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方之王-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为日本驻扎“满州国”的日本大使、关东军司令,在“满洲国”除了在“满洲国”对其控制区下的抗日武装“讨伐”外,就是修建那些庞大地要塞、地堡群并继续实行对“满洲国”的殖民统治和加紧从经济上地控制与掠夺。他最为人知的就是当初和国民政府谈判强迫中国接受《何梅协定》,但是他在军事上的战略头脑十分有限,他拼命向维持在日本帝国在“满洲”的利益,却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与之对抗。但是他心中十分清楚,这些年帝国从满洲获取了巨大的利益,然而这些获取的利益却用又消耗于战争之中。

    帝国在这些年的战争中虽并未讨到太大好处,满洲掠取的资源对本土的工业提供了足够的工业原料,各种掠夺的财富也十分惊人。战争也刺激起军工业的蓬勃发展,大量工厂的新建和青壮年被征召入伍,使得劳动力需求量急剧增加,失业率下降到了二十年的最低,工资也有了比较大幅度的提升。战争中获取的财富有部分就通过这些转移到老百姓的身上,这也是为何他们国内老百姓疯狂战争的原因之一。

    喝了一点酒的脸色有些红润,从地图上看来,中队的进攻是经过了长时间策划的。这段时间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们在精心准备四平之战,却不曾想到四平方向保持强大的军力不过是幌子而已,整整二十万的军队就被他们当做了迷雾,这个庞大的计划也是昭然若揭了。他们突然绕过以前修筑的坚固防线来进攻,出乎守军的意料,可是这些地区由于靠近边界地区,建立的工事繁多,即使绕过了正面攻击,还是十分的困难。中国人的对策是前线部队快速绕过这些地方,对守备的军队围而不歼,把他们留给后面的部队,前面的部队不断的推进,这也导致了他们前进的速度极快,很多地方的守备部队看见的只是中队风驰电挚的从他们身边穿插而过的影子。

    —

    那些和中队交火的部队根本就对他们的对手一无所知,只清楚大量的敌人蜂拥般冲了过来,中国的军队在遮天避日的飞机和坦克的高速推进下,一日千里,不断的对日军实施穿插分割,在后续部队的帮助下,将守备部队全部孤立了起来。更重要的是这种穿插极大的打击了日军的士气,他们的后勤补给和援兵全部都割断,唯一可以做到的就只有坚守,根本无法组织起来有效的抵抗,更不要说发起反击。

    干燥的土地,漫天的风尘,如果不是时而在眼前一闪而过的绿色,袁磊对这里的印象坏到了极点。在这里连喝水都困难无比,水都极为珍惜,每天的饮水都是定量的供给。往往水都要反复使用多次,到最后根本不能使用了倒掉,很难奢望有清水来洗澡,舒服的热水澡更是幻想。部队最大的希望是能遇见河水痛快地洗个澡。袁磊看着自己浑身上下布满灰尘地军服。伸出一只手摸了摸干燥的脸,不由微微摇摇头,“它娘的。要不是打仗,老子估计一辈子不会到这个鸟地方来!”

    拿出军用水壶,轻轻润了润嘴唇,舔了舔微有些发裂地嘴唇,慢慢喝了一口。他到了这里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在没有什么东西比这清水更加宁人陶醉了。他望了一眼在他旁边坐着的那个八路军的小战士,把水壶递了过去。示意他喝口水,那个小八路拿着原本水就不多的水壶没有动,袁磊看了脸上就变了,“是不是看不起咱们?”小八路连忙摇头,袁磊接着就说,“不是看不起咱们,就喝了它!”小八路有些感激的看着他,知道他的意思。轻轻地喝了一口,略微缓解了一下喉咙中的那团燃烧的火,感觉舒服多了。袁磊看着他脸上有了些笑容,“多喝两口。对就是这样。现在不管怎说,咱们也算是兄弟部队。穿一条裤子,总不能厚此薄彼,是战友就要一视同仁。不管你过去干过什么,是什么人,既然在一起战斗了,就都是自己的兄弟。”

