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魔奏鸣曲-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以前去过巴黎没有?";

  ";还没有去过。";我说。

  ";我建议您去一次巴黎。柏辽兹曾说巴黎有可怕的尸体和迷人的跳舞。巴黎同样也有迷人的音乐。";他说,";那里有音乐等待着您去聆听。";

  ";巴黎有音乐等待着我去聆听?";我问。

  ";您会明白的。";他说,";假如您仔细聆听的话,就会发觉,属于您一个人的音乐已经响起。";

  ";属于我一个人的音乐?";

  钢琴家点了点头,没有再对我解释什么。我于是起身告辞,并预祝第二天他的独奏音乐会获得成功。他微微笑了笑,与我握手告别。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的笑容,也是最后一次。

  第二天,他死了。

  一个月以后,我收到了一封寄自巴黎的邀请信。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一乐章 三月 第一节 组曲 一
第一乐章 三月

  第一节 组曲

  一

  三月初,我接到一个女性朋友打来的问候电话。说是朋友,我和她之间其实并不怎么熟悉,只是因为在同一本音乐杂志上撰稿的关系因而在编辑部见过一次面。那差不多是一年以前的事了,我们的聊天话题也仅仅局限于霍夫曼和帕德列夫斯基之列。(注:Josef  Hofmann; Ignacy Jan Paderewsky。两个人都是以演奏肖邦琴曲而闻名的波兰钢琴家。)

  电话里她介绍自己目前在一家颇有名气的广告公司做文案,已经不再写关于音乐的稿件了。口吻听来并不感到遗憾,毕竟幸福的生活离不开稳定的收入。聊了一阵后,她问我有没有兴趣参加广告公司为新摄汽车广告大获好评而举办的派对酒会,就是那种有高级香槟和像样的水果拼盘的并且有一些社会名流参加的纯社交型聚会。

  ";非常热闹的酒会。我们正好可以见个面。";她说。

  虽然我并不喜欢热闹,但是觉得偶尔以这种方式保持与外部社会的联系没有什么坏处,于是便答应了下来。另一方面,我也知道她提出这个邀请并没有别的含义在里面。她已经结过婚,并且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

  结束通话前,我们依然聊了些音乐方面的话题,霍夫曼和帕德列夫斯基之类。除去音乐,两个人的共同话题非常有限。

  ";虽然已经不再写东西了,但音乐杂志还一直在看。你最近写的那篇关于他的专访我刚读完,所以想到给你打个电话的。";她仿佛是在解释什么,";也许你不知道,我是他的乐迷。";

  让-雅克·科洛。这是她提起的音乐家的名字。

  挂掉电话后,我拿起昨天的一份报纸浏览。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报纸上仍旧有着关于法国钢琴家让-雅克·科洛的系列报道。这也难怪。毕竟死去的是当今世界赫赫有名的音乐家,死得又是那样突然……一月十七日,也就是他原定在上海进行自己远东音乐之旅的首场演奏会的那一天,因突发性心脏病不治逝世。当晚,世界各主要媒体都播报了这一新闻。

  一月和二月,";传奇钢琴家之死";几乎是各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的保留节目。钢琴热也刹那间席卷世界,据法新社报道,一月下旬国际钢琴销量增加九十个百分点,差不多近倍增长。不只钢琴,与音乐相关的产业均有不俗表现。短期内全球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良好反应。有关专家特将此社会经济现象命名为";科洛现象";。

  现在所能看到的钢琴家生前的照片差不多都是一个模式,他身穿黑色礼服坐在黑色的三角钢琴前弹奏乐曲。照片上的钢琴家面貌端正,体型瘦削。有人说他带有犹太血统。从外表来看,确实有一些东方式的感觉。

  从官方资料上能确认的只有让…雅克·科洛是法国人这一点。一九七三年他出生于巴黎市郊。二十四岁前的经历不怎么清晰,那时的他还没有出名,和这个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一样默默无闻。从资料上看(至少没有官方记载),他从来没有在任何一间有名的音乐学校学习过音乐方面的知识,似乎也没有什么有名气的音乐界专业人士教授过他钢琴方面的技巧。换言之,这个被誉为天才中的天才的年轻音乐家确实是自学成才。他在巴黎某个角落里默默弹了十几年的钢琴,在二十四岁的时候,一举成名。

