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到底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是所有的中国共产党人都苦苦思考的问题,就现实局面而言,中国共产党的出路到底在何方?在北方抗日的紧要关头,苏联却在中国的背后捅了一刀,但是他们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倒被李成坤打得惨败,颜面扫地,却又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报复。这个时候他们想起了中国共产党,要求武装他们来牵制甚至消灭李成坤部。
但是中国共产党人也是中国人,苏联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可是他们的做法对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接受共产主义的人不是为升官发财来的,是看到了中国的落后和黑暗,立志为了改变中国,拯救中国而来的,是为了救国才选择了共产主义。如果依附了苏联却干些损害中国利益的事情,决大多数人从感情上都是难以接受的,因为决大多数的党员并不是长期生活学习甚至工作在苏联,他们对祖国的感情远远强于对苏联的感情。
李成坤派遣顾正宏秘密造访延安后,中共中央的考虑又多了一层,如何在中国发展壮大成了所有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毛泽东早在苏联和李成坤战后就发表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长篇演讲,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他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纲领。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
他所提出的理论和现在李成坤实现的政策方针几乎没有太大的冲突,李成坤数次召开工作会议讨论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新的理论,认识到如果可以按照这个目标来前进的话,未尝不是一次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良机。在经历了日寇血腥屠杀后,国家不团结之痛让他感受良深,中国要崛起,就不能不完成统一。他已经下定决心,为中国未来无论付出何等的代价,都要完成这个目标。
毛泽东讲到:由于中国社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也就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就决定了:“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是,“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这种革命正在中国和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展起来,我们称这种革命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
“中国的社会必须经过这个革命,才能进一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去,否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必然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这种社会主义因素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政治势力中的比重的增长;农民、知识分子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或者已经或者可能承认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权。
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构想,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共产主义思想和现在在北方三省取得成功的各种政策大体上是不矛盾的,即使有厉害的冲突也将是中国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之后很久的事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能为国家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没有道理将共产党排除在外,信仰的不同并不妨碍大家作为中国人愿意共同为中国强盛而携手共进。
听说周恩来和顾正宏刚下飞机还没有吃饭,立刻拉他们一起进餐。周恩来看了一下桌子上的菜,一盘红烧狮子头,一盘红烧肉,一盘回锅肉,一盘鱼,一碟油炸花生米,二三个小菜外加一汤,分量都还足,香气扑鼻,让刚下飞机的两人突然感觉到了肚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食了。李成坤说了请后,周恩来尝了尝,虽然很普通的几个菜,但是味道非常不错,一旁的顾正宏也饿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闷头就吃了起来。“这是我家里的一个老厨子做的,天南地北的闯荡了二十多年,各种风味的都能做点,吃了二十多年他做的饭,也习惯了,后来就把他给请到这里来当厨师,好在大家都还喜欢他做的菜。”
“恩,味道很是不错,做法也地道。”周恩来吃了也赞不决口,心中也是大为感叹,自己刚刚到来没有多长时间,就可以准备出可口的饭菜,而且是极为符合自己的口味的。按照李成坤见面来看,顾正宏是给他惊喜的,提前准备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是他们早就清楚自己的口味,到的时候只要做就成了。这里唯一进出的只有李成坤的侍卫长,不需要吩咐中就完成了这许多的事情,真是应对了主席说的:他们可不简单哪!
看见周恩来喜欢吃,李成坤感到这番功夫也并非没有下对,幸好早些时候调查清楚了周恩来的喜好。李成坤在周恩来谈话的时候悄悄向马贲打个手势让他拿出了关于这方面的情报,找出了周恩来对食物的喜好,这才让让厨师做出了这些菜来。周恩来虽然没有注意到这点,却也发现了这顿饭好像早已按照自己的口味准备好了,心生感叹,他们对自己了解颇深,而自己对他们了解仅仅只在皮毛之上,这是远远不够的。
突然想起一事,周恩来放下筷子问道:“据说,李将军下令严格控制各种配给,想必是食物紧缺,为招待我做出这些菜来,是否合适?”李成坤微微一笑,低下声音说:“我可是偷偷告诉你,每次招待贵重客人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厨师多做一点。但也不能要求过高,否则多出预算的一大笔钱可是要请客的人自己付帐的,我们这也是沾了恩来兄的光,改善改善伙食。”
听到这句话,他才突然想起流传出对李成坤的评价,无论在日本之留学生活,还是长期军旅生涯,均严格控制自己。在军队中和士兵同吃同住才能有如今之成就,在中国军队中除了共产党外,也是仅有做到这点的军队。外人甚至盛传,正是他们这些高级军官和士兵同吃,利用他们丰富的资源,才使得士兵的食物从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飞跃的提高,远远超出其它军队。从这点来看,他也决不是贪图吃喝的人物,相反是个性格坚韧的人。看来这次加餐真的是用来招待自己的,否则大可不必用这几个自己喜欢的简单菜来招待,大可以做得更好些,那就不仅仅只有这几个简单的菜了。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部 第四十三章 合作3
警卫人员关上窗户,拉上厚厚的黑色窗帘,出去的时候悄悄的把门带上。门窗关紧后却丝毫感受不到空气的闷热,头顶上的吊扇高速而低沉的运转,本来就不甚热的会议室内也能感受到一丝清凉,这让怕热耐寒的周恩来感到非常满意。刚吃完饭,大家休息了会,随便聊了聊,原本李成坤建议周恩来晚上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再谈,但周恩来有些问题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弄明白,提议晚上就开始。
“我这次是受到中共中央的嘱托来和李将军就前段时间顾正宏将军提出的一系列建议来磋商的。我们和顾正宏将军的谈判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还有些关键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仔细的斟酌一下才行,另外我们也希望在这里多看看,多学习,多一些了解,只有我们都了解清楚了,才好说服我们党内的同志。我们是相信李将军的诚意,我们也是有充分的诚意而来的。”
听了周恩来的话,李成坤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慢慢的说:“对于贵党的诚意我是相信的。说实在话,我们去延安的时候是抱有希望而去的,却没有预料贵党的反应如今的强烈和迅速。从这点上来看,贵党也认识到了目前中国分裂和无休止的内战方是中国落后于世界,被动挨打的最大弊端。为改变这一切,首要做的是全国的团结,而后才是民族的强盛,没有前一个前提,后面的目标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谈判的电报和进展我都已经仔细看过了,我认为我们在大的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在将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有很大合作可能。对于已经取得的共识感到非常满意,这是我们之间走出的重要一步,大家作为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理应团结起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而不是大家为了争权夺利,兵戎相见,搞得民声怨道,徒让外敌欺凌,如此下去非中国之福,非百姓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