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方之王-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十四团已经冲到了他们面前,一场激烈的肉搏战展开了。双方都不是吃素的,第五师在军长范清平的带领下,本来就崇尚武风,加上多年的训练,这些士兵大多是北方人,生得孔武有力,不少人本来就有比较好的武术底子,非常擅长这种残酷的白刃战。对面的日军则是日本国内大名鼎鼎的第十师团,师团长矾谷廉介,这个师团士兵也是出了名的捍勇,属于日本为数不多的王牌师团之一。从双方接敌开始,他们想不引起注意都不行了,双方都是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突然遭遇,双方的指挥官都迅速的作出了相同的反应——白刃战,企图以自己的强项在这种近距离的战斗中取得优势,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对手也是如此想法,也是如此的精于肉搏战术,一山不容二虎,在白刃战中失败就等于死亡,这是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的事情。

    在杀退日军后,宋锦河环视着尸体陈横的战场,日本人白刃战素质再次给所有的战士好好的上了一课。双方训练都非常的严格,技术也比较精湛,可是在白刃战中需要稳定的心里素质,我们的新兵比那些经过丧尽天良训练的日本士兵还是差了点。但是北方士兵高大的身材加上良好的营养和训练比那些矮壮的日本士兵占据了一定的优势。白刃战半小时不到的时间就结束了,日军冲上来的是第十师团的步兵第四十联队,战死三千七百人,我军死伤二千三百人,损失极为惨重,十四团基本上被打残了,这也说明了白刃战的残酷性。第五师的指挥员大多有指挥和实战的经验,面对拼刺刀毫不含糊,这玩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多的可说的,除了拼命以外别无选择。日军的第十师团更是擅长这种作战,虽然有经验的士兵不是很多,可是几乎所有的士兵手上都沾有中国人的血。

    他们新兵训练时为了训练士兵的白刃战,一般都会找中国人作为他们练习刺杀的靶子,以刺杀毫无抵抗力的中国平民来提高部队的胆量。日本军队的士兵已经被训练得毫无人性,变得疯狂而捍勇,看见拼刺刀了毫不在意的退掉子弹,杀了起来。中国军队配备的冲锋枪发挥了近战的优势,日本因为自己习惯退下子弹,中国军队却没有制定这种迂腐的条例,放开手脚对那些端着步枪准备肉搏战的日本士兵扫射。在倒下了五、六百人后,日本人被我们的射击激发了他们凶狠的本性,他们痛恨在白刃战中开枪射击,可是他们制定了不许在白刃战的时候开枪,也不是谁强迫他们的,是自找的。中国乃至世界上都从来没有规矩中国军队不许这样做,更何况即使不能这样做在日本人侵略我们家园,屠杀我们的亲人,掠夺我们的财富和土地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方法不可以使用呢?当日本不要命的冲了过来的时候,谁也不敢乱开枪,因为本来就是近距离的遭遇战,敌我双方的距离本来就近,所以才想到白刃战,他们这样一冲锋双方所有人都纠缠在一起,只看见褐色和黄色的军服混在了一起。

    随行的医务兵看着眼前残酷的景象惊呆了,虽然见惯了流血,可是这种血淋淋的大场面还是让人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我们的士兵出手都非常的凶狠,直扑日军的要害,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被日军刺中,以自己受轻伤的代价直刺日军要害,完全是以命抵命的做发。白刃战中,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绝不倒下,和日本人死拼到底。在阵地上的最后一个日本士兵倒下后,那些原本已经受到重创的士兵们再也坚持不住,直直的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起来。白刃战中医务兵起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战斗结束后他们就成了最繁忙的人,包扎伤口,消毒,查找生还着……

    叶勇华徒然的松开了手,身边的田猛声音越来越低,终于谁也听不见了。身中十几刀的他,肠子露出一大半,还在发狠的将刺刀往日军身上捅去,可是因为大动脉被日军刺穿,只能眼铮铮的看着刚才还生龙活虎的他生命慢慢的消逝。可是他没有多余的时间为这个昨天还一起吃饭,还一起开玩笑的战友的死悲伤,一旁有人叫“小叶,这还有个活的”,他听见了马上就跑了过去,他撕开衣服发现是小腹被刺,但是还有救,经过简单的止血消毒等护理后,给他打了一支吗啡后就让旁边的人帮忙把人抬上了担架,将他送到了营部。一般伤员都是用卡车送向战场救护中心,像这种伤势严重的直接转到野战医院。

