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方之王-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片。他只希望管德昌上校不会把照片丢了,尤其是底片,那个可是无价之宝。管德昌看了这些照片的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它们,但是喜欢归喜欢,该收缴的还是要收缴,这东西要发出去了,这个基地也要暴露了,提供这些巨型轰炸机的机场可不比一般的歼击机机场那么好建起来的。

    不说机场,就是连参与轰炸的飞机也不能暴露,日本人知道有这么一批轰炸机,哪怕即使他们亲眼看过这些飞机也没有自己报道要来的更具说服力。至今为止,对日本的保密制度是非常之严格,日本间谍数次想窃取这些轰炸机和基地的资料,一度搞得反间部门草木皆兵,抓捕了两个深资潜伏达十年之久的间谍和六个最近才秘密潜入接应的间谍后才松了口气。

    代替这些飞机在老百姓面前宣传的是那些机群,那些飞机都参加了上次对日本空袭,这也让李华明感到十分不满,要是他的照片刊登出来要远比这些照片引起的轰动要大。除了早晨拍摄的机场的壮观图片外,在飞机上拍摄的轰炸机编队也是气势磅礴,无论是那一组的图片拿出来绝对是要引起社会的轰动,可惜这些在战争年代是难以想象的。好在李华明的志愿是记录战斗的每一个瞬间,记录住历史,对其它东西也不是太过于执着,他后来老的时候才想到这也许是有些小毛病的他得以入选接触一些绝密资料和部队的最好的理由吧。

    陈雷只知道他费尽力气装上飞机的炸弹是燃烧弹,重达五百公斤,对于这种新型的燃烧弹其他的情况却完全不了解,只知道这些弹药是在不久前才运抵机场的。却不知道这种刚刚研制出来的炸弹就是凝固汽油燃烧弹,更不知道这种炸弹是威力巨大的子母弹,内有一百三十六枚子燃烧弹。这次飞行除了少数的轰炸机携带了鱼雷准备追逐日本海军目标外,其余携带全部是燃烧弹。

    对于B…17丙型的大航程,载弹量得到了大的提升,对于轰炸日本的时候,每架携带至少十四枚燃烧弹,为了给这些大家伙装上炸弹,地勤人员忙乎了好长段时间。给它全身上下的“火刺猬”般的防卫火力装上子弹更是一件绝不轻松的事情。做为多年研究的经验,对订购的轰炸机都附加了一系列的小范围的修改意见,按照美国人的话,中国人都发疯了!

    原本设计精细的轰炸机,就因为他们小小的修改该得面目全非,不是机头开出几个口子,就是在机顶上面开了个天窗……中国人按照他们奇怪的想法不断的加强了飞机的火力,并在飞机上主要部位加强了钢板。波音公司的工程师看见了中国军队订购的轰炸机上的火力,大为感叹,“这群疯子怎么不把机关炮给加上去?”谁知道他的一句戏话在后来居然在美国空军身上灵验了,不过加上去的不是机关炮而是火力更猛,射程更远的高射炮!

    原本美国人对轰炸机是精益求精,认为四发动机轰炸机很难被击落,所以加工复杂难以大规模生产,接到中国和美国国防部的订单后,尤其在中国方面的特地要求下精简了很多不必要的设计,要求生产也是从实用角度出发,并且给出一揽子建议来。他们这一手,一下就把美国人震住了,这些家伙可是有备而来,不像以前的那些中国人好蒙的,这些改进设计全部都是建立在对飞机完全了解上做出的。

    这样改进,可能飞机不是那么美观,不得不承认这样做了火力比以前甚至更强大,生存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实用性十分强。波音的工程师看了下,如果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来改进,即使安装上十六挺机枪将毫不费力,当然还有近一步改进增加机枪的余地,现在他们只需要十三挺就足够了。波音公司在生产完这批飞机后,自己生产的飞机还是按照原来生产方案来的。

    直到战争打响后,美国飞行员也驾驶B…17奔赴战场,发现飞机的火力虽然足够,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这时波音公司才想起了中国人原来留在这里的那份改造飞机的建议书,按照这种改进生产了飞机后送到战场,前线的飞行员一见之下就立刻喜欢上了这种飞机。虽然很多机枪手对他们所处的空间并不是那么满意,但是相比从几千英尺的高空扔下来,他们还是更愿意呆在那狭小的空间里的,这些玩意可以让他们活得更长久点。

