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租界当局要求八百壮士撤退完全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在提出来时却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强调是为八百壮士这几百人的生命安危着想。首先是租界英军和美军两位司令官,向我军统帅部蒋介石直接呼吁,要求命令壮士们撤出仓库,退入租界,以策安全。然后是英、美、葡、西、意等国家驻沪总领事一致协议,由领事团团长、挪威驻沪总领事以领事团的名义正式照会我国外交部,要求我政府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爱惜这几百名战士的性命,下令四行孤军撤出战斗。受到松井石根直接恫吓的工部局总办费信敦也以租界工部局的名义,劝说八百壮士卸去武装退入租界,并将此请求转致我国政府的有关部门。租界英军上下连日为我壮士的英雄行为所感动,其中很多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人,认为欧战中尚无此种英勇无畏,忠贞为国,不怕牺牲之精神。故而每天都派人劝说谢团副下令撤退,但均被婉言拒绝。

奉命退租界,壮士失自由(10)
租界许多中外民众崇敬和珍爱英雄,纷纷投书报刊和写信给上海市政府,在谴责日本侵略军残虐行为的同时,呼吁从爱护八百壮士出发,下令撤退。上海市长兼外交特派员俞鸿钧每天接到大批信件和电话,有一妇女在电话中苦苦哀求竟至失声痛哭,不愿此数百勇士全部壮烈牺牲于仓库内。甚至有人在电话中提出,愿意出资,请俞市长雇一架飞机,为仓库守军空投食物,使八百壮士不致受饿。上海的各界妇女更为关切八百壮士的安危,在致送大批食品、物资及慰问信的同时,也多方呼吁采取措施,保存我英勇战士宝贵的生命。中华妇女运动同盟会特致电蒋夫人宋美龄,要求转请蒋介石下令八百壮士撤退,其电文是:
  南京蒋夫人钧鉴:
  闸北孤军死守不退,义勇之气动人心魄。请代表我妇女界,转恳委座速即下令撤退,以保全此八百爱国将士之生命,俾为长期抗战之用。
  上海中华妇女运动同盟会叩
  各国驻沪总领事和租界当局、英美防军司令等先后提出请求,要我国政府下令八百壮士停止战斗撤出仓库;许多中外人士从爱惜壮士们生命出发,也纷纷发出呼吁和请求。自“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以来,一直十分关心前线战况的蒋夫人宋美龄,10月22日曾自南京赶赴上海慰问将士,途中受日机投弹轰炸和机枪扫射袭击,座车在躲避中翻车,造成肋骨折断,在沪休息一周。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战斗发生后,她在上海住所,派人慰问并叫人送入仓库各种物品和食品一千多件,给坚持战斗的八百壮士以很大的鼓舞。接到中华妇女运动同盟会代表妇女界拍来的电报后,她立即向委员长作了转达。
  其实蒋介石在下令524团坚守四行仓库以后,也一直关注着这支部队作战的情况。第一天战斗歼敌80余人,立即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注目,令他为当初的决策而高兴。10月27日深夜,在处理完繁忙的军政要务以后,他在日记里写下了颇为高兴和感慨的一段话:“我军留守闸北之谢晋元团,孤军奋斗,中外人士均极感动,且表示崇高之敬意;与敌军野蛮残忍、受世人之唾弃两相比较,不啻天壤之别。”四行孤军战斗的第三天,10月29日他前往上海,视察守卫在苏州河南岸,据守沪西丰田纱厂、北新泾、周家桥、白鹤等处的88师和其他部队,并且充满信心地说:“我相信我们如过去一样的牺牲,持久抗战下去,国际正义必然伸张,最后胜利终属于我们……我为什么还要留第88师524团一团人死守闸北?外国军人看见我们这一团人孤立死守,危急万分,发出人类的同情,就力劝我们官兵由租界安全退出。但是,我们官兵以未奉命令,谢绝友军的劝告,宁愿死守不退。这就是表示我们中华革命军人的精神——有了一个根据地,非得命令,就该效死勿去,与敌人死拼到底。使各国人士知道我们中国军人已有为主义而战,为卫国而死的决心和精神。”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他命令八百壮士死守的意图,在于表现中国军人坚持抗战的决心。他认为只要像这样牺牲下去,“国际正义”必然伸张,各国的支援定能到来。
