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入后金区域,沿线均有明朝堡垒、据点,极为坚固。 历史告诉我们,再坚固的防线,也有被攻陷的一天。 历史还告诉我们,凡事总有例外,比如这条防线。 事实上,直到明朝灭亡,它也未被突破。此后长达十余年时间里,后金军队用手刨,用
嘴啃,用牙咬,都毫无效果,还搭上了努尔哈赤先生的一条老命。 这是一个科学、富有哲理而又使人绝望的防御体系,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弱点。 锦州,辽东重镇,自古为入关要道,且地势险要,更重要的是,锦州城的一面,靠海。
对于没有海军的后金而言,这又是一个噩梦。 这就是说,只要海运充足,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被围得水泄不通,锦州也是很难攻克
的。 既然难打,能不能不打呢? 不能。 我的一位住在锦州的朋友告诉我,他要回家十分方便,因为从北京出发,开往东三省,在锦州停靠的火车,有十八辆。
我顿时不寒而栗,这意味着,三百多年前的明朝,要前往辽东,除个别缺心眼爬山坡的人外,锦州是唯一的选择。 要想入关,必须攻克宁远,要攻克宁远,必须攻克锦州,要攻克锦州,攻克不了。 当然,有人会说,锦州不过是个据点,何必一定要攻陷?只要把锦州围起来,借个道过去,继续攻击宁远,不就行了吗? 是的,按照这个逻辑,也不一定要攻陷宁远,只要把宁远围起来,借个道过去,继续攻击山海关,不也行吗? 这样看来,努尔哈赤实在太蠢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就没想到呢? 我觉得,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去洗把脸,清醒清醒。 假定你是努尔哈赤,带了几万兵,到了锦州,锦州没人打你,于是,你又到了宁远,宁远也没人打你,就这么一路顺风到了山海关,准备发动攻击。 我相信,这个时候你会惊喜的发现,锦州和宁远的军队已经出现在你的后方,准备把你一锅端——除非这两地方的守将是白痴。
现在你有大麻烦了,眼前是山海关,没准十天半月攻不下来,请屁股后面的军队别打你,估计人家不干,就算你横下一条心,用头把城墙撞破,冲进了关内,抢到了东西,你也总得回去吧。
'1454'
如果你没长翅膀,你回去的路线应该是山海关——宁远——锦州……
看起来似乎比较艰难,不是吗?
这就是为什么曹操同志多年来不怕孙权,不怕刘备,偏偏就怕马腾、马超——这两位先
生的地盘在他的后方。 这就是孙承宗的伟大成就,短短几年之间,他修建了若干据点,收复了若干失地,提拔了若干将领,训养了若干士兵。 现在,在他手中的,是一条坚不可破的防线,一支精锐无比的军队,一群天赋异禀的卓越将领。 但对于这一切,努尔哈赤并不清楚,至少不十分清楚。
祖大寿、吴襄、满桂、赵率教、毛文龙以及袁崇焕,对努尔哈赤而言,这些名字毫无意义。 自万历四十六年起兵以来,明朝能打的将领,他都打了,杨镐、刘綎、杜松、王化贞、袁应泰,全都是手下败将,无一例外,在他看来,新来的这拨人下场估计也差不多。 但他终将失败,败在这几个无名小卒的手中,并永远失去翻盘的机会。 话虽如此,努尔哈赤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他不了解目前的局势,却了解孙承宗的实力,很明显,这位督师大人比熊廷弼还难对付,所以几年之内,他都没有发动大的进攻。 大的没有,小的还是有。 在后金的军队中,昀优秀的将领无疑是努尔哈赤,但正如孙承宗一样,他的属下,也有很多相当厉害的猛人。 而在这些猛人里,昀猛的,就是八大贝勒。 所谓八大贝勒,分别是指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 在这八个人里,按照军功和资历,前四个大猛,故称四大贝勒,后四个小猛,故称四小贝勒。 其中昀有名的,无疑是两个人,皇太极、多尔衮。 但昀能打仗的,是三个人,除皇太极和多尔衮外,还有一个代善。 多尔衮年纪还小,就不说了,皇太极很有名,也不说了,这位代善,虽然年纪很大,且不出名,但很有必要说一说。 事实上,大贝勒代善是当时后金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此人非常勇猛,在与明朝作战时,经常身先士卒,且深通兵法,擅长伏击,极其能打。 因为他很能打,所以努尔哈赤决定,挑选一个目标,由代善发动攻击,以试探孙承宗的虚实,而他选定的这个目标,就是锦州。 '1455' 当代善率军来到锦州城下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这是个结结实实的黑锅。 首先锦州非常坚固。在修城墙方面,孙承宗很有一套,城不但高,而且厚,光凭儀砍斧劈,那是没指望的,要想进城,没有大炮是不行的。
