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八、七”会议,提出了“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举行秋收暴动”。武装起来夺取政权。接着党在湘、鄂、赣、粤先后发动了武装起义。

  
    11月13日,在中共黄麻特委的领导下发动了黄安、麻城农民和农军起义。队伍集合的时间到了,爹爹和姐姐拉着张仁初和二哥张仁麟的手说:“娃儿,去吧!莫丢穷人的脸,不打倒土豪莫回来!”张仁初身背大刀,望着爹爹和姐姐激动的点点头。张仁麟也紧紧地拉着爹爹的手。张仁初说:“爹爹,放心吧,不打倒土豪不回返!”他感到全身的热血在沸腾,挥泪告别了亲人,和二哥毅然参加了武装起义。13日夜,起义队伍向黄安县城进发,打响了攻城战斗,守城的反动警察拼命顽抗,枪声响成一片。张仁初挥着大刀勇猛的向前冲着,子弹在耳边嗖嗖地飞过。到14日凌晨,攻下县城,活捉县长贺守忠,打垮了反动武装,建立了黄安工农民主政权。工农群众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在这次起义中,张仁初抱着“打倒压迫者,求解放。”的坚定信念,英勇奋战,不怕牺牲,参加了工农革命军。被编在游击一大队一小队当战士。在张仁初的人生历程中,从此开始了新的篇章。

  
    反“围剿”血洒疆场

  
    黄麻起义的胜利震惊了反动势力,国民党中央社称:“黄安自被农军盘锯,其势力更比前蔓延。。。。组织工农政府;大倡土地革命;贫苦农民附从者已达万人云。”1927年12月5日,国民党12军一个师突袭黄安县城,战斗激烈残酷,县城被攻占,起义军冲出包围,伤亡惨重。黄安县又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张仁初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随部队转战黄陂、黄岗、麻城和孝感等地,部队风餐露宿,饥寒交迫,辗转游击,与敌周旋,经历了十分艰难的历程。张仁初抱定打倒土豪的坚定决心,经受了红军初创时期艰难困苦的生死考验。革命力量的发展使反动派十分恐惧,从1929年6月起,蒋介石对鄂豫皖发动了三次“会剿”,张仁初随部队在黄安、黄陂、白沙关、天台山、陡沙河等地区与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英勇斗争,粉碎了敌人的“会剿”。

  
    1930年1月,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张仁初被编在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第一连当战士。此间,蒋冯阎军阀正在中原混战,国民党军和反动民团都龟缩在县城和寨堡,时局对红军的发展很有利。红军决定打击反动势力,发展革命运动。从6月底起,红一师在平汉路南段发起了进攻战役。张仁初参加了奔袭杨家寨车站、阳平区东区伏击战、花园车站战斗,取得了三战三捷,极大的鼓舞了士气,缴获了枪支弹药,壮大了部队。接着红军北上豫南作战,在进攻潢川的战斗中,张仁初冲在前面,正在拼杀中他突然感到胳膊被什么猛击了一下,活动不得。他顾不得这些,继续向前冲去,直到占领敌人的阵地,他才发现袖子已被鲜血染红,胳膊的阵痛使他知道自己负伤了,虽然这是他第一次负伤,但是他很镇静。经过治疗伤愈以后,他回到部队担任了班长。

  
    国民党的三次“会剿”遭到失败,红军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蒋介石如刺在喉,下决心要消灭红军,又发动了第四次“会剿”,向红军发起了新的进攻。1930年11月,张仁初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他作战英勇顽强,猛打猛冲,在进攻黄安的战斗中他第二次负伤。此间,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张仁初伤愈回到原部队,张仁初担任了第十师二十八团三营九连排长。

  
    1931年2月中旬,红四军向平汉路信阳至广水段出击。3月8日奔袭已占领广水以东双桥阵之敌第三十四师,当攻击部队占领外围向镇内扩展时,敌人居高临下疯狂射击,使我前进受阻。张仁初所在的第二十八团和三十三团奉命出击,部队以勇猛的冲击和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迅速推进,一举攻入双桥镇,直插敌人指挥部,全歼敌三十四师,俘虏敌师长岳维峻以下官兵5000余人,缴枪6000余支,炮14门。鄂豫皖红军取得空前大捷。这次胜利给张仁初极大的鼓舞,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那时,红四军战斗的地区处在国民党统治的咽喉,严重的威胁着蒋家王朝的统治。成为敌人投入重兵反复围攻的一个主要目标。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敌人的“会剿”“围剿”一次比一次规模大,后来张仁初在回忆这段战斗经历时感慨的说:那时打仗真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概,是要“硬着头皮打硬仗啊!”

  
    1931年3月下旬,敌人开始组织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二次“围剿”。特委和军委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更大的胜利,在集结红军主力向长江沿岸发展的同时,特命二十八团攻击光山县陡山河以南的“九里十八寨”中最大的两个地主山寨………银尖和大山寨。银尖和大山寨的反动民团足有一个团的兵力,凭借险要的地势,武器精良。誓与红军不共戴天,气焰非常嚣张!战斗打响后,地主山寨前的两挺机关枪不停的扫射,压的我军抬不起头来。张仁初带领的突击队也无法前进。这时,他把突击队分成两路,从两侧迂回匍匐前进,在挨近到敌机枪阵地二十米处,一跃而起,向敌人投出一排手榴弹,趁着爆炸的烟雾,突击队开始冲锋。张仁初冲在最前面,子弹嗖嗖地从身边穿过,他全然不顾,大声喊着:“同志们!跟我冲啊!”他挽着袖子,端着枪,带领突击队冲了上去。敌人的机枪很快就被打哑了。接着另一股敌人又压了上来。张仁初从背后嗖的一声抽出了大刀,喊着:“同志们,上大刀!杀啊!”突击队员们抡起大刀向敌人砍去,杀得敌人血肉横飞,哭爹叫娘,很快又退了下去。突击队冲上去又下来,反复冲锋了四次,两个山寨整整打了一天才攻下来。等战斗胜利结束时,张仁初才感到自己的左肩和小腿疼痛难忍,原来不知何时被子弹击中了。他随后住院治疗,出院后提升为红十二师警卫连副连长。

  
    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成立。1932年6月,蒋介石坐镇武汉,亲任总司令。调集30万大军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张国焘此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提出一套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方针,坚持要红军实施不停顿的进攻。7月初,红军南下攻打麻城。7月18日第十二师奉命攻占仓子埠,这一仗打的很残酷。战斗刚打响,敌人出动了飞机和大炮,炮声隆隆,枪声大作。敌机在头顶盘旋,轮番俯冲轰炸。我们的部队在枪林弹雨中进攻。这次张仁初还是带领突击队上阵,尽管突击队员们个个神勇无比,以一当十,但在敌人的猛烈炮火下死伤惨重。张仁初也在战斗结束前被子弹打中腹部而昏死过去。他醒来时已是星斗满天,夜幕下只见周围全是尸体,突击队员们几乎全都牺牲了。突然腹部一阵剧痛袭来使他全身颤栗,鄂北的夏夜却使他感到全身发冷,口又干又渴,嗓子里象含了个火球。他喘息着,喃喃地自语着,冰冷的手顺着疼痛处慢慢摸去,只觉得摸到的是湿漉漉的、粘糊糊的、还有点温热的东西,稍稍一动就象有上千根钢针扎在心窝上,疼的他倒吸着气。星光下他看看手,手上沾满鲜血。他意识到,是自己的肠子被打出来了,这该是第四次负伤了。“狗日的,白鬼子,老子以后饶不了你们。。。。。。”他狠狠地在心里骂着,“革命还没有成功,不能去见马克思。。。。。。”他一边想一边咬紧牙关把肠子往肚子里塞。。。。。。他吃力地解开绑腿缠住肚子向驻地方向艰难的爬去,没爬出多远,就被在战地巡回的我军医务人员发现。。。。。。等他再次醒来时,看到眼前站着医护人员,大家惊喜地告诉他,他已经高烧昏迷了四天四夜之久,大家都担心他醒不了啦。当时缺医少药,腹部的伤口只能用盐水冲洗干净,便缝上了。事后,医务人员都赞叹他的生命力强,张仁初笑着说:“我从来不用药,马克思还让我继续打白军喽。”这一次他伤得很重,住院时间很长。第四次反“围剿”之后,红军被迫向西进行战略转移。

  
    巍巍雪山同志情深

  
    1932年10月,张仁初伤愈出院。因多次负伤,身体较弱,被领导安排到四方面军保卫局通江分局保卫队任队长。不久,经保卫局局长周公凯和王法城两位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张仁初同志接受了徐向前总指挥交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