  到10月30日,八百壮士战斗在国际上的影响更加扩大,各国舆论纷纷予以报道和高度赞扬,“中国军人为卫国而死的精神”得到广泛发扬。但在外交上,九国公约会议尚未召开,在会前紧张的外交斡旋中,英美等西方大国已经表明了消极的态度。中国的抗战刚刚开始,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援十分必要,而没有长期不懈的努力,很难达到这一目的。故而中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各国在四行仓库战斗上提出的请求。此外,从防备日军狗急跳墙,以狂轰滥炸摆脱困境,有可能引起隔河的煤气罐爆炸,危及上百万民众生命安危的角度考虑,我国政府也不得不下令八百壮士撤退。

奉命退租界,壮士失自由(11)
奉 命 撤 离
  我军最高统帅部下令四行孤军撤退,命令由88师师长孙元良转留守上海法租界的该师冯圣法副师长、张柏亭参谋长会同有关方面落实。根据张柏亭的回忆,他先去找上海市市长兼外交特派员俞鸿钧,再找淞沪警备司令杨虎。八百壮士处于日军三面包围之中,只有越过苏州河,通过租界才能到达沪西与88师部队会合。杨虎认为公共租界各国军队由英军司令史摩莱特(Gen Smoleet)少将统一指挥,新垃圾桥北堍的守卫也由英军担任,必须先与史摩莱特交换意见。故约定下午二时,在杨虎寓所会谈。
  杨寓位于法租界环龙路,是一座豪华而幽静的花园洋房。参加会谈的有史摩莱特、俞鸿钧、杨虎、冯圣法、张柏亭。杨的英文秘书孙履平任翻译。二时,杨虎先为各人作了介绍。史摩莱特年届中年,中等身材,留有小胡子。潇洒中带些幽默,具有英国人的特征。他与冯、张二人握手后,说了一句生硬的上海话:“88师顶好,刮刮叫。”
  杨虎先说明我最高统帅部已采纳各国人士请求,命令四行孤军八百壮士立即撤离,具体如何行动,涉及租界方面,必须得到英军的协助,故特请各位来具体商谈。史摩莱特说:“数月来,我的部队与88师官兵隔河相望,我们已是好朋友了。这几天四行仓库的战斗更是令人感动。我们很多都是经历过欧战的军人,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比这些中国‘敢死队员’最后守卫闸北更英勇、更壮烈的事了。四行仓库守军撤离时,我当全力支持,负责掩护,不知你们要我怎么做?”张柏亭从军事角度提出一些想法,双方很快就八百壮士撤退、通过英军警戒线、以卡车运输经过租界到沪西归队等具体事项和有关细节协议一致,并讲好英军以火力压制日军在曲阜路口设置的探照灯和机枪火力点。冯圣法特别强调:“四行孤军撤退决不是战败而退却或者逃跑遁走,是应友邦人士的请求而奉命撤离。这一点请史摩莱特将军务必了解。”史摩莱特心里知道,这一决定的最大受益者还是租界,故而满口答应,连说:“你们放心,杨司令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你们信不过我,应该相信杨司令。”以后事情的演变,证明冯副师长当时的担心并非多余,只为自身利益着想的英国人,确实叫人“信不过”。杨虎又叮嘱俞鸿钧要负责解决好外交方面的一切事项。
  冯圣法与张柏亭回到法租界伟达饭店的秘密联络点后,先以电话向孙元良报告会谈的经过及协商的结果,然后通知四行仓库。晚上九时是与仓库约定的联络时间,张柏亭按时接通了仓库的电话,从那一头传来谢晋元熟悉的声音。
  四行仓库的电话据文强先生回忆是由他前去安装。“八一三”淞沪抗战期间,文强任军事委员会特务处驻上海办事处上校处长兼苏浙行动委员会上校人事科长,在特务处处长戴笠领导下,开展反间谍斗争。为了工作便利,替四行仓库安装了一台当时最新式的西门子电话机。文强,湖南长沙人,与谢晋元同为黄埔四期政治科政治大队学员,谢是第三队,他是第二队,两人早就熟悉。据文强回忆,他安装电话以后:“谢晋元与我且谈且走,在仓库内巡视了一周。所到之处,营房布置整洁有序,井然不乱。间闻爱国歌曲,雄壮激越,令人振奋鼓舞。”文强到四行仓库安装电话机的时间可能不在八百壮士守“四行”的那几天。因为杨营长及幸存的战士均未谈到,杨瑞符是说:“四行仓库的孤军抗战新闻,已经轰动了整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