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天然仙境(6)
纳帕海:纳帕海是藏语,意思是森林旁的湖泊,它位于香格里拉西北8公里处。纳帕海是一个季节性高原湖泊,也是云南省亚热高山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它三面环山,这些山峦和大中甸盆地相连。夏末秋初大量雪山积水和青龙潭、纳曲河、旺曲河水的大量注入,纳帕海的湖面水面积很大。在湖的四周有九个落水洞,湖水由这些地方泄出,经尼西汤满河和五境吉仁河汇入金沙江。到了冬春两季,湖水的水面缩小,一部分湖变成沼泽草甸。冬天时,有许多珍奇飞禽栖息于此,其中我国特有的珍禽——黑颈鹤也飞临到这里的沼泽草甸越冬。
纳帕海是香格里拉最大的草原,在春季的时候,这里绿草青青、山花斗艳,成群的牛羊在草海中起伏,形成“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西南塞北风光。到了秋天的时候,草原一片金黄,黑颈鹤、黄鸭、班头雁等禽鸟云集于此,在草丛中和水面上嬉戏漫游,给广阔的草原凭添浪漫的诗情画意。纳帕海西北山上,还有古刹衷钦寺的遗址,该寺建于明末,在清初的西藏佛教教派之争中被毁。据史料记载,该寺内原来有一尊高三丈六尺的强巴佛像,在明代的时候,徐霞客曾慕名欲前往参观,却被丽江木氏土司阻拦未能如愿。现在古寺只剩残垣断壁和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登临古寺遗址,纳帕海和草原的风景就能尽收眼底。
澜沧江峡谷:澜沧江峡谷十分险峻,峡谷内的溜筒江渡,是澜沧江的古渡口,也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以前人们靠篾索桥过往两岸,后来由丽江商人出资在此建了一座铁索桥,供人马顺利渡江。澜沧江经洛马河入江口后,江面陡然变窄,江水遇到山岩阻拦。经历漫长岁月,江水把山岩劈成两半奔流而下,两岸的岩石从水面垂直而上,江面最宽处不到50米,抬头只能看到一线天,这里的江水如万马奔腾,掀起层层巨浪,并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香格里拉峡谷:香格里拉峡谷位于香格里拉县城西北80公里处,它又叫碧让峡谷,因峡谷的一头名为“香格”,另一头名“里拉”,所以人们习惯把它称为香格里拉峡谷。香格里拉峡谷素来以神秘幽深而著称,这里的峡谷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峡谷内遍布葱郁的冷杉和云杉林。在峡谷里,有一个香格里拉最大的喀斯特溶洞——赤土仙人洞。在这个洞口的石壁上,有一个世间少有的奇特景象,石头上天生一个清晰的人脚印。在洞中还有一个“喊泉”,人到了洞前,只需大喊几声,甘甜的泉水就能从洞里喷涌而出。在峡谷中,还有一座那格拉寺,它是一个藏传佛教寺庙。香格里拉大峡谷的自然风光优美,走进峡谷后就能听到轰鸣的水声,两岸悬崖绝壁矗立,仰视有摇摇欲坠之感。香格里拉大峡谷如同一个蜿蜒的深巷,它的最宽处为80米,最窄处仅为10米,在峡谷里行走有惊无险,仔细的话还能发现峭壁上远古时代的粗犷岩画。
梅里雪山:香格里拉的梅里雪山位于德钦县东北10公里处,是云南和西藏的界山梅里雪山,一共有十三峰,其中卡格博峰是主峰。它是一座金字塔形的雪山,藏语的意思是白色的雪山。它海拔为6740米,是云南第一高峰,也被誉为世界最美的山,藏族同胞还视它为“八大佛山”之一的“神山圣地”。卡格博峰坐落在山脊的主脊线上,从峰顶到山脚澜沧江边明永河入口处,高差达4700多米。在水平距离14公里的范围内,平均向前1000米高度就上升近400米,可见山势十分陡峭。以它为中心,周围还有20多座山顶终年积雪的山峰,其中有6座山峰海拔超过6000米。冬春季节是观赏梅里雪山的最佳时候,这时候可以看到雪峰的全景。在夏秋季节,山体经常被云遮雾罩,很难看到雪山的全貌,但是在清晨太阳刚升起时,比较容易看到雪山。 。。
第一章 天然仙境(7)
明永冰川:在梅里雪山脚下还有一个重要景点——明永冰川,它是我国纬度最南、冰舌下延最低的现代冰川,它源自于卡瓦格博峰,隔澜沧江远望,它如同一匹从天而降的白练。冰川背倚卡瓦格博峰,从此往下呈弧形一直铺展,一直延续到海拔260米的森林地带。整个冰川绵延近12公里,平均宽度为500米,每年的雪水融量为232亿立方米。在上山近距离地观赏冰川时,步行约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到达太子寺。寺院里有很多拜山的藏族人,院内悬挂有祈愿经幡。在太子寺的左边,可以到观景台,右边可以去莲花寺。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铁架木板搭的栈道,栈道中有一个平台,在这里可以看到冰川上飞架的冰桥。如果登临冰川,还能看到有大小不一的冰凌、冰洞和纤细不一、千姿百态的冰芽、冰笋。骄阳当空时,冰川的温度升高,这时还能看到很多巨大冰体崩塌所产生的地动山摇的场景。