    本来中国军队里基本上很少有西医,军队的护理也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足够的药品和医务人员。造成了士兵在受伤后大量的死亡,有的甚至只是没有及时的处理伤口,仅仅因为伤后感染就被夺去了生命。我们军队原来和其他的中国军队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在三五年和日本大战后发现了大批的伤兵因为没有及时的救治而不幸牺牲,这些牺牲的士兵占到了伤兵的百分之四十至五十以上,这个结果让我们震惊万分。而德国的教官们说,这在德国和欧洲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这些国家都有完备的野战医院和设施。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绝大多数都可以恢复出院,大部分还可以归队参加战斗。他们这些老兵是战争中很重要的一笔财富。

    本来德国出售我们整套的武器系统中就包括了组建野战医院的设备,我们也征用那些民间的西医来军队,可是这毕竟是少数部队才拥有,我们引进武器的时候也没有注意到这些细微的问题。这就导致我们绝大部分的部队还和中国其他部队一样,医疗水平极差,因伤致死的人数居高不下。一开始大战,我们这方面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但认真来讲,即使我们拥有了足够多的医疗设备,我们也找不到如此多的医生,尤其是战场上急需的西医。这就导致了我们在和日本战后成立专门为军队培养医护人员的军医大学和民用的医学院,当然民用的医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应征入伍。在师军级单位均建立了规模较大的野战医院,在战场后方有处理轻伤的医疗中心。唯一值得高心的是在我们带回的犹太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精通西医,他们很快就在教学和我们的军队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中国其他地方紧缺的医药在这里也几乎不存在任何的问题,东北本来就是中国最重要的药材产地,各种原材料都很丰富,我们在工业创立之初就成立了一批药厂,现在这些药厂不仅规模扩大,数量也有比较大的增长,基本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对于那些我们暂时还物力制造的药品我们也利用各种贸易或者直接购买囤积了不少,足以应付战争中军用和民用的需要。药厂的成立不仅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也为我们的提供了大批的医药品,有力支援了我们前线的战斗,加上这两年军医大学的学员陆续的毕业进入了军队,让我们军队的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淞沪会战中他们初显巨大的作用,大量的伤员中因伤死亡的仅仅只有百分之十五,大部分的伤兵伤好了后又回到了部队,使军队的作战效能倍增,相比以前医疗保障有了质的飞跃,士兵们的信心也更加足了起来。

    在日军发现了第五师抢在他们前面占领了制高点并重创步兵第四十联队的时候,师团长矾谷廉介面无表情的制定了重新夺取高地的计划。夜很快就黑了,宋锦河早就根据飞行员和侦察分队的报告,了解到日军调动频繁,很可能有大的动作,因此要部队加紧了戒备。他心里始终感到不安全,总有些不放心,在傍晚的时候他命令部队从路上拦截了一批运往北平的炮弹。

    那些运输人员目瞪口呆的看着他,部下对他的行为也十分不解,可是基于多年来对他的信任还是照做了,虽然这种毫无理由的行为足以将他们都送上军事法庭,甚至被执行“战场纪律”。宋锦河心里有自己的想法,这些年来自己的预感一直很灵,或者说对危险的有很高的警惕性,他也相信自己的知觉没有错,肯定要发生什么事。现在从指挥部要炮弹是来不及了,北平方向现在还可以,这些弹药可以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是没有什么事情更好,自己可以向上级请罪。

    宋锦河把自己的担心和参谋长说了,参谋长和宋锦河一起好几年了,对宋锦河说的情况非常重视,连忙召开了军事会议。分析了现在的情况,底下的旅、团长们都认为有此可能,日军必定是不甘心白天的失败,企图在晚上乘我们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夺下这些优势地形,占领昌平。根据飞行员和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