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0、彭雄(1912―1943)原名文灿。江西永新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通讯排长、作战参谋、连长等职。随军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红三军团十三团参谋长。1937年初,任红四军参谋长。后曾任红一军团七师师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参谋长,参加平型关大战。1938年1月,任八路军路东支队司令员,率部入山东,开辟鲁南、鲁西、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同年6、7月间,1000余名日军追击国民党第三集团军司令于学忠部,乃率部截住日军激战竟日,使于学忠部安全脱险。1939年春,日伪军1000余人“扫荡”黑山,即指挥所部以小股兵力伏击敌人先头部队,以主力奔袭敌尾,予敌重大杀伤。
1939年3月,陈光、 罗荣桓率一一五师师部和三四三旅挺进山东,彭雄任独立团参谋长,与团长杨勇共同领导鲁西地区的抗日斗争。此后,彭雄率部进入蒙山一带,协助中共费县工委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辟费北抗日根据地。 6月,日伪军从兖州、泗水、费县据点纠集数千名兵力,两次进犯费西、仲村一带根据地,均被彭雄率领东进支队主力和地方抗日武装击退。8月,率部打垮了破坏抗日根据地的反动道会门“无极道”、“红枪会”武装势力。10月,又把制造摩擦的顽固派张里元部第三旅驱逐至上冶以东地区,巩固和扩大了费南、费北抗日根据地。当时,费县、平邑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涝怕阴,旱怕晴,鬼子汉奸怕彭雄。听到彭雄来,鬼子汉奸跑掉了鞋。听到彭雄到,鬼子汉奸不敢笑。”
1940年10月, 彭雄调任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黄河支队支队长。1941年2月,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兼苏北军区参谋长。
00、副政委江拥辉,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保卫部巡视员、六八六团二营教导员、鲁南支队六团副政委、一一五师教导五旅十四团代政委、山东滨海军区十三团团长等职。先后参加了山西汾离公路三战三捷、井沟、泰山陆房突围、鲁西区反扫荡、甲子山、陈道口和讨伐沈鸿烈、孙焕彩、张步云等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嚣张气焰。 解放战争初期,江拥辉同志任山东军区第一师二团团长,奉命率部挺进东北,参加了秀水河子、大洼、新站、拉法等战斗和著名的四平保卫战。1946年7月,江拥辉同志任东北民主联军一师副师长,1947年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一师师长,1949年8月,任三十八军参谋长。
00、参谋长曹灿章,曾用名曹文章,生于1913年10月,安徽省亳州市人。1928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冯玉祥部第二十六路军,1931年11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江西宁都暴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一方面军红五军团四十一师一二三团班长、士兵委员会主席、三十七师某部排长、代理连长、红十二军三十六师一O七团教官、机枪连连长、三十九师一一六团连长、副团长等职。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大队军事教员、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副营长、鲁西独立营营长、中共寿张县县委书记、地委委员、鲁南独立团副团长、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参谋长、鲁南支队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一师一团团长、东北野战军一纵队三师参谋长、四野三十八军一一四副师长、一五一师师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西军区龙州军分区司令员、中共龙州地委常委、四十八军一四二师师长、中南军区公安十一师师长、五十四军军参谋长、广州军区公安军副司令员、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
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享受副兵团待遇。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4年10月,曹灿章将军在信阳逝世。
00、符竹庭,原名符宗仔,191O年出生于江西省广昌县头陂镇边界村。家境贫寒,父母去世,靠祖母帮人做针线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1924年秋,符竹庭便进了一家布店当学徒。1927年秋,参加了游击队,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了工农红军,在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任交通员,因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嘉奖,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担任江西红军独立二团大队政治委员。1930年10月,调任红三军特务团政治委员。1931年,先后任红三军七师十九团政治委员、二十一团政治委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符竹庭担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治处主任。8 月间,一一五师奉命从陕西三原出发,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在太原火车站上,他目睹了国民党军队不打日军,却到处抢劫骚扰群众的可恶行径,看到东北流亡学生和难民哭诉日军烧杀抢掠的罪行,恨不得插翅飞越黄河,横刀立马于抗日战场。 1938年9 月下旬,奉命东征的三四三旅部分部队,在边区乐陵县城与地方部队会师,10月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肖华任司令员兼政委,许世友任副司令员,邓克明任参谋长,符竹庭任政治部主任,符竹庭率纵队政治部和部分队伍,活动在阳信、惠民、商河一带,运用游击战术,毁公路,拔据点,声东击西,搞得敌人惶惶不安。但是,国民党顽固派却诋毁八路军的抗日功勋,妄图赶走八路军。是年10月中旬,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受蒋介石之命,领兵窜至乐陵,造谣惑众,胡说:挺进纵队是“客军”,必须撤离山东。 1943年3 月18日,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军区作出决定,各区党委,地委实行“一元化”领导,统一军事指挥。4 月下旬,中共滨海地委改称中共滨海区委,由原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一部、教导五旅和山东纵队二旅一部合编为滨海军区,撤销教导二旅番号。符竹庭被任命为中共滨海区委书记兼滨海军区政治委员。这年11月20日,他同军区其他领导同志一起,率领部队解放了赣榆县城,歼灭伪“和平建国军”七十一旅和伪保安队等2000 余人,粉碎了日军打通海(州)青(岛)公路,“蚕食”滨海根据地的计划。11月22日,滨海军区部队为避敌锋芒,主动撤离赣榆县城,转移到黑林区旦头乡一带。11月26日,报复的敌援兵赶到,突然分兵合击滨海军区机关。符竹庭率部队奋勇反击凶恶之敌。突围时,不幸受伤落马。经抢救无效,光荣殉国。 符竹庭牺牲后,滨海军民遵照烈士生前遗愿,将他安葬在巍峨挺峻的抗日山上。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赞扬他是一名军事上、政治上都比较强,有能力的优秀干部。1944年冬,赣榆人民为纪念符竹庭烈士,曾将该县改名为“竹庭县”,并创作了题为《纪念符竹庭》的歌。
00、曾思玉将军,1911年生,江西信丰人。1928年春参加赣南信丰农民起义。1929年春参加信丰游击队,任小队长。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通讯班副班长、红十二军第三十六师一O七团宣传队队长、师宣传队中队长。1931年11月转为中国***党员,任第一O八团二连政治委员。1932年春入瑞金红军学校上干队学习,同年秋任红十二军第一O七团代理政治委员。1933年春任红十二军第一O九团政治委员,6月部队缩编,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俱乐部主任。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秋任第二师政治训练队队长兼政治指导员。10月任第二师司令部通信主任,随军长征。1935年11月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侦察参谋。1936年6月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同年冬任军委警卫第三团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37年春任第二师第四团政治委员。参加东征战役。抗日战争初期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六八六团政治处主任,第三四四旅第六八九团政治委员、鲁西军区兼教导第三旅政治部主任。1940年秋任运河支队政治委员。1941年任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第三四三旅政治委员。1943年春任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