白水台:白水台的景观十分壮观,它是由碳酸钙溶解于泉水后,在泉水慢慢下流过程中,碳酸盐逐渐沉淀形成好似层层梯田的台幔式自然奇观。白水台的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华泉台地。步临台地,可以看到白水台层层叠叠如同片片斜月散落人间,因此有“仙人遗田”的美称。台地的中央有10多个相连的泉池,它们组合成一个大水池,泉边绿树成茵,山花烂漫,泉中央还有一个宛如新月的小洲。白水台不仅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它还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源地,宗教活动和民族活动的中心。据称:纳西族东巴教的第一圣祖丁巴什罗从西藏学经返回时,途经白水台,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住了,他后来就在白水台修行,并且在此设坛传教,因而白水台被人们奉为东巴道场。白水台对面的柏峰下有一溶洞,因为东巴教第二圣祖“阿明什罗”曾在这里修行,所以它被称为“阿明能卡”或“阿明灵洞”,相传“阿明什罗”在此创造出了东巴文。从此向东不远,还有一个高达60余米、气势壮观的白地瀑布。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是东巴始祖“东巴什罗”的祭日,当地的藏、纳西、彝、白等民族,都要到白水台来进行祭祀活动,并用民族风情浓郁的歌舞来娱神。
迪庆香格里拉不仅自然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也很出名,如这里的松赞林寺、东竹林寺和茨中天主教堂都很出名。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它位于香格里拉以北5公里的佛屏山下,是五世*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也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它依照布达拉宫修建,并且是四川和云南一带的藏传佛教中心,所以也被誉为“小布达拉宫”。东竹林寺位于德钦县奔子栏北面,距德钦80公里,是康区十三林大寺之一。该寺原名为“冲冲措岗寺”,意思是仙鹤湖畔之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东竹林寺中气势最宏大的是中央大经堂,是一个四层土木结构建筑,底层是喇嘛诵经的地方。正面供有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及其弟子达玛仁清和一世班禅克珠杰的造像,两侧分别是释迦牟尼、观音、文殊、度母、普贤的造像。第二、三层分别为经堂、佛殿、堪布(主持)念经和起居的静室,各层的内外都有雕塑、唐卡和精美的壁画。此外,寺院内还有强巴佛殿、护法殿、如来殿、佛塔殿、白伞盖母殿、藏书院、印经院、万万咒轮堂等。
第一章 天然仙境(8)
茨中天主教堂位于德钦县茨中村中央,是一座法国天主教堂,最早修建于1867年,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当地发生的驱洋教焚毁教堂的运动中被烧毁。后来法国得到清政府的赔款,于1909年开始重修教堂,历时12年完工。现在保存完好的茨中教堂建筑群以教堂为中心分布,包括大门、前院、后院、地窑、花园、葡萄园、菜园等。整个教堂坐西向东,是一个典型的砖石结构哥特式建筑,其整体呈“十”字形,在门廊上砌有高20米的三层钟楼,楼顶是亭式攒尖顶木结构,内外柱间还有石栏杆。教堂的正殿进深22米,面阔约13米,殿内由方形石柱承托屋脊,内部设有净身、更衣室等,教堂的屋面全部用琉璃瓦覆盖,教堂建筑不但富有异国风味,而且还有汉族建筑的部分特色。现在,每到周六和周日,茨中村附近的汉、藏、傈僳、纳西族信教群众,都会到教堂里诵经和做弥撒。
六、翠湖
翠湖位于昆明城五华山西麓,原称菜海子。在清初,藩王吴三桂曾经填去菜海子的一半作为新府,后来这里被改称为“承华浦”。因为在湖的东北有眼九泉,泉水汇集成池,它又名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