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滇味文化-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需连刷连烤三次,然后用刀将火腿切成厚片,再按照刚才的方法烘烤;最后将烤得焦黄的火腿切成4厘米长、3厘米宽的方形片,整齐地码在瓷盘中即可。吃的时候,需要配上煮好的云腿片一起食用,这样能够起到调剂口味的作用。
  四、八大碗
  八大碗是云南白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集中表现,一般出现在红白喜事宴桌上。当地使用的桌子是八仙桌,一般可坐8个人,桌上的菜肴有8个,因此又被称为“八大碗”。
  关于“八大碗”的由来,还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据说:八仙过海时惹怒了老龙王,双方因此展开大战,但棋逢对手,双方久战均无法取胜。由于极度疲惫,八仙便退居海滩休息,闲下来之后感觉腹中空空、饥饿难耐,于是分头寻找食物充饥。但是,一眼望去全是海滩薄地,荒无人烟,哪来的食物呢?其中的七仙只好空手而回,而曹国舅不辞劳苦,腾云驾雾往远处去。来到内地的上空时,他突然闻到一股奇香,当即垂涎三尺,于是沿着香气来到一户人家。只见农户院中的四方桌前围坐8个人,正猜拳行令、开怀畅饮,香气就是从桌上的菜肴中散发出来的。曹国舅心想:“我原本是朝廷国舅,山珍海味都曾吃过,但这些农家菜肴却未曾见过,这次我可以大饱口福了。”可是,他又想起饥饿中的众仙友,于是偷偷地带了八样菜肴,由于何仙姑不食荤,他还带了道素菜——青菜豆腐。曹国舅端着八碗菜走之前,留言道:“国舅为众仙借菜八碗,日后定当图报。”回到海滩,八仙便大吃开来,只觉得香鲜无比,很快就一扫而光。酒足饭饱之后,八仙精神倍增,再次与龙王展开大战,最终大获全胜。“八大碗”从此在民间流传开来。

第三章 特色小吃(3)
八大碗讲究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合理,并要做到肥而不腻,素而不淡,而且炖、煮、蒸、氽、炸必须齐全。只有这样的菜品才能做到色泽鲜艳,突出白族人喜食酸辣的特色。
  八大碗的烹制非常讲究,每道菜都有独自的烹饪方法,主菜“红肉大炖”是用肥瘦相间的猪肉做成的。做法是:将猪肉切成块,用白酒浸泡过的红曲米将肉块涂匀,然后放到锅中炖熟,肉块红白相间,颇有喜气。“酥肉”也是用半肥半瘦的猪肉做成的。做法是:将猪肉切块,用调料腌制片刻,然后用蛋糊包裹;把食用油烧热,放入裹着蛋糊的猪肉,炸至金黄色时出锅晾凉,等到冷却之后再放到锅中煮,煮熟之后装碗并撒上芝麻,色泽黄白,香气诱人。“千张肉”就是酸菜扣肉,色泽金红,味道酸中带甜,肉皮呈波纹状,令人赏心悦目。“粉蒸肉”是将稍肥的五花肉煮熟、切片,然后拌上调料和炒香的米细粒,装入碗中,上笼屉蒸熟即可,肥而不腻、香气缭绕。“干香”也叫拼盘,是八大碗中唯一的凉拌菜,其实就是将卤熟的猪肉、猪肝、猪肚切成薄片,放到用酸菜或泡萝卜垫底的碗中,上面再淋上酸辣的配汁即可。另外三道菜就是“煮白扁豆”、“煮竹笋”、“杂碎汤”,属于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纤维素的素菜与汤菜。
  八大碗的用料较为简单,但形式和礼仪却非常隆重,所用器皿均为本地产的土碗和红竹筷子,所以也称土八碗。餐桌也很考究,一般选用剑川土漆雕花的八仙桌,在菜肴色泽的搭配下,显得既美观又古色古香。在酒席宴上,先由客人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入席,俗称“开席”。此时,鼓乐唢呐齐鸣,气氛非常热闹,从而表现出尊重老人的传统美德。在酒席宴间,八大碗中的主菜(荤菜)都有定数,每人能吃到两块肉,但碗中垫底的素菜却可以添加。而且,客人还可以把菜带回家中给老人和小孩吃,以使喜气和福气降临到老人和孩子身上。
  五、豆末糖
