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的上阳宫;宫城南边是皇城,是官府衙门所在地;外廓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住的地方。
洛阳城西是规模巨大的御花园……西苑。整个西苑周长二百余里,〃其内有海,周十余里;为蓬莱、方丈、瀛洲诸山……堂殿楼观,穷极丽〃。西苑有山有海,建筑丰富,规模远远超过了洛阳的城廓。杨素、宇文恺等人搜求的奇花异树、珍禽怪兽都放在那里;杨广看了以后,又下令全国各地州县定期贡献花木鸟兽充实花园。苑内百花秋冬凋零怎么办?杨广就命令剪彩绫为叶,编丝绸为花,保持园内〃四季如春〃。
洛阳城致命的问题和大兴城一样:没有居民。它是在图纸上规划出来的又一个首都,就像杨广的玩具,需要玩主把居民〃放〃进城内。
城郭筑成的第二个月,杨广下诏迁徙豫州(洛阳所在地)的百姓和数万家富商大贾充实东都。在大业二年(606年)五月、大业三年(607年)十月,杨广又分别迁徙江南百姓六千余家和河北工匠三千余家充实东都。
杨广推行政策的力度很大,洛阳城很快就成了人烟密集的都市。隋朝后期,洛阳鳞次栉比的酒楼和旅馆表明这座新都的成功……商业往往是一座城市繁华度的晴雨表。洛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洛阳的市场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如金、银、珠宝、瓷器、皮毛、丝绸等。来自西域各国和来自东方日本的商人,与洛阳本地的小商小贩一起拥挤交易,将这些商品辗转到世界各地。
随着杨广在洛阳的时间越来越长,长到超过了他在大兴城的时间,洛阳城逐渐发展成了文化和政治中心。每次科举考试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举人都聚集在洛阳。
当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开通后,洛阳在全国政局中就更重要了。说到大运河,它是杨广启动的第二项国家工程。开凿大运河的命令只比修建东都洛阳的命令晚下达了四天。隋朝的天下刚为洛阳的修建工程贡献了数百万民工,马上又要征调余万民工奔赴通济渠。而在九天之后,杨广又下令江南建造万艘巨船。因为他给了五个月的期限,要求打通中原和江南的水上交通。通船时,杨广要南巡检验。
←虹←桥←书←吧←。
第55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4)
大运河和南巡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我们暂且按住它不表,先说说杨广和突厥的事情。
杨广出塞
话说汉王杨谅造反的时候曾派人联络突厥启民可汗,企图借助突厥骑兵的力量争夺帝位。还没等启民可汗回话,杨谅的造反行动就失败了。双方联系的事情败露后,杨广一度怀疑启民可汗的忠心。启民可汗是仰仗隋朝生存的。杨广怀疑他以后,不允许突厥部落在长城以南休养生息了,命令他们全都回到塞外,而且不能在长城附近游牧。
启民可汗离不开隋朝的支持,不得不在大业二年(606年)年初亲自跑来求见杨广,解释突厥人的忠诚,希望消除误解。
杨广很乐意享受启民可汗〃来朝〃的感觉。为了炫耀大隋的繁华,杨广煞费苦心,把大量已经失业的乐工、舞者和杂耍人员都重新召集起来(北齐、北周、南齐、南梁、南陈等国的末代君主们留下很多这类人员),准备一场盛大的表演。
启民可汗一行人来到隋朝的朝堂后,杨广先派人引导他们参观陈列的各种文物珍宝。启民可汗等人刚看过千奇百怪的中原文物,就被引导到金碧辉煌的大厅中。刚刚坐定,鼓声响起,演员们装扮成狮子、怪兽、水人、虫鱼、龙龟等跳跃而入,塞满大厅。突厥人目瞪口呆,还没缓过神来,大厅中突然冒出一个巨大的鲸鱼模型,背景突然换成了缤纷的海洋。鲸鱼向空中喷出雾烟,转瞬之间从浓烟里冒出七八丈长的黄龙数条,紧接着又冒出神龟驮山,幻人吐火,令人目不暇接。启民可汗等人感觉就是置身天堂之中。等演出转变成舒缓的歌舞时,惊魂稍定的启民可汗匍匐叩头,请求杨广允许突厥民族穿汉服说汉语,归化为中原臣民。杨广很高兴,赞扬启民可汗归化隋朝的态度,但婉转地说民族融合是长期的过程,没有答应启民可汗部的突厥人加入隋朝的请求。
