武三思见杀了二张,母皇又退了位,心中甚是惊慌。又有张柬之一般大臣上疏说:‘去草不去根,来年终复生。’建议将他交大理寺审问,处以极刑。朕还没有最后定下来呢。”
韦氏听了说:“陛下登基后杀人已经不少了,数数看,除了二张,还有他的兄弟张昌期、张昌仪,以及十几个同党。再杀,恐怕对收服人心不利。依臣妾看,武三思这时来投靠,又带来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也说明了他的诚意,不如免他一死,让他死心踏地为新朝效力,岂不更好?”
中宗听了,连连点头称赞皇后有目光有远见。
这时安乐公主对父母讨论的话题一无兴趣,她的兴趣集中在武三思送来的那十只大箱子上,她一一打开翻弄着,有那看得上的,便拿在手上不放,等十只箱子翻完,她已收获了一大包袱。中宗见了也不生气,还鼓励她说:“你专拣好的选,看得上的通通拿回去。”他见永宁公主坐在那里不动,问道:“怎么,你不想选两样好玩的东西?”永宁公主摇摇头.仍坐着不动。安乐公主却不然,听了父亲的鼓励,复又再选一次,连同原先选的,大大的打了两个包袱,命宫女拿上,然后告辞父皇母后,坐上小轿,颤悠悠地回公主院里去了。
今晚,中宗自然在液庭宫安歇,夫妻多日不聚,又是一番趣味。可是正在情浓时,韦氏皇后却嘤嘤地抽泣起来。中宗感到奇怪,问道:
“皇后,什么事惹你伤心了?”
韦氏又哭了一阵,才说:
“我忽然想到先父母,才忍不住流泪,破坏了陛下的兴致,请皇上恕罪。”
中宗说:“富贵不忘根本,这是一种好品德,朕只会感到高兴。”
“只是,先父母冤屈而死,至今也没有一个名分,九泉之下,他们不责怪我们吗?”
“那是那是。”中宗想了想,接着说:“这好办,明天我叫上官婕妤拟个诏书,追赠你父韦玄贞为上洛王,你母崔氏为贵妃。”
“谢陛下。”因为是在床上,不便下跪,只有抱住陛下在他脸上重重亲一口,算是谢恩。
然而韦氏并不以此为满足,安排了死人,更要安排活人。于是韦家兄弟姑舅三亲六戚,步步登上政治舞台,在朝廷各路要津任职;至最后,韦氏又向中宗提出,要他兑现当年在龙鼻山上许下的“他日复见天日,重登天子位,江山与你平分”的诺言。一诺千金的中宗皇上竟也毫不犹豫地答应。在殿上的龙椅旁安个座位,用紫纱帐遮了。于是韦氏皇后便正儿八经地参议起朝政来。
韦氏的权力欲这时得到最大的满足,但她仍觉得欠缺点什么。欠缺什么呢?已经当了皇后,又已经在紫纱帐后面参政议政,还缺少什么呢?她一时说不清楚。
这日下朝后,韦氏皇后故意延宕不走,想等中宗一道回液庭宫。但中宗却埋头御案批阅奏章,催了他几次都不动。一气之下,韦氏便扭头回液庭宫去了。
一路上,有武士,有太监,有宫女簇拥着,但韦氏觉得空虚;回到液庭宫,有宫女太监迎接,搀扶、问安、端茶、送水,穿梭似地这个来那个去,但韦氏觉得空虚。心里,像有一块空白。
这时,她倒有些怀念起在龙鼻山的那些日子了。日子虽然清苦,但晚上究竟有个人陪着说话,虽然有时话不投机,哪怕有个闹别扭的人也好;何况,后来还有个小百衲。而今,身为皇后,富贵泼天,却冷冷清清,独守空房,比当年的饥渴劳累,不知要难熬多少倍。
正在此时,一个与她一样难熬孤独的女人来拜访她,那个女人不是别人,而是著名宫中才女,新近才被纳为皇妃封为婕好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个可怜的女人,她孤苦伶仃地在宫中挣扎,因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武则天任命为专拟诏书的秘书,是武则天的得力助手,三十几了,还不让她出嫁。偶尔,她与张昌宗有些接触,又与武三思有些往来。可是,自从武则天倒台,张昌宗被杀,武三思也受到牵连,处于危险之中。在一次幽会中,武三思求她道:“你是皇上的宠妃,在他耳边吹吹风,放我一马。”上官婉儿满口应承,但她不去求中宗,而是去液庭宫找韦氏。她以女性的特有敏感,知道韦氏需要什么,只要投其所好地送上,把她这根线接上了,什么事办不成?
韦氏皇后听说上官婉儿来访,心中甚是高兴,宫中女人中,她最佩服上官婉儿,能写一手好文章不说,又有风度,有气质,特别是早就听说她很*;而这时,她最需要的是与那种有*艳史的女人结交,向她倾诉空虚与焦躁。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