大炮也是有的,不过不在城下,而在城头。 其实一直以来,明朝的火器水平相当高。万历三大征打日本的时候也很经用,后来之所以荒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弁度问题。 万历前期,皇帝陛下精神头足,什么事都愿意折腾,后来不想干了,天天躲着不上朝,下面也开始消极怠工。外加火器工作危险性大,吃力不讨好,没准出个安全事故,是很麻烦的。 孙承宗不怕麻烦,他不但为部队添置三眼火铳等先进装备,还购置了许多大炮,尝试用火炮守城。而锦州,就是他的试点城市。 虽然情况不妙,但代善不走寻常路,也不走回头路,依然一根筋,找人架云梯、冲车往城里冲。 此时的锦州守将,是赵率教。应该说,他的作战弁度是很成问题的,面对着在城下张牙舞爪,极其激动的代善,他却心平气和,毫不激动,时不时在城头转两圈,放几炮,城下便会迅速传来凄厉的惨叫声,在赔上若干架云梯,若干条性命,却毫无所得的情况下,代善停
止进攻。 虽然停止进攻,但代善还不大想走,他还打算再看两天。 可是孙承宗似乎是不欢迎参观的,代贝勒的屁股还没坐热,就得到一个可怕的消息,一
支明军突然出现在自己的侧翼。 这支部队是驻守前屯、松山的明军,听说客人来了,没赶上接风,特来送行。 在短暂慌乱之后,代善恢复了平静,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有信心击退这支突袭
部队。 可他刚带队发起反击,就看到自己屁股后面烟尘四起:城内的明军出动了。 这就算是腹背受敌了,但代善依然很平静,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很有信心。 然后,很有信心的代善又得知了另一个消息——宁远、中前所等地的明军已经出动,正
朝这边来,吃顿饭的功夫也就到了。 但代善不愧是代善,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非常自信,镇定地做出了一个英明的
判断:快逃。 '1456' 可是来去自如只是一个幻想,很快代善就发现,自己已经陷入重围。明军毫不客气,一
顿猛打,代善部伤亡十分惨重。好在来的多是骑兵,机动力强,拼死往外冲,总算奔出了条
活路,一口气跑上百里,直到遇见接他的二贝勒阿敏,魂才算漂回来。 此战明军大胜,击溃后金军千余人,战后清点斩获首级六百多颗,努尔哈赤为他的试探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在孙承宗督师辽东的几年里,双方很有点相敬如宾的意思,虽说时不时搞点小摩擦,但
大仗没打过,孙承宗不动,努尔哈赤不动。 可是孙承宗不动是可以的,努尔哈赤不动是不行的。 因为孙大人的任务是防守,只要不让敌人进关抢东西,他就算赢了。 努尔哈赤就不同了,他的任务是抢,虽说占了挺大一块地方,但人都跑光了,技术型人
才不多,啥产业都没有。据说有些地方,连铁锅都造不出来。孙承宗到辽东算出差,有补助,还有朝廷送物资,时不时还能回去休个假,努先生完全是原生弁,没人管没人疼,不抢怎么办?
必须抢,然而不能抢,因为有孙承宗。 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形象代言人——山姆大叔。这位大叔的来历就不说了,他的具体特点是面相端正,勤劳乐观,处事低调埋头苦干,属于那种不怎么言语,却特能干事的类型,是许多美国人争相效仿的楷模。 孙承宗就是一个山姆大叔型的人物,当然,按年龄算,应该叫山姆大爷,这位仁兄相貌奇伟(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