    在欧洲的空勤人员和地勤人员想尽了各种办法来加强飞机的火力,增加几挺机枪不会对飞行性能和后勤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空军官员对他们的这种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甚至的态度。后期和德国的作战中,德国人发现了消灭机头或者机尾的机枪火力后,要打下这么一架飞机也并非难事,这也迫使美国的飞机终于走上了变态的改装之路,在机头和机尾都改装了二十口径的高射炮。

    这玩意的后坐力可比机枪要大得多,一般人可受不了在这么狭小的空间操作这个家伙,但是威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射程远威力大的高射炮安装后,即使不能击落战斗机也能将他们从这两个比较薄弱的地方驱逐开。不仅在原来原来中国人设计所有的机枪口全部用上,还在机鼻下加了个电动遥控无人炮台,原本设计的只装两联机枪,后来最多的时候被空勤和地勤人员改装了多达六挺机枪,战争后期时候飞机最多携带机枪多达二十挺,其火力让人不寒而颤!

    这种改装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飞机在设计的时候已经确定好了空间,增加的那些火力点所需要的各种空间都十分缺乏。尤其是有些地方机枪手不得不把全身都缩在一个设计中仅仅只能装下半个身体的机枪罩中,为了扩大机枪的射击角度,很多地方活动机枪口都被扩大,机枪手不得不直接面对四百多公里时速的风,即使在夏天在空中作战机枪手也不得不穿戴防寒服作战。

    高志航抵达机场后陷入了沉思,这样的轰炸到底是对还是错?这种重型轰炸机在中国也仅仅有六十六架,这次全部要派遣出去执行任务,他们毫无疑问是可以取得比较大的战果,可是这也暴露了一直以来对日本作战的一张底牌,日本人熟悉了空军的轰炸方式和策略加以改善,那么以后的轰炸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仅仅靠这点轰炸机去轰炸整个日本是远远不行的,但是自己手中却仅仅只有这么点底牌可出,要是等到明年该有多好啊!

    这些最先购买的飞机很大部分都是从美国现役的飞机中调出来加以改造后送过来的,因为时间的关系,甚至连美国生产的第一批轰炸机都没有来得及送过来,自己国内的生产线也仅仅刚刚开始组装起来,离生产还有段时间。美国的工厂也仅仅刚刚开始扩建,按照目前来看要完成交付任务至少也要花一年时间。原本计划轰炸日本计划是一个长期的计划,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摧毁这个国家,最大限度的打击他们民众战争的决心。

    唯一担心的是,这次轰炸巨大的破坏会不会让日本军队有所觉醒,找出防空方面的漏洞,毕竟现在日本的航空队还是有一定威胁的。距离能发起对日本大规模突袭起码还有六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内能发生什么,谁也无法估计。做为空军的最高领导人,从参加会议回来后仔细思考了会议中的发言,又想想空军的现状,睹然发觉现在就用燃烧弹火烧东京不如想象中那么完美,原计划使用那些特殊弹药攻击日本并非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事到如今箭在弦上,也无法多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打个漂亮仗凯旋归来。

    二百二十架增挂副油箱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配合六十六架B-17重型轰炸机和五十七架He111轻型轰炸机,总共是三百四十三架轰炸机是这次轰炸的主力,总投弹量超过一千吨。负责全程掩护的是已经装备的二百四十六架霍克-81A战斗机,而通过东北日占区的时候和返航是都会有大批的BF-109战斗机和仿制的歼-1战斗机负责接应。

    在整个空袭过程中,总出动的战斗机轰炸机达到了八百架,虽然不及上次轰炸日本出动的飞机数量来得多,空袭却有了质的变化,首先是改变了轰炸机在日本上空几乎毫无抵抗力的历史,终于有了一款能够全程负责掩护的战斗机提供火力支援,其次,轰炸机的投弹量要比上次高出一倍。上次为摧毁日本那些飞机制造工厂专门进行的轰炸,携带的都是高爆弹药,这次则是以报复为目的的使用能够造成大规模毁灭的燃烧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