  豆末糖是云南通海县的传统产品,具有香、甜、酥、脆、入口无渣等特点。它以优质黄豆为主要原料,制作时先将黄豆磨成细面,并用小火将豆粉炒香,然后将白糖和饴糖同时放入锅中熬制。等到糖坯拉白并有一定的温度时,一边叠层,一边包入豆粉,并进行拉条、切块,使其达到层薄如纸、色白如乳的程度。食用豆末糖时,能够尝到香甜之气,而且松酥、香脆、不腻。
  据考证:早在清光绪年间,通海县的孔宪瑜便在当地开始了豆末糖的生产。他以黄豆末、饴糖和红白糖为原料加工而成的豆末糖被当地百姓称为“孔氏豆末糖”。解放前,主要靠手工操作,产量较小。解放后,人们开始用甲级白糖和米饴糖进行熬制,其中还要加入25%的水,熬制之后加入炒热的豆末再拉条、切块。由于其选料精细、工艺精湛、层次均匀、营养丰富、价格适宜,因此受到百姓的喜爱。
  六、鸭油臭豆腐
  口感独特的鸭油臭豆腐
  臭豆腐在我国各地都有,但云南的鸭油臭豆腐却别具风味,成为云南百姓酷爱的小吃之一。云南产的臭豆腐色泽淡黄,表面长有一层酵菌体茸毛,闻之极臭,但鲜香适口;鸭油味腥,但鲜香浓郁。两者结合,能够起到去异存香的目的。
  臭豆腐又叫做毛豆腐,据说是朱元璋发明的。他年幼时为地主放牛,后来被辞退了。失去生活来源的朱元璋只得住进破庙,从此当上乞丐,每天的食物就是长工们从财主家弄来的饭菜和鲜豆腐。有一次,朱元璋和乞丐们到外地赶庙会,一去就是三天。而长工们不知道这件事,每天依旧将饭菜藏在稻草里。朱元璋第四天回来后,急忙到稻草里拿吃的。但是,饭菜都已经坏了,只有豆腐还能成块,但也长满长毛。由于饥饿难耐,他只能将就着用破罐子煎着吃,但吃到嘴中却感觉味道不错。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吃遍山珍海味后又想起了当年的毛豆腐,于是命令御膳房按照自己的叙述制作毛豆腐,并以此宴请群臣,大臣们吃后都称好吃。此后,毛豆腐便逐渐传到民间,并成为价廉物美的名吃。

第三章 特色小吃(4)
昆明近郊的呈贡县有一个七步场,那里做的鸭油臭豆腐非常好吃。据说,此处的臭豆腐曾经作为贡品给康熙皇帝食用。
  七步场非常重视豆腐的制作,材料必须是上好的黄豆。把黄豆加工成豆腐后,将其一块块地贮存起来,以便让它发酵长毛。等到豆腐长满寸把长的白绒毛,毛间还有些晶莹的水珠,外皮呈橙黄色时,臭豆腐便做好了。要吃鸭油臭豆腐,需要先在烤鸭炉的鸭子下面放一碗臭豆腐。在烤鸭的过程中,让鸭身上慢慢渗出的油滴到臭豆腐上。待鸭油达到一定量时,取出臭豆腐放到笼屉上蒸熟,再加入精盐和葱花、芫荽等拌和调味剂即可食用。
  臭豆腐淋上香鸭油,吃到口中,原有的臭中带香的味道更加浓厚,所以越吃越香。它不但能满足食客的口福,还具有一定的助消化作用呢。
  七、包 谷 粑 粑
  玉蜀黍又叫玉米,云南的俗称是包谷。包谷中含有大量脂肪和亚油酸,此外还有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物质。
  云南各族人民都喜欢用新鲜的嫩包谷制作特殊的风味小吃,当地人叫包谷粑粑。每年玉米成熟的季节,人们便将鲜嫩的青包谷掰下来,摘下包米粒,用石磨磨成细糊状,并兑入少许白糖搅匀;将平底铁锅放在火炉上,加入少量食用油,让油均匀地布满锅底;待锅加热后,用勺子将包米糊盛到铁锅中,再用慢火烧熟即可食用。
  包谷粑粑做法简便,鲜香甜嫩,清新爽口,食而不厌,如果在加工包谷糊时加入适量鸡蛋,那样烧熟的粑粑会更加鲜美。
  八、墨 江 麻 粹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云南墨江等地的市场上就会有一种传统的年货上市,那就是当地人非常喜爱的风味小吃:墨江麻粹。
  墨江麻粹以糯米为主要原料,以甘蔗、地瓜、红芋、红糖和当地出产的山豆根为辅料加工而成。制作麻粹时,先将糯米放到闷罐中蒸熟,然后将所有辅料捣烂取汁,再将这几种汁液拌入蒸熟的糯米饭中舂成糍粑。在糍粑还未彻底干硬之前,可按照人们的爱好将其做成金鱼、小狗、小猫、小鸡、绣球等各种形状,然后用线穿成串,挂起来晾干。
  在食用之前,将锅用旺火烧热,倒入食用油;等到油热之后,放入晾干的麻粹,等到麻粹炸得呈金黄色时即可捞出。吃的时候,可以蘸盐或白糖,也可以不蘸任何佐料,入口香、酥、脆。每年的腊月三十晚上,人们都要炸上一盘麻粹,可以说麻粹是年饭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