  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九七年那场使他成名的的传奇演奏。那一年的三月,他参加了欧洲一个有着近百年传统的国际钢琴比赛,预赛中排在最后出场。当他演奏完一曲肖邦的奏鸣曲后,评委们鸦雀无声,许多人潸然泪下,有近半的比赛选手悄悄退场,人们都站了起来。

  他征服了那里所有的人。

  在这以后的短短两三年里,让-雅克·科洛将他的影响扩散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他先后在欧洲的维也纳、柏林、圣彼得堡、阿姆斯特丹进行钢琴独奏演出,不久演出地就换到了北美……纽约、费城、芝加哥。所到之处,人们无不为之疯狂。人们盛赞他的演奏,说他的演奏具有神奇的魔力。人们赞美他是天才中的天才,钢琴演奏的神。许多狂热者跪倒在他行进的路上祈求他的祝福,母亲们争先恐后恳求他用手触摸自己的孩子,冀望自己的孩子得到他的才华的庇护。人们确实把他看作了神,音乐之神。

  事实上,和人们常常见识到的由强力的广告宣传捧红的明星不同,让-雅克·科洛的名气并非是建立在媒体夸大的泡沫上。他的名声完全是由听过他现场演出的听众们口耳相传得来的。最早被他的演奏征服的是传统的欧美古典音乐界,他的独奏音乐会能被迅速推广也得益于此。不过多数人的看法是,不管怎样让-雅克·科洛始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只要听过他的现场演奏,无论是不是古典音乐乐迷都会心醉神迷,被琴声所展示出来的魅力所折服。他的乐迷数量是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增长着。媒体当然也迎合公众心理而对之进行大肆宣传。这样,让-雅克·科洛在当代古典音乐演奏上的经典地位就不可避免不可动摇地形成了。

  现代钢琴的帕格尼尼……《时代周刊》评论……即便李斯特再生、肖邦转世也无法在演奏上取得像让-雅克·科洛这样的成就。

  看完报纸上关于音乐家的报道,我走进厨房用不怎么热的热水冲了包鸟巢标志的速溶咖啡。喝咖啡时,我想起了大学时听过的";门";乐队。一九七一年七月,";门";乐队的主唱吉姆·莫里斯死在了巴黎。音乐和死亡,这是钢琴家与摇滚歌手的共同之处。两个人都死在了同一个年龄上。二十九岁。除此以外,死去的钢琴家还有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他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微笑过。

  他是个没有笑容的钢琴演奏家。

  
  周日晚上我照约定去了广告公司为新摄汽车广告大获好评而举办的派对酒会。

  如同电话里描述的那样,酒会本身是很热闹。不过我没有遇到什么认识的人,似乎也没有什么人有兴趣认识我。除了开始阶段与那位女性朋友客套过几句以外,基本上我只是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默默品尝水果和饮料。那则大获好评的汽车广告有幸在电视上看到过,内容并不复杂,大意是:昂贵的车,漂亮的女人,成功的男人。蕴含着现实意义的成功广告。就如同怒吼的二十年代,金钱、汽车、速度、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价值标准。

  与汽车广告差不多,这个酒会是一个彬彬有礼的,充斥着荷尔蒙与货币味道的,热闹的,却又是冷漠感十足的人类社会的小小模型。总体来说,参加派对的男男女女无不穿着得体的服饰,挂着体面的笑容,三三两两在一起状似亲热地交谈。从那些社交化的微笑与社交化的表情来看,很难想像人们之间会有什么密切的关系,这仅仅是一种纯粹而彻底的人类高级社交活动,就意义来说,与猴群互相捉虱子的举动并无本质性差异。相比而言,猴子们显得更为真诚些。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无聊感一点一滴地积聚了起来,酒会时间还没有过半,我已经深刻地领会了哲学层面上的无聊人生定义,并且萌生出离开这个毫无意义的地方回家的念头。于是我找到那位担任广告公司文案的女性朋友,感谢她邀请自己参加如此规格的酒会,并解释说临时有事不得不先行离开。

  告辞后,我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