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崖山之殇-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兀自上车去了。

  陈宜中身旁卫士们大怒,纷纷按剑拔刀,宜中却以手势止之,仍是跪于道旁,大声道:“太师大恩,与权终身不忘。”

  贾似道“哼”了一声,不再理会,只吩咐车夫赶路,宜中抬起头来,目光中猛地透出一股阴森寒气。。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木棉庵(三)
似道走后月余,一日晚间,福王忽邀陈宜中过府,摆下山珍海味,置上琼浆美酒,倒是吃喝了个痛快。宴罢,福王忽然问道:“与权,朝廷如此发落贾师宪,汝以为如何?” 

  陈宜中一惊,暮地里放下酒杯,忙道:“那八闽自古为荒凉之地,华越混杂,若去了时,倒也够人消受。”

  福王用手重重往桌上一拍,怒道:“不然,贾师宪之罪,虽死犹轻,怎可如此了事,与权,汝莫不是还记着此人昔日恩惠么?”

  陈宜中额角冒汗,忙拱手道:“与权昔时委事于贾似道,只欲今朝为国除奸,并非有半点私心,望千岁明鉴。”

  福王微微一笑,道:“这便好了,那咱们就依着贾似道当日对付吴潜、丁大全之计,于途中除之,若何?”

  陈宜中早知福王恨极了似道,必欲除之后快,自己心里却不免惊异不定,支吾道:“贾师宪毕竟曾是国家重臣,三朝*,太皇太后又亲赦其死罪,吾等贸然行事,恐怕……”

  福王道:“这个无妨,穷山恶水之间,出些意外也属寻常,何况汝不闻当年朱温弑唐昭宗之事乎?”

  原来前唐末造,宣武节度使朱温借“救驾”之名攻入凤翔,打败另一割据势力李茂贞,诛杀巨宦韩全诲,将唐昭宗李晔劫回长安,后又迁往汴梁,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逐渐坐大,以至称霸中原,渐有篡夺之心。

  天复四年八月,朱温指使养子朱友恭、大将氏叔琮等杀害昭宗及后妃、诸长皇子,只留末子李祝做傀儡,是为大唐最后一朝天子昭宣帝。事后,朱温将弑君之罪全部推给朱友恭、氏叔琮等,将他们斩杀,自己却坐享其成、乐得无事,后来更取而代之,毒死昭宣帝,建立后梁,开五代乱世之先河。

  陈宜中何等聪明,一听典故,便晓福王之意,心中却还是有些不忍,便道:“那贾似道走了许久,想必已将至建宁府,吾等现下动手,如何还来得及?”

  福王呷口酒道:“这个汝不必担心,本王早有安排。”顿了顿又道:“现下北虏压境,朝局纷杂,可谓是内忧外患,必须得有德有能之士力挽狂澜,方可转危为安。与权,本王一向对汝寄予厚望,现下朝中右丞相一职空缺,待贾师宪之事已了,本王抬举汝就任如何?”

  陈宜中一生,本为追名逐利而生,此时一听福王之言,顿时大喜,早把心中对贾似道残存的些许感激之情抛在脑后,忙跪下道:“若能如此,下官当终身感激千岁提携,那贾太师的事,千岁不必挂怀,尽可包在下官身上。”

  福王哈哈大笑,将宜中扶起,连道:“好!好!”

  当夜,陈宜中回府后,叶氏前来侍寝,宜中一见叶氏,暮然又思忆起这些年来贾似道对自己的种种恩惠,又念其忍痛割爱,成全了自己多年的夙愿,不禁又叹息一声,心中踌躇起来。

  叶氏问道:“相公何故烦闷,却是不高兴看见妾身吗?”说罢蹙起额眉,扁起樱桃小口,端的是千娇百媚。

  宜中又爱又怜,忙道:“爱姬不必多虑,只是福王今夜宴吾,却是商量欲置贾太师于死地,是否太过狠毒了些?”

  叶氏一时呆住,过来半晌,竟幽幽地道:“该杀!”这次却是真情流露,再无半点虚假。

  宜中本以为叶氏受似道恩养十年,此刻定会代为求情,不想她竟迸出这二字来,当时便是怔住。

  叶氏道:“相公以为我多年受惠于贾太师,应该感恩戴德是吗?”说完这句,眼眶不觉红了,接着道:“妾身自幼进宫,稍长成时便派在全皇后身边侍奉,因着有几分伶俐,深受皇后眷宠,更应许他日替我物色一位年轻才俊为夫,成就一段好姻缘。不想妾身一日在翠寒堂时,正碰上老贼入宫,竟被他贪婪美色,向先皇强取了去,那时先皇刚刚即位,根基未稳,自然事事应承。便是这样,妾身十六岁便进了太师府,说是享福,却是成了笼中之雀鸟,如猫犬一般,更受了这许多年的凌辱。” 说罢,一时潸然泪下,痛哭失声。

  自古红颜珠泪最动容,惹得无数英雄折腰。陈宜中本就与似道没有多少情义,此刻见叶氏如此,更是催动怒气,不禁骂道:“好个老贼,恁地可恶!”