启民可汗的来朝让双方都探明了态度。有来无往非君子,杨广在次年(607年)四至九月北巡榆林郡,亲往启民可汗驻地宴请可汗及其部属。
这是杨广的第一次大规模远巡。杨广很重视,把排场搞得很大。他将盛大的排场看成是震慑突厥等北方少数民族的锋利武器。你们看看,我泱泱大国、煌煌大隋,单单仪仗排场就能把你们给吓倒了,更别说背后的千军万马了。结果,杨广创建了一支由三万六千人组成的仪仗队伍,披金戴银,装备〃只求最贵不求最好〃,〃及辂辇车舆,皇后卤簿,百官仪服,务为华盛〃。此后,杨广每次出巡,衣饰绚丽的三万六千人的仪仗队伍皆前呼后拥,惊天动地。
北狩时,杨广的仪仗队后面还有十多万甲胄鲜明的正规军〃护驾〃。
最后连杨广都担心这样耀武扬威会不会把启民可汗等人给惊着了,于是就把隋文帝时期擅长处理突厥事务的大臣长孙晟找出来,让他先去启民可汗部落通知迎驾。
启民可汗很会办事,听了长孙晟的解释后,不仅把属下突厥各部的首领都召集过来,还把依附自己的奚、室韦等数十个部落的酋长也都叫过来,一起迎接杨广。
一天,长孙晟在启民可汗的帐篷外看到道旁杂草丛生,就想让启民可汗当着各部酋长的面亲自拔草,整理营垒,恭迎杨广。启民可汗如果能这么做,杨广在北方各部面前该多有面子啊!
于是长孙晟趁和启民可汗及各部酋长闲谈时,指着帐前的杂草说:〃那是大香草。〃启民可汗傻傻地去闻了以后说:〃这草不香。〃长孙晟就发话了:〃天子出巡驾幸某地,诸侯要亲自洒扫街道,翻整御道,表示至敬之心。我看可汗营帐前杂草丛生,还以为是留着香草迎驾呢!〃
BOOK。←虹←桥书←吧←
第56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5)
启民可汗听出长孙晟的弦外之音了,忙说:〃奴才罪过。奴才的骨肉都是天子所赐。为皇上效劳筋力,岂敢推辞?只是我们是野蛮人,不知道中原法度,幸亏长孙将军恩泽教导。〃他说完拔出佩刀,亲自除草。
属下的首领和各部族长见启民可汗对隋朝自称〃奴才〃,心想〃那我们就是奴才的奴才了〃,赶紧拔刀除草、整修道路,唯恐落后。
启民可汗又征发突厥各部的劳力在西起榆林,东达于蓟(涿郡治地)的三千里道路上翻修了御道,宽百步,恭迎杨广驾临。杨广来了后,突厥各部表现得毕恭毕敬。启民可汗和义成公主敬献马三千匹,杨广赐物一万三千段。宾主尽欢而散。长孙晟事后因功升任右骁卫将军。
就是在突厥的地盘上,杨广也要炫耀隋朝的国力。他让宇文恺建造了一个能够容纳数千人的大帐,在里面宴请启民可汗及其部落酋长三千五百人。席间,大帐中仪仗罗列,歌舞升平,杨广慷慨地向各位客人赐物二十万段。史载〃诸胡骇悦,争献牛羊驼马数千万头〃。北方各少数民族共推杨广为〃圣人可汗〃。
这一幕标志着隋朝在北方少数民族中的声望达到了巅峰。
宴会后,启民可汗又上表请求再与隋朝通婚,并再次表示突厥民族愿意更换服饰,融入中原民户。杨广觉得突厥民族和汉族的差距还是很大,回书表示:〃碛北未静,犹须征战,但心存恭顺,何必变服?〃意思是说,〃革命不分先后,工作没有高低〃,北方边境不稳,离不开启民可汗的征战防守,还要启民可汗继续留在北方靖边。
启民可汗转化为汉人的愿望没有实现,终其余生突厥民族都没有和隋朝发生征战。
杨广此次北狩,还有一件大事是修缮长城。大业三年(607年),隋朝征发民工百万筑长城,大业四年(608年)再次征发二十多万民工筑长城。隋朝修缮了原北周王朝北部边境的长城与北齐的长城连接,基本完善了东至东海,西至宁夏之间漫长的防御体系。
杨广北狩期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早在杨广下诏征集散落民间的声乐人才的时候,高颎就很不以为然,上奏说:〃此乐久废。现在征召相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