    “对了,你叫什么,今年多大了?”袁磊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就有些奇怪,明明是稚嫩的脸上,表现却如同饱经风霜的中年人一样,加上他有些单薄瘦弱却不缺乏精神的身体,这让袁磊对他有些好奇。“我叫刘小松,今年就十八了。”“虚岁?”看着刘小松点点头,袁磊有些惊讶地问道,“那你参军几年了?”刘小松算了算,“四年了!”袁磊听了半天说不出话来,才不到十八岁就当了四年兵,光论军龄要比自己长得多,这他奶奶的什么世道,十来岁的娃娃都要出来扛枪打仗了。

    路上和袁磊混熟了,刘小松也没有开始的拘谨了,开始对开着地车子感兴趣起来,毕竟从长征途中加入到红军以来,他从未亲自乘坐过这玩意,顶多也就骑骑马而已。要不是这次要送些东西到部队去,他也不会有机会乘做汽车出行。袁磊在路上听了刘小松的诉说,也感到了一阵地沉默,刘小松的父亲为了打倒土豪劣绅加入了红军,却在被他们称为“白匪”官军和民团的反扑中壮烈的牺牲,母亲也被抓住杀害了,他一个人偷偷的跑了出来,投靠了山上的红军,再后来

    了长征……

    根他说,像他这样的人还有不少,当初要国共合作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脑筋转不过来,那些官军杀害了无数的战友和亲属,想不到打了这么久却成为了其中一员。总部做了很多工作,让他们开始了解到中国团结起来抵抗侵略的重要性。日本侵略者是比“白匪”军更加残暴和可怕的敌人,中国人如果再不团结起来抵抗他们的侵略,中国就很有可能被灭亡。在这个时候只能暂时的放下仇恨,以民族大义为重共同举起抗日的旗帜,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会有希望。

    对于几年前的“战略转移”,袁磊也是略有耳闻,虽是吃了大败仗,被迫从自己的根据地开始迁移,但是并没有因此来轻视他们,他对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他了解这段情况只是因为当初李成坤评价的时候提起了那次有名的“战略转移”的事情,“经历了这么多的灾难下,仍然保持了如此强大的凝聚力令人惊奇。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对未来仍然充满了希望,这就很能说明一些问题,那就是他们存在是有一定的客观理由的,并不是说消灭就能够消灭掉的……”

    道听途说和真人讲述的区别是非常大的,“战略转移”的途中,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让袁磊感受到了他们坚强的韧性,讲到了他们过草地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不肯去抢那些牧民,导致很多人掉队、饿死在大草地的时候,袁磊头一次的对这支部队产生了一种敬佩的感觉。他清楚的知道,如果是自己的军队的话,最大的可能就是保留给老百姓足够生活的物品,其余的都会被一扫而空,即使没有钱,打欠条也会这么做。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更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不少人仅仅在一年甚至半年前还是农民。拿着锄头为地主耕地,而未经过训练就让拿起了枪,走上了战场。却有如此严明地纪律。听他说眼看战友掉进沼泽被吞噬地无力,看见路边被冻死、饿死的战友时候的悲哀,叙述从雪山下滑下,吃野菜、牛皮带、皮鞋地时候那些遭遇……

    将东西送到了目的地后,袁磊带着刘小松开着车开始返回,在路上正说话的时候。刘小松好像听见了隐约听见在刚刚过去的路段上有人喊救命。袁磊没有听见,但是他还是毅然调转了车头开了回去,到了地方,刘小松没有发觉异常,却看见袁磊从车中拿出了一个望远镜仔细观察了起来。他突然指向不远处的一个小土丘那里,好像有人影还动。刘小松仔细看了下,的确有些不对劲,拿起了手中地驳壳枪就下了车。袁磊也迅速的将望远镜、背包和步枪都拿出来背好。

    当刘小松靠近的时候,发现的是两个穿着晋军军服的人正抓着一个女人不放,女人的上衣已经被撕裂开来,露出了洁白的。下身屈辱的张开着。刘小松立刻举枪高喊,“不许动!”那两个晋军放下了手中地女人。慢慢的转过头来,却看见了一个拿着步枪的半大小子,再仔细看的时候发现他是八路军地,便有恃无恐的准备拿起扔在一旁地武器。“砰砰”的两声枪响,那两个人应声倒地。

    刘小松转过头来,看见刚刚收起步枪的袁磊走了过来,“别给别人机会!这是对你自己性命极为不负责任的行为!”说完,走向了那个似乎被吓着的女人,刘小松愣了下就跟了上来,“为什么要杀了他们,把他们打伤不就足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