  叶氏哭了一阵,又道:“那时宫中有一女侍,专在阎贵妃身边伺候,姓李,名叫慧娘,自幼与奴家一同进宫,情同姐妹,后来贵妃仙逝,贾太师又看上慧娘,也一并取回府中。”

  宜中“哦”了一声道:“吾倒是听过这位女子,不想竟与爱姬有如此情分。”

  叶氏道:“后来慧娘因钦慕那裴公子,竟被老贼诛杀,更是取了首级与我们相示,这事想必相公亦有所闻。从当日起,妾身便更与老贼势不两立,亦定下决心要与慧娘复仇!”

  原来那李慧娘原为宫女,后被贾似道强取了去,一日随似道游湖时,偶遇偏偏佳公子裴禹。当时裴禹正于一舫中畅谈国事,辞色激烈,慧娘便不觉赞叹一声,又多看了几回,竟被似道瞧在眼中。

  回府后,李慧娘思忆裴公子,不免心驰神往,似道却越想越妒,竟命人将她杀害,更取下首级置于匣中,遍示诸姬,以儆效尤。后来贾太师还不解恨,更欲加害裴公子,幸好裴父为京师巨贾,与不少皇亲贵戚相识,此际又上下打点,费去了不少资财,方才使儿子免祸,却不敢再留于京师,便举家迁往湘赣故里了。

  此事当年在临安坊间流传极广,百姓们无不可怜慧娘,个个痛骂似道酷狠,陈宜中亦曾有所耳闻。

  后来,李慧娘的事迹一直流传,在明代被文士周朝俊扩编,始成剧为《红梅记》。到了清代,又有无名氏编《鬼神传》,载入李慧娘故事,更杜撰慧娘冤魂不散,不仅救了裴公子,更找贾似道索命报仇,这便是今日名京剧《李慧娘》的原形雏本。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木棉庵(四)
宜中原来还稍存些愧疚之意,此时经福王许以高位,再加上叶氏撺掇,便下定了狠心,要取贾似道的性命。

  过了几日,礼部郎中翁合忽然奏曰:“建宁乃名儒朱熹故里,虽三尺童子粗知向方,闻似道来呕恶,况见其人,请太后再行定夺。”一时间,陈宜中、王爚等带头附议,谢太后便下诏命再议此事,反复折腾来去之后,国子司业方应发与黄镛、陈文龙一同上疏,言似道罪不容赦,奏请改发于广南东路蛮荒之所,太皇太后准奏,便下旨贬似道为高州团练使,循州安置,并籍其家。 

  此诏一下,贾似道全然不知,他此时已到建宁,正住在那城郊开元寺内,身边除了二子及家人外,依旧有十来个歌姬伺候,却似好了伤疤忘了痛,日日笙歌纵酒,日子倒还过的不错。

  一日之间,忽然来了十几名公人,为首的方面阔耳,生着部络腮胡子,面色阴晴不定,当场便宣读朝廷诏命,原来此人正是送似道改徙循州的监押官。

  似道听罢圣旨,心里直凉了半截,那公人却道:“一个犯官,竟能如此逍遥,还污秽这清净之地,这里众人听着,依朝廷律令,除贾团练一家,其余闲杂人等今日须得搬出,否则大棍伺候,绝不宽待。”

  那些歌姬们多年来一向依靠贾太师,却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般过活,现下一听须得分离,此处又远离京师,实属荒僻蛮夷所在,便都哭哭啼啼起来。

  似道平日里虽跋扈惯了,此际也深知自己已然失势落魄,这一路山高水远,沿途是否好过却是全仗此人,实是开罪不起,便只好取出金银细软,分与诸歌姬作盘缠,洒泪相别后,命她们各自回临安去了。

  那监押官突然呵呵一笑道:“贾团练,汝可记得昔日越州同知郑埙吗?”

  贾似道猛然一凛,不觉忆起数载前的往事。原来他当时刚刚独揽朝纲,正大力推行公田法,便惹得许多大小官吏不满,只是人人畏其权势,不敢多言,只有极少人公然反对,这郑埙便是其中之一。后来似道随便寻了个由头,将郑埙诬陷至死,又流徙其家属从闽中赴湖广,自己只道小事一桩,并未放在心上。

  监押官面色忽然转沉,恨恨道:“郑埙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