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岩闻言向那童子问道:“这话可是真的么?”
洗砚的道:“是真的,他是才从家里来的。”
李岩想了一想便向自成道:“如此请大王暂且先回,待过几日再来罢。”自成闻言,怅然若失——欲待回去,岂不失了求贤的诚意;欲待等着,又怕军中有了事故。李岩道:“大王军事重要,可同牛先生先回,某在此多候几日,也免得往返之劳。万一能够把他劝出山来,便省了大王再来的劳顿了。”自成见他这样的诚心办事,便应允了他,又留下二十骑人马一同在此等候。自己同金星带了人马连夜下山,驰回杞县去了。
过了七八天光景,自成正在营中与金星闲谈之际,忽见帐下的小校报称:“李军师回来了。”说犹未毕,李岩已经跨进帐来,口称:“大王恭喜。”自成忙问:“宋先生来了吗?’’李岩一面坐下一面说道:“某自大王去后便折回山下,日日遣人探听。到了七天以后,方才依着原路再去寻访,仰托大王洪福,这一次可把他找到了。见面之后便把大王的来意及仰慕的话细述了一遍,不料他闻言之下执意不允,并说当此天下纷乱、民不聊生、正所谓‘邦无道则隐’的时候,他目击心伤,所以隐居岩壑之间,但求苟全性命足矣,实不愿建功立业,留名万世,某见他词意坚决,遂再三相劝,极力宣布大王的威德,说:‘大王也是痛念人民的疾苦,方才兴了吊民伐罪之师。阁下既然恫瘝在抱,就应该早早出来辅翊⒃李王,拯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方算仁者居心,为天下造福;倘若蕴椟⒄深藏,自高身价,那便成了独善其身⒅之辈,窃为阁下不取。’他经了这一番驳责,沉默了半晌,随手又向某道:‘你说得固然不错。但不知李王的待士若何?古人云良禽择木而栖,要是轻贤慢士之人,某还是不能去的。’某又盛称‘大王尊贤礼士,如某这样菲材,大王都待以上宾之礼,别的人不卜可知矣。’他听了这一片话方才答应下山。此人惠然肯来,足见大王洪福齐天了。”
第十四回 筹大计李信进忠告 聘军师自成入嵩山(5)
自成道:“那么你就该同他前来才好。”
李岩道:“岂能这样容易?他平日以卧龙自比,大王亦宜以卧龙待之。目下只可赶紧预备纶巾、羽扇、八卦衣、四轮车,由某再去回请。大王亲率人马出城十里迎接,一面在校场中筑起将台,参拜军师,由大王亲授印剑,令三军将士悉听号令,假以威权,方能尽其才而收其效也。”
自成大喜,即刻下令,叫各营将士整顿衣甲旗帜,又责成顾君恩连夜赶办军师应用的一切物品,又命牛金星替他代拟了一封书信,极言“军事倥偬⒆,自己不克亲自迎驾,特遣右军师李岩前来恭代”等语,并附了一首劝驾诗道:
久仰南阳有卧龙,碧潭深护白云封。
愿君早作甘霖雨,共拯斯民靖寇烽。
隔了两天,诸事都已齐备,李岩带了五百名铁骑及一切衣冠车辆,由杞县再向登封县出发。临行之时,自成又命大将李遵、李迪一同前去护卫军师。李岩等领命而去,自成在杞县殷殷盼望。到了第八天晚上,李岩便遣人送信,说是军师已经离了嵩山,明天午刻准到杞县,请大王快快预备一切仪仗,出城迎接。自成听了,即刻传令,叫部下大小将土各带全部人马,于明日午前三刻齐集大校场,参见军师,务要盔甲整齐,剑戟鲜明,违令者立斩!一面又准备一切仪仗,连夜发出三班探马前去探信。一直闹到次日巳牌时分,只见那校场之上人山人海,那些大小将士一个个披坚执锐,贯甲顶盔,一营一营的排齐了队伍在那里侍候。自成也全副戎装,率了牛金星、李双喜等一班文武,出城十里前来迎接。
到了午时初刻,忽见尘头起处,前面远远的一骑快马腾空飞来。望见自成的旗号,那人便滚鞍下马,口称“军师即刻将至,请大王就此等候”。话犹未了,前面尘头又起,鸾铃⒇响处,两骑探马一齐飞奔前来,说是军师已经到了。随手又有两员偏将乘马驰至,报告了几句,于是自成首先下马,恭立道左,随行的文武一齐向两旁鹄立(21)。又待了片刻,方才望见远远的来了一簇人马,旗幡招展,刀剑重重,中间拥着一辆四轮小车缓缓而来,李岩乘马在前,诸将围绕在后。看看相去不远了,李岩便飞身下马,这边轰、轰、轰一连发了三声大炮。自成率了文官武将赶上前去,口称“米脂匹夫李自成恭迎大驾!”宋献策见了连忙要下车还礼,不防已被左右将他挡住。自成翻转身子跨上马来,开道前行,所有随来的人马一齐前呼后拥,把宋献策的小车一直送往大校场而来。此时校场上驻扎了雄师十万,上将千员,旌旗蔽野,剑戟鲜明,乱哄哄金鼓齐鸣,一阵阵战马骄嘶。那各营将士人人顶盔贯甲,佩剑执刀,由校场门首分为两行,一直站至将台前面。将台上高高的飞起一面三军司令大红旗。小车到了校场门首,轰、轰、轰又是三声大炮,将台上面鼓乐齐鸣,自成大踏脚步走至车前,向上连打三恭:“请军师下车登台受参。”
其时校场之上百万人马,那一个不想争先快睹这位新聘的军师?所以那些文文武武、老老少少,一个个眼中的视线都注射到这辆四轮车上。当此万众瞩目之时,猛见那车中走出一人,头戴纶巾,手摇羽扇,驼背曲腰,长不三尺,身上穿一件八卦衣,倒有一半拖在地下,摇摇摆摆走上前来,远远望见好像一个半截人似的。众人一见这个光景,不禁一齐都发起呆来!
原来这位宋先生天生不过三尺高低的身材,并且是个驼子。因为他的心思诡秘,机变万端,人家便替他起了个绰号叫做“三尺鬼”,陕西人又尊他为“背锅军师”。当初顾君恩替他监制八卦衣时候,总以为他是颀然而长的一位伟丈夫,万不料他却是这样一个体态,所以那件八卦衣比起他的身材来,尺码就未免太长了些,行起路来足足的有一尺多拖在地上,因此看起来也就太不雅观。
自成看见这个情形,便呆了一呆,愣在那里,脸上很露出一种不高兴的样子。李岩看出苗头不好,急忙把自成的衣襟拉了一下。自成会意,连忙迈步上前,请军师登台受参。献策又着实谦让了一番,然后升台坐定。自成亲手捧了军符印剑,首先送上台去;回头下令,叫各营将士一齐上前参见。这个时候,那两旁的兵将早已看得呆了。自成的号令一下,有的已经听见,有的尚在出神,前头的已经站起,后面的方才跪下。站起来的把头一抬,望见台上坐着一个不满三尺的怪物,回头向背后的看了一眼,扑哧一声便笑了起来。众人又彼此互看一眼,不禁哄场大笑,一时校场上面笑声如雷,自成也撑不住笑了起来,急忙又掩住了口,竭力上前弹压。李岩看见这个样子,着实太不成体统了,立刻仗剑而出,厉声吆喝了几句,方才把秩序维持住了。
这个当子,宋献策高坐将台上面,起先看见众人参前落后,已经不成事体;后来越发哄场大笑,肆无忌惮,他便紫涨了脸,登时恼羞变怒,大喝:“行军司马何在?”喊声未毕,班中早已闪出两员大将,应声上前。献策指着二人喝道:“汝二人身为司马,理合整齐队伍,肃静无哗。今日校场之上竟成了这种景象,要汝二人何用!”立叱刀斧手将他两个推出辕门斩首,众人看见大惊失色!李岩、金星急忙率了诸将一齐跪着求情,自成亦上前鞠躬道:“军纪不振,他二人咎有应得。但念其平日多立战功,乞恕了他这一次,以后责成他两个认真整顿,将功折罪便了。”献策道:“昔孙武所以能战胜攻取者,以令出法行也!方今海内沸腾,群雄竞争,若废法不行,何以制胜!”当不得李岩等再三恳求,献策也思念今日初次登坛便斩他的大将,恐怕失了人心,只要他们知道害怕也就罢了,遂说道:“既大王同诸公如此说来,今日姑且饶过初次,倘敢再犯,定以军法从事!”众人闻之个个凛然,于是重新排齐了行次,上前参见。
一时礼毕,自成便同牛金星、李岩等将献策请下台来,一同迎入中军帐里,大开筵宴,与献策接风洗尘。痛饮三日,然后商议一切军机大事。欲知后事如何,请待下回分解。
第十五回 破洛阳军师初用计 守汴梁周王散积金(1)
话说崇祯十三年冬,自成在杞县拜宋献策为正军师,牛金星为左军师,李岩为右军师,顾君恩为参军,一同参